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头针结合康复治疗对脑血栓偏瘫患者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康复治疗对脑血栓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4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8例脑血栓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康复治疗,研究组采取头针结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病损评估表(SIAS)与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估,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SIAS、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SIAS、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P<0.05)。结论:脑血栓偏瘫患者采用头针结合康复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头针;康复治疗;脑血栓;偏瘫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全世界人口死亡的第二大原因,2016年全世界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占总死亡人数的1/3[1]。脑血栓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存活者中几乎80%会遗留偏瘫后遗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无法正常回归社会。近些年,脑血管病的康复医学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大量研究表明,头针联合现代康复手段能够更加有效地恢复患者的平衡、认知及运动功能[2]。为此,本研究探讨了头针结合康复治疗对脑血栓偏瘫患者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4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8例脑血栓偏瘫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80岁;2)病程<1个月,且处于恢复期;3)一侧肢体功能障碍;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处于脑血栓急性期;2)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畸形等疾病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3)合并精神疾病、痴呆、癫痫等疾病;4)有针灸禁忌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44~79岁,平均(59.52±10.62)岁;研究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7~76岁,平均(57.41±9.5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對照组采取单纯康复治疗,主要包括:1)早期体位的变换,保持患肢功能位;2)早期床上活动,进行坐立、下床、站立、步行训练;3)作业疗法;4)刺激感知觉训练,如看书、听歌、玩小玩具等;5)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如进食、穿衣、洗漱、大小便等训练。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头针治疗,方法:按照中国针灸学会的《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取病灶对侧的顶颞前斜线(前神聪至悬厘)与顶颞后斜线(百会至曲鬓)。使用华佗牌30号1.5寸不锈钢针,以75%酒精棉球擦拭局部消毒,以30°夹角沿头皮斜刺入,当针尖抵达帽状腱膜下层、感指下阻力减小时,再平行刺进约1寸,然后采用平补平泻法快速捻转,以大约200次/min的频率捻针2min左右,之后隔10~20min重复捻转1次,留针30min,每日1次,每周5次。两组患者均观察6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以下评估:1)脑卒中病损评估表(SIAS),该表可用于评估偏瘫患者多个方面的功能障碍评估,包括上下肢的疼痛、感觉、肌张力、关节活动范围、运动功能、躯干平衡功能、语言、空间视觉及健肢功能等,总分76分,得分越低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2)改良Barthel指数(MBI):包括进食、穿衣、大小便控制、如厕、洗澡、个人卫生、转移、行走、上下楼梯、轮椅操作几个方面,得分越低表示日常生活运动功能缺陷越严重。
  疗效评价参考《实用瘫痪康复》,肌张力恢复正常为痊愈;肌张力下降≥2级为显效;肌张力下降1级为有效;肌张力下降未到1级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SIAS、MBI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SIAS、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SIAS、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显效11例(32.4%),有效22例(64.7%),无效1例(2.9%),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显效3例(8.8%),有效23例(67.6%),无效8例(23.5%),总有效率76.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血栓属于中医学中的“中风”范畴,主要病因病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衰弱,脏腑功能减退,肝肾亏损,气化不利,虚风内生,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当七情不遂、饮食不节或过度劳累时,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上扰清窍或横窜经络,致使起病。脑血栓发病后可损害上运动神经元,改变脊髓水平的中枢反射,从而导致肌张力亢进与运动功能障碍。从脑的可塑性与功能重组理论来说,脑血管病后的早期康复对于减轻患者的残疾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动物实验表明,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增加缺血脑皮层的血流灌注量,减小缺血半暗带区,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能提高记忆、运动、空间学习等方面的能力[3]。
  针刺是中医特色疗法,是中医治疗痛症与偏瘫的重要方法。针刺的过程相当于“感受器-中枢-效应器”这个传递过程,可促进反射弧的重建。早有学者提出,针刺与现代康复在适应证上有相同的疾病谱,其在理论与方法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有望成为脑血管病患者康复治疗的新手段。针刺的方法众多,而经证明,其中与现代康复手段结合治疗效果最明显的属头针和体针。现代康复的实际效果与患者的依从性有很大关系,而头针可改善脑组织血流容积与灌注量,调节大脑皮质电生理功能,并可改善肌肉的痉挛状态,降低痉挛肌张力,与现代康复结合,能够减少康复训练中的不利因素[4]。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头针与现代康复结合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或头针治疗[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SIAS、MBI评分提高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
  综上所述,脑血栓偏瘫采用头针结合康复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敏涛,高志红.康复训练联合生物电干预对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01):56-57.
  [2] 王立童,姜永梅,詹红生,等.高压氧治疗中头穴留针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06):414-416.
  [3] 林文翠,庞明武,潘能毅.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6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5,08(16):2444-2445.
  [4] 王鹂,马朝阳,游菲,等.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头皮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05):357-360.
  [5] 司宽红,陈文博.方氏头针同步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1(05):425-4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1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