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科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涵盖面较广专业课程,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思维导图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将小学科学作为研究内容,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还有助于学生复习教学知识,再提出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科学课堂研究对策,分别是在课堂环节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在复习环节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以及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以此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法作为一项新型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同时有利于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促使学生建构一个完整知识体系。因此,充分发挥思维导图法的教学作用,可有效增强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使得学生很难真正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小学科学的主要知识点,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掌握且合理应用相关内容。同时,学生可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做好课堂笔记,有助于学生及时对小学科学的难点知识以及重点知识进行有效巩固。此外,教师可将思维导图清楚的呈现在电子白板、多媒體设备以及投影仪当中,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小学科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有有效引导小学生沿着思维导图的箭头来思考学习内容,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小学科学的课程结构。
  2.有助于学生复习教学知识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应用在考试环节中。只要教师将思维导图合理应用到考试测验当中,就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法直观了解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小学科学的相关知识点,并分析学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学习问题,以便为后续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调整,以此起到良好的反馈作用。同时,由于小学科学涵盖的内容相对较多,通过思维导图法可以让学生从图形中快速串联相应的知识点,将分散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联系,促使学生快速回忆之前的学习内容,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学生的复习时间,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复习质量。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科学课堂研究对策
  1.在课堂环节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
  课堂环节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部分,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有效掌握小学科学的相关知识点。因此,教师可将思维导图有效应用到课堂环节中,及时了解学生对于小学科学各个单元的理解程度,有效突出各个单元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并根据小学科学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情境,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点进行有效串联,使班级学生能够建构一个完整的小学科学知识体系,以此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磁铁”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提前准备不同形状的磁铁,如条形磁铁、方形磁铁以及圆形磁铁等,让班级学生仔细观看,加深学生对于磁铁的了解兴趣,在此过程中对班级学生进行提问,如“磁铁是什么形状”“磁铁有什么作用”以及“磁铁是什么颜色”等,再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中填写自己关于“磁铁”的知识理解。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有效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并对知识内容框架具有良好的认识。
  2.在复习环节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
  复习环节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部分,有效影响到学生对于小学科学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因此,教师可将思维导图有效应用到复习环节中,转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复习方式,而是指导班级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自主理解知识内容,使学生通过寻找知识点内在逻辑关系的方式来记忆相关内容。例如,在复习“电”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先引导班级学生对“电的概念”进行复习,并指导学生将“电”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联系,再帮助学生理解“电的作用”以及“电的形态”,最后绘制思维导图将“电”的知识点进行有效串联。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应的课外作业,并将思维导图法应用到作业环节中,一方面继续巩固学生对于小学科学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调动学生对于小学科学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讲解完“大树”这一知识点后,可要求学生放学之后在父母的陪同下观察不同类型的树木以及小草,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法来记录大树与小草之间的异同点,并在下一节课堂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3.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小组讨论作为小学科学常见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协作学习意识以及自主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可将思维导图有效应用到小组讨论环节中,引导各小组成员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有组织、有纪律的探讨,并指导各小组成员将讨论的问题以及讨论的结果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呈现,使各小组成员能够有效地聚焦问题,把握小组讨论的方向以及核心点,避免出现讨论目的不明确以及讨论方向出现偏差等情况,以此提高小组讨论的实际效果。例如,在讲解“春天”“夏天”“秋天”以及“冬天”这些知识点时,可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如“为什么一年存在四个季节?”、“四个季节各自有什么特征?”以及“为什么这四个季节会出现对应的特征?”等,再指导各小组成员根据讨论的主题来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使各小组成员能够尽快进入到讨论状态当中,以此提升小组讨论的实际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可在课堂环节、复习环节以及小组合作环节中充分应用思维导图法,促使学生有效掌握小学科学的各项内容,以此提高学生对于小学科学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许秀红,卢宇.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J].教育观察,2018,7(16):32-35.
  [2]吕丽,姚鹏东.基于思维导图的科学概念教学策略探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6(05):16-17.
  [3]曾蓥松.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堂的实际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01):86-87.
  作者简介
  宋兆晓(1975.03—),男,汉 ,本科, 山东省青岛市人,职称:中小学一级,单位:青岛市崂山区凤凰台小学,研究方向:小学科学问题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8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