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人性化管理服务,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护理期间的护理纠纷、护理风险、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纠纷、护理风险、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为84.4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用于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护理纠纷、护理风险、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护理风险;护理差错
   儿科护理在临床护理中较为特殊,主要是由于儿科收治的患儿年龄较小,容易哭闹,自身抵抗力较弱[1],同时不同患儿间容易相互影响,患儿对医疗、护理配合度较低,从而增加了儿科护理的难度,而若患儿哭闹未得到及时改善,患儿家长会出现负面不良情绪,影响护理的同时,也增加了儿科护理难度,严重者甚至会引起护理纠纷[2],因此临床上实施科学管理,改进儿科护理质量非常重要,本院将人性化管理运用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疗效显著,现報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年龄为2~5岁,排除恶性肿瘤者、畸形者、癫痫症状者、血液系统疾病者等。90例患儿中男50例,女40例;平均年龄为(3.9±0.8)岁;疾病类型:消化系统疾病者45例,呼吸系统疾病者35例,其他疾病者10例。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儿中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3.8±0.7)岁;疾病类型:消化系统疾病者23例,呼吸系统疾病者17例,其他疾病者5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4.0±0.9)岁;疾病类型:消化系统疾病者22例,呼吸系统疾病者18例,其他疾病者5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护理人员严格观察、记录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给患儿及家属提供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
  观察组根据常规护理管理中出现的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护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进行改进,给予患儿人性化管理服务,首先与患儿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因儿科护理对象较为特殊,因此护理人员在给予患儿积极护理的同时,需安抚患儿家属,告知其护理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从而让患儿家属对治疗有全面了解;其次给予患儿人性化的病房环境,因患儿年龄较低,不容易适应医院陌生环境,因此护理人员可根据儿童喜好对整体环境进行布置,布置时选择儿童喜欢的风格、颜色等,同时可通过在病房中粘贴儿童喜欢的卡通人物,播放动画片吸引儿童注意力;同时医院定期给患儿及家长举办健康教育有奖知识竞答,同时给予适当奖励、鼓励,提高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度;再次提升护理人员的参与度,采用人性化护理前可与护理人员进行积极沟通,征求护理人员意见,激发护理人员热情,保证人性化护理的开展,同时给每位护理人员建立档案,通过其喜好、特长、性格等进行积极分析,以便给每个护理人员安排合适的护理工作,更好的给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最后需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护理中告知患儿多食用少盐、少糖、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富含粗纤维素、植物蛋白的食物,保持清淡饮食。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无医疗纠纷出现为显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出现轻微医疗纠纷为有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善,出现较严重医疗纠纷为无效;2)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期间的护理纠纷、护理风险、护理差错发生率;3)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或计量资料分别用频数和(±s)表示,分别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对比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期间的护理纠纷、护理风险、护理差错发生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纠纷、护理风险、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为84.4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随着医患关系矛盾日益突出,儿科护理人员处于医患关系的风口浪尖,多数儿科护理人员在高强度、高风险、高压力下工作,多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传统护理管理多为行政事务管理,注意对事的管理,而忽略对人的管理,因此其在儿科护理中效果不佳[3-4],因此为了降低医患纠纷,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本文分析了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效果。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纠纷、护理风险、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较低,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是由于人性化管理是以患儿为中心的一种人性化服务,同时可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轻其压力,使其可以更好的心态从事儿科护理工作,达到了人+事+职能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提高了护理效果[5]。
  综上所述,人性化管理用于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护理纠纷、护理风险、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海英.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7(12):1-2.
  [2] 李雅娥.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19,14(12):98-99.
  [3] 陈英.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J].大家健康,2017,11(01):102-104.
  [4] 李黎.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2(04):7.
  [5] 唐晶晶.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9,30(02):184-1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23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