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自尊心的保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大多数农村家庭为了能给子女带来更好的生活,身为主劳力的父母纷纷涌入城市打工,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数量急剧增加。留守儿童渴望得到老师的好评和鼓励,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跟留守儿童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能够深度揣摩留守儿童的心理,保护其自尊心。本文立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就如何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尊心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初中生 自尊心保护
  自尊心是一种自我尊重意识,期望得到别人给予的肯定,不允许被人侮辱自己的人格,这也是中国老百姓所说的“面子”。初中生正值青春期,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他们在人们面前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和成功欲,尤其是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学生,他们更渴望表现和成功。这就要求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进行教育管理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学生的时候,能够谨慎对待其自尊心,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上进心,从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下面,就我多年来在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学生方面,如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的一些做法作几点梳理。
  一、谈话要注意场合
  俗话“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初中留守儿童也是如此。倘若,初中生犯错,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很容易让其面子挂不住,甚至会对老师产生怨恨心理;倘若,在全校大会上,校长以及班主任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批评和指责留守儿童,很容易让其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班主任在教育留守儿童的时候,决不可跟留守儿童的自尊进行对抗。注重谈话的场合,在指出其错误的时候,尽量创造两个人面对面的空间,充分保护其细微的“面子”心理。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影响留守儿童内心世界时,不应当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二、交流要有艺术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实施,农村初中学校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爷,拥有较强的自尊心,不喜欢被别人管教,喜欢“唯我独尊”的感觉,爱面子,脾气古怪。所以,为了维护他们的面子,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要讲究艺术。
  (一)忠言未必逆耳
  古语有“忠言逆耳利于行”之说,告诫后人對自己有利的话语必定有其犀利的一面,跟“良药苦口”是一种说法。但是,在教育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如果班主任依然保持“忠言逆耳”的教学思想去跟学生进行谈话,显然不切实际,“逆耳忠言”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所以,班主任在与留守儿童交流的过程中,要以尊重其人格为基本。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帮助。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讽刺,保证师生之间的谈话产生良好的效果。例如,当留守儿童学生犯错的时候,班主任应当恰如其分的进行教育,批评不可过浅,也不可过火。批评的话语要尽量委婉、顺耳,真诚对待自己的学生,善用谈话艺术,切忌“窄巷里赶猪——直来直去”。
  具体事例:
  我班级上曾出现过多次“丢失财物”的事件,本班男生寝室的的学生怀疑过几个留守儿童,后经过我的明察暗访,终于可以确定小偷就是留守儿童。为了保护其自尊心,我私底下找了该生进行谈话。我告诉她:“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但是犯错之后,要努力去改过,不然错误只会像往一杯清水中滴墨水,只会越来越黑……”经过一番低声细语的开导,我看到该生眼中已经泛起了涟漪,羞耻心也刺痛了她的良心。这次谈话之后,班级中那些丢失过财物的学生都收到了道歉信和自己丢失过的东西。
  通过这个实例不难发现,一个合格的教育者要注重谈话的艺术,在尊重留守儿童自尊心的前提下,不强行给其扣上“小偷”“坏人”“后进生”等帽子,就是变相的鼓励和肯定。初中生是未经雕琢的璞玉,农村初中的留守儿童也需要精雕细琢,只要耐心教育,注重保护其自尊心,他们必然会走出内心的阴霾,投入到阳光大家庭当中去。
  (二)处罚未必要痛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教育犯错的孩子时经常会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唱歌;二是去做一件好事;三是写一份说明书。歌曲可以舒缓身心,陶冶情操;做好事则好比将功补过;写说明书则是对自己行为的深度反省。我认为,班主任在教育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其做法,处罚犯错学生的时候,要考虑这种方式是否能保全孩子的自尊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留守儿童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乐于接受时,才能使教育取得最佳效果。”这也表明,当班主任采用不能被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处罚时,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又有多少班主任老师能做到像魏书生那样去教育和管理学生的呢?大多数教师会罚抄作业,罚扫地,罚站等等,我认为,这些方法都不是最科学的处罚方式,肯定会刺痛留守儿童的神经。
  三、教育处事要公平
  身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当公平对待班级上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优等生还是后进生。但是,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艰难。班主任老师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会不自觉主观欣赏和喜爱某一些学生,不自觉反感某一些学生。班主任这种差别对待,很容易刺激和伤害后进生的心理。往往在农村多数后进生都属于留守儿童,这样很容易让那些留守儿童认为:即便我做了好事,老师也不会正眼瞧我,表扬我。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很容易让其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们,并没有一视同仁,导致他们越来越散漫,纪律越来越松散。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基于此,班主任要公平对待留守儿童,不以个人喜好为宗旨,尽量爱护每一个学生,多给他们一些关怀和鼓励,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最主要的是要千方百计地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总之,农村初中学校的班主任要千方百计地维护班级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少一点指责,多一点鼓励;少一点埋怨,多一点关怀;给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助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周霞.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东西南北,2018(14).
  [2]郑哲.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41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