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复杂性与引文评价指标的修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虽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复杂性,但评价过程及评价标准仍以客观的事实结果和由此产生的效果与影响作为依据。在此论述基础上,就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存在的引文模糊性和时空影响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引用时间因子和引用范畴因子两个指标,用以解决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普遍存在的跨学科、长时段影响力问题,实现对现行评价方法和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人文 社会科学评价 价值判断 引文评价 引用时间因子 引用范畴因子
  [分类号]G31
  
  1 引 言
  
  2009年4月26―27日,“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暨第五届科研绩效评价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会上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能否进行检验和评价、有无一定的标准以及由谁来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热烈时论。对于使用文献计量方法去评估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争议颇多。如台湾大学黄慕萱、陈达仁教授提出了现行的文献计量分析法对人文学科的特点考虑不眵,如何才能从评价指标上区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 学学术评价的不同等问题。
  此次会议最终达成一定共识,无论人文社科学者还是学术编辑,都肯定了评价对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并提出学术评价应从形式关注转向内涵关注,宦立起一个具有较强认同感与公信力的评价标准,一个符合中国自身学术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
  然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与自然科学评价究竟有何不同,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应该落实到哪些评价指标才更合理?这些问题在会议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和回答,而这正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和要义所在。
  
  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价值”本质讨论
  
  以人类精神世界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与真理检验的困难、价值实现的潜在性与间接性、民族性和本土性、成果多样性与引文周期长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质。这些特点,导致了学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能否评价的广泛争论。
  评价的本质就是要做出价值判断,价值哲学(Axi―ology)的出现正是从区分事实与价值开始的。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在《人性论》中首先提出了“事实”与“价值”的区别,“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不可通约。回顾近百年来价值哲学的研究发展,可以发现目前世界上存在两种形态的价值哲学:理论的价值哲学和实践的价值哲学。
  理论的价值哲学从主客体的主观出发,把价值理解为可使情感愉快的东西、兴趣的对象、欲望、需要的满足等。若基于主观情感,评价便无从展开,因为“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实践的价值哲学从主客体相互作用出发去审视价值。1925年,杜威出版了《经验与自然》,他认为价值哲学的逻辑起点不是价值,而是价值判断;价值哲学的核心问题不是价值的本质,而是评价。杜威从实践、实践结果以及实效、效益、效果、实绩出发来理解价值,在这点上,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具有一致性。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实质是把价值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历史关系,认为价值产生于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这一论述为确立评价理论的客观性标准提供了基础。
  由此可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虽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复杂性,但评价过程及评价标准还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是以研究的结果和产生的效果与作用作为评价依据的。只有这样,才能奠定价值评价研究的科学性基础,从而避免陷入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等的可能。
  同时也要指出,价值并不同于真理。真理是一元的,而价值则既有多元性,又有一元性。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同一主体、同一主体的不同方面,其价值判断是不同的,体现出价值的多元性。同一客体对同一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体、一定时空条件下的具体主体、一定时空条件下主体的某一方面,其价值判断是确定的,具有一元性。价值体现了以一元为基础的一元与多元辩证统一的关系。从价值一元和多元性的辨证关系中,可以很好地解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的复杂性。
  
  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复杂性表现
  
  在明确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价值”本质之后,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就应在尊重其特殊性、自身特性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考虑,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方法。
  2004年9月台湾召开了“反思台湾的(人文社会)高教学术评鉴研讨会”,会议提出了诸如“回归同侪实质评鉴,……不应独尊期刊论文,多元的研究成果应同等对待;各种语言应同等对待,不应独尊英语,其它语系的著作亦应同等对待;回归华文写作的优先权;题材本土化,才能国际化……”等10项主张。
  由此可见,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认识,两岸学者具有比较一致的看法,都认识到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并指明学术评价应走向多元化、本土化和实质化。目前国内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包括学术期刊评价,主要采用一些量化指标,如转载率的高低、引用率的多寡来反映学术的水平。这虽然也体现出了价值评价以研究结果和效果为出发点,但其线性和数理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多样复杂的学术生态存在较大距离。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引文并不仅仅表现为数理统计学意义的多寡,还体现在引文的模糊性和思想的记忆与积淀等方面。
  
  3.1 引文的模糊性
  引文(citations)是作者要告诉读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哪些观点、资料等来源于他人文献;一篇文献的引用与否主要与该文献是否对作者的研究构成帮助有关,“有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被引文献的质量。引文指标之所以在学术评价中显得重要,不仅因为它是一个定量指标,也因为它体现了同行的主观判断,即能够读懂被引文献的本领域同行或相关领域同行对其研究是否“有用”或“有帮助”的判断。
  17世纪印刷工人吉约姆(Guillemets)想出了用引号“隔开和框入一段直接引语或引文”的方法。“引号的意思是,作者退出表述,把发言权留给别人”。它是一个历史并不长的新事物,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出现的时间则更短。
  我国古代学术主要以文、史、哲为主,钱穆曾说:“中国人看学问,常认为其是一整体,多主张会通各方面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式也是以研究主体的个人经历、知识结构、价值立场等背景为依托的对研究客体的理解和阐释,强调主体的体验与感悟。在印刷术普及以前,古代学人对前人的著作或研究成果往往只能依靠记忆和背诵,所以他们在引用前人著作或别人的成果时常常无法逐字逐句地直接引用,只能取其大意,一般都是间接引用,并不注明出处。因而在“引文”方面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模糊性。但在另一方面,对于典籍和学说的传承与解释,则又流派分明,次序严密,任何注或疏都署明,原文与注释、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所以,中国传统学术的学术规范是十分复杂的,既存在着引文的模糊性,又存在着严谨

的考据考证。
  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其引文同样存在相当大的模糊性。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马拉梅(Mallarme)曾说的:“所有的书多多少少都融入了有意转述的人言”。引用“体现了作者及其所读书籍的关系,也体现了插入引用后所产生的双重表述。……或者说是为完成该文所需的准备工作、读书笔记以及储备的知识”。因此可以认为所有的引文都是不同语境下的镜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程度对原义的阐释、解读和理解上的偏差,甚至误读。
  以林肯《葛底斯堡演讲》和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这两篇著名演讲词为例,其中都引用了《独立宣言》中“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这句话。在所有的中译本中,无一例外被译作“人人生而平等”。然而“created equal”与“生而平等”(born equal)有着实质性区别。人造于上帝而生于父母。人造于上帝,是灵魂;人生于父母,是躯体。“created equal”,是就人的人格而言。然而,在中文的转述中,“人人生而平等”的孤立引文,已经全然世俗化,完全看不出上帝的影子。
  由此可见,引文的模糊性不仅与时代语境直接关联,而且也与引用者的动机、认识水平和解读阐释的角度有关,这是人文社会科学特有的现象。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言,仅仅以引用为基本标准来衡量一部学术论著或一位学者,可能有失准确和公允。
  
  3.2 广泛的时空影响力
  所谓时空影响力,指的是学术成果或者说学者在产生学术影响的时间跨度和地域广度上的影响效果。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其学术价值常常不是即时显现的,有时甚至相当滞后。一些极具价值的理论、思想或观点,是在经过了长期社会实践后,才为人们所认识和发掘,有时甚至可能产生与当时舆论相反的颠覆性的价值判断。
  这一点可以从CSSCI数据库中,1978―2006年出版图书的被引用次数得到证明。《十三经注疏》、《四库全书》、《朱子语类》、《道藏》、《史记》、《论语》、《孟子》等古典著作被引用次数都在600次以上,说明虽经历千年,这些古典著作仍在被广泛利用,产生着历史深远的学术影响和作用。西方学术名著情况亦然,如《正义论》、《人论》、《存在与时间》、《社会契约论》、《海德格尔选集》、《小逻辑》、《自由秩序原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等被引用次数均在500次以上,说明这些西方学术名著的影响力不仅历久弥新,而且远远超出本国的影响范畴,扩展到世界范围,成为世界公认的名著;一些在中国近现代被批判和否定的学术著作,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否定和沉默后,被发现其卓越的影响力。如《胡适文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等被引用次数均在400次以上,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经久不衰。
  因此对学术影响的探讨,除了应关注其轰动效应和即时性等特征外,还应在更广阔的时间与空间范畴内对其进行深度审视,关注学术成果的辐射力和穿透力。就《社会契约论》来说,它的被引用范围已经不限于社会学范畴,而是广泛地辐射到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社会道德、社会伦理、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这种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相互渗透,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因此在更广阔的时空领域中去审视社会科学的学术影响力,应该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应有的视域。
  
  4 人文社会科学引文评价指标的分析与修正
  
  目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被诟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界认为它是一种粗糙的形式评价,是通过对学术成果的外在特征分析,来实现对学术成果质量的认定,把学术成果发表和出版的等次、被转摘和引用的频度、获奖情况、社会反应等作为衡量科学研究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而没有基于学术成果本身的内容,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等,作为衡量学术成果质量高低的核心指标。
  任何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必定会产生影响和作用,引用、转载、转摘并非完全的形式指标,其中也内在地包含了同行学者的目的性与价值选择。但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引文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时代语境、引用的动机、目的和方式等,会导致产生正面、负面、中性等各种引用,甚至出现伪引、暗引和漏引等有违学术规范的引用;引文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成果的质量水平,但其本质依然是一种间接评价。如果在对引文指标的运用过程中,忽略上述人文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将引文和原文的小语境、时代的大语境以及引用动机、方式等剥离开来,必然会导致对于引文指标的误读和误用。因此,如何从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出发,优化和调整评价指标,是目前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引文的模糊性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难题,因其涉及三个方面:①人的认识能力具有历史局限性;②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境具有不可再现性;③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存在着理解上以及引文动机上的差异性。
  引文动机相当复杂,它深深地影响作者引用的行为及结果。Brooks根据前人的研究,将引文动机分为7类:①新颖性:只引用最新资料,以彰显研究的新颖程度;②负面证据:引用反面证据,批评、否定、反驳他人的作品;③操作型信息:沿用他人的研究方法、结果、参考工具等;④说服:引用文献说服他人;⑤正面评价:对于同领域的论文或相近研究成果给予正面评价;⑥提醒:提醒读者注意背景数据、原始数据和最新资料;⑦社会认同:为了得到他人在学术上的认同而引用文献。
  正如Brooks所述,引文动机的歧异会造成引用的文献出现相当大的差异性。所以在使用引用文献索引时,必须特别注意评估文献相似性的质量,并兼顾索引的深度及精度。相比较于单一的引文指标,从引文的网状系统进行分析,可能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方法。
  引文网络系统由文献的引用和被引用的相互关系所构成,引用与被引用关系形成了链、树、网型结构,大致可以分成三种:
  ・时序网络:在一组重要且有代表性的引文中,每篇文献做为节点,按时间先后标以序号,连接这些节点并以引用次数或其被引率为权值,即构成引文时序网络图。
  ・同引网络:当两篇以上的文献共同被后来的一篇或多篇文献引用,即称这两篇文献为同引,若具有同引关系的文献分别与其他文献有同引关系,即形成同引网络。
  ・耦合网络:若两篇文献共同引用了一篇或多篇论文,则称这两篇文献有耦合关系,如果多篇文献之间具有耦合关系,则构成一个耦合网络。
  引文网络图不仅反映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而且可以定量地揭示引文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也可以分析出学科的核心文献,因此比单纯使用引用数和被引次数要合理得多。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评价体系的日益完善,引文的模糊性将有可能被削弱或降低。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时空影响力判断,可以通过两个指标的增补得以解决:①要解决长时段的引用问题。所谓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金子,只有真正有价值

的思想和理论,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成为永恒;②要解决学术空间范畴上的引用问题。只有真正有影响力的学说,才可能跨越学科的界限,被不同的学科引用和借鉴,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对目前现行评价指标的修正和完善,本文认为十分有必要增加“引用时间因子”和“引用范畴因子”这两个评价指标。
  “引用时间因子”是指一篇论文或论著在一定来源期刊范围内以及明确该学术成果所在学科文献半衰期的前提下,该学术成果超过学科半衰期的被引用数量与被引用总量之比。台湾大学吴明德教授1987年有关学科半衰期的研究显示,人文类文献的半衰期长达15年以上,社会科学类文献则小于10年。
  一般情况下,引用时间因子越大,可以认为该学术成果在学科发展和文献交流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相对越大。计算公式如下:
  引用时间因子=超过学科半衰期的引用次数/引用总数
  “引用范畴因子”指一篇论文或论著在统计年度被多少不同学科的论文引用过,以此反映该学术成果对他学科的影响程度,一般说来,被不同的学科引用得越多,其影响越大。计算公式如下:
  引用范畴因子=他学科的引用次数/引用总数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这两个新增指标将可能避免一些时效性强、后劲不足的时髦追风之作进入评价的前列,从而发现真正有学科影响力的成果,并鼓励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放远眼光,做出真正有创新性的学术研究。
  
  5 结语
  
  人文学科评价涉及到价值判断、历史判断和性质判断等复杂问题,因此不能简单套用自然科学的评价模式。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阐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是可以评价的,并指出评价的基础应该以客观的事实结果和由此产生的效果与影响作为依据。其次,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存在的引文模糊性和广泛的时空影响力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用时间因子和引用范畴因子这两个指标,用以解决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普遍存在的跨学科、长时段影响力问题。
  本文的思路和设想在理论上基于实践的价值哲学,而在评价方法上依然是基于文献计量的,因此,只是对于现行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方法的修正和补充。同时,必须承认所有当前进行的学术评价都是在当前的“学科范式”下进行的,体现的是在当下的“学科范式”中的“公认价值”,换言之只能以当前学科范式所认同的价值作为评价标准,因此只可能是在某一确定尺度上来谈论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好与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