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推进,人们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生物属于自然学科,其知识与人们息息相关,但生物学科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往往认为其枯燥难懂,与生活联系不大。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普遍不高,学习生物知识也就更加困难。因此要想激发初中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使其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教师就需要转变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8-0038-02
  引 言
  初中生由小学阶段步入初中,刚刚接触多学科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大的学习压力。尽管初中生物不在中考的考试范围内,但初中生物教学对学生后续的生物学习具有奠定基础的作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大多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来掌握生物知识,但这无疑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引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抵触感。初中阶段生物教学的主要目标应是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而生活化教学法能够拉近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距离,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思想陈旧,缺乏创新
  一些初中生物教师认为中学生物知识对学生的升学影响不大,所以没有对此引起重视。如果教师没有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学生便可能将对生物学科的印象延续到高中阶段,从而影响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还有一些初中生物教师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生物知识点繁多,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忽视了生物学科教学,由其他学科教师进行生物教学,专业性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1]。
  2.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
  生物不仅有文字的理论知识,还有很多实验内容,但一些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没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都是采用“传授知识点—学生记忆—大量练习”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这种方式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机械记忆生物知识,只要不进行定期的复习和记忆,便很容易遗忘。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生物知识,自然无法灵活运用,导致教学失去意义。
  3.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学生和教师长期处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升学和考试的压力。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部分主要学科教师还会占用生物课,导致生物教学进度受到较大的影响,教师的教学也很难得到推进,打乱了生物教师的教学计划。
  4.学生的思想固化影响
  学生不注重生物学习的主要原因是对生物学科的认识不足,没有引起重视。一些学生认为,生物学习在初中阶段不重要,到了高中教师会进行系统教学,因此在学习生物知识时没有用心。这也是导致初中生物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2]。
  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和效率不高,是由师生两方面原因导致的。教师必须对生物教学引起重视,并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实际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法为学生营造适合生物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化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利用生活化教学法将生物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对生活的指导意义。教师只有从这两方面入手,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质量,提高生物教学效率[3]。
  1.注重创设情境,提高学习效果
  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相对熟悉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有效地拉近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建立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能够轻松自在地学习生物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例如,在教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环境是最近几年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例如,柏树可以防沙固土,且较少掉落叶子;啄木鸟可以帮助树木除去蛀虫,是树木的“小医生”;青蛙可以吃害虫,保护田地庄稼等。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将自己带入生物学习中去,交流自己获取的信息,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从而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学习生物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说自然界中没有了这些生物,会发生什么事情?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关于冰川融化、加拿大火灾导致生物出逃、工业污染带来的环境恶劣的视频或者图片,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的意识。这样,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到的生物知识进行沟通交流,并从生活实际入手,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科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5]。
  2.建立学生与大自然的感情
  现当代学生活动的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本都是家和学校两点一线,这使得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够。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只是通过视频、图片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接触自然的机会。学生通过与大自然的直接接触,能感受到生物的魅力,感受到自然世界的神奇[6]。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时,仅凭简单的知识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被激发。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种喜欢的植物,自己进行种植和培育,然后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一些教师认为这种方法多被使用在小学科学课上,不适合初中生,但实际上不然,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不及初中生。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共情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他们已经开始对生命进行思考,所以这时让学生自己培育植物,会对植物成长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教师通过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既给了学生一定的任务压力,又为学生提供了接触自然的机会。学生在写观察日记的同时,自然而然会使用学过的生物知识,通过日记,记录植物的变化和自己的思考等。久而久之,学生对植物的成长倾注心血,也就会自主地观察和记录植物的成长。这样的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在与植物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加深对植物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想要通过学习生物知识来更好地培育植物的想法。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7]。   3.走出課堂,课后拓展
  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生物学习的重视[8]。
  例如,在教学“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生病,身体会出现反常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这节课告诉学生,不是每一种病都只能依靠吃药打针才可以治好,我们也可以利用生物知识来解决,如有的学生有夜盲症,这是因为身体缺少维生素A,多吃胡萝卜补充维生素A就可以缓解。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身边的人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生物知识找到治疗方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生物课程的意义及实用价值,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生物知识[9]。
  结 语
  生物知识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教师需要利用这一特点,积极使用生活化教学建构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生物学习的重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檀勤彤.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275-276.
  江伟伟.生物课堂与生活同在——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J].文理导航(中旬),2014(06):72.
  张秀芬.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6(69):141.
  杨丽.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策略[J].人文之友,2018(05):234.
  周虹.探究新课改下生物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2):63-64.
  王军军.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浅谈[J].新课程学习(下),2013(05):33.
  宁清华.浅谈关于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未来英才,2016(24):196.
  李文波.浅析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措施[J].新课程(中学),2015(02):39.
  王四芹.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8):143.
  作者简介:岳惠萍(1974.8—),女,甘肃靖远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生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80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