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文言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中文言文教学历年来均为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关注点。文言閱读的考查是高考的必考点,也是高考中的难点。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再一次明确提出高中语文教学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基于这样的因素,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标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课标明确提出“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能力。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①在2019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上也将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改为64篇,并且又恢复了对多年不考的文化常识的考查。也明确了鉴赏评价中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要求。
  纵观考纲及课标的要求,我们发现高考对学生的文言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其更注重对学生的能力的考察,更注重引导学生鉴赏,探究。然而学生一见文言文就心生畏惧,不敢读也不想读,对文言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此现将我实际教学中对古文教学的不成熟的感悟分享如下:
  一、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重心是对文言选段中字词句的理解。教师竭尽全力的逐一翻译,生怕漏掉一个字,少讲一个知识点。讲完以后心满意足了,而我们的学生却半梦半醒,与瞌睡做着殊死搏斗。一次偶然,我明白了文言教学也可以让学生有兴趣,记得我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中,当我试图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学生突然提问道,佚之狐为什么在最危险的时候举荐了烛之武,而且是肯定其能退秦师。既然如此肯定为什么又要等到其年迈才推荐。当这问题被学生提出后,我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眼睛中充满了求知的渴望,于是我带着学生重读文本,从而分析出了佚之狐的权臣形象,以及大胆推测了郑国君臣关系,郑国国君的性格,郑国衰落的原因。整堂课的气氛明显比以前的文言文教学课好。在接下来的文言文课程教学中,我每次均让学生在文中去找碴。在接下来的《荆轲刺秦》一课中学生找到了秦午阳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我顺利完成了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陪衬作用的目标,完成了人物形象刻画手法的教学。在《鸿门宴》一文中学生找了既然项羽兵力绝对优势于刘邦为啥不直接灭掉刘邦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可能对我们教师而言是简单问题,不用多思考,也不是高考的考题,但是这些问题都闪耀着学生思维的光辉。这样的教学体验让我知道了,文言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在文本的学习中找到乐趣,让他们在对经典的质疑中彰显思想的光辉。
  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文言教学的羽化
  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单一的篇章教学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的,而且近年的课标及考试大纲也明确提出增加阅读量的问题。所以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思考如何扩大学生的阅读,并且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规律。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我觉得比较阅读是一个积极有效的手段。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字义,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辨异可以见微知著,从而把书读厚;知同能把书读薄。比较阅读的方式在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深入文本,也能激发他们的阅读探究兴趣,拓宽其阅读面。
  我个人觉得文言教学中的对比是多方面的,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与王勃的《滕王阁序》两课可以在序言的写作范式上予以对比,让学生去加深对序言这种特殊的文体的认知。也可以从两篇课文中作者的思想的角度对比,让学生去感受王羲之对生命的感怀,对人生无常的悲慨,让学生去感悟少年王勃的才情以及诗人的人格与价值追求。通过这样的比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感受古文的魅力,去体悟古人情怀,在这种体悟中去形成自己的生命体验。比较也可以是思想的升华,例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我们也可以抛出《孟子告子下.四》“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的观点。让学生了解孟子劝宋挳勿以利劝秦楚之兵,然后给出烛之武退秦师后两年秦国再次因攻打郑国有利可图而偷袭郑国。幸得商人弦高智退秦兵的故事,让学生去对比辨析利与义,从而形成正确的义利观。
  三、加强诵读教学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离不开诵读教学。现实的教学中,我们面对篇章较短的文章时,我们读的很多,当面对《鸿门宴》,《荆轲刺秦》这样的较长篇目时读的太少,因为这样的篇目太费时,我们觉得不能按时完成我们的课时教学任务。其实朗读这一环节对我们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且教学中的诵读体验也是避免我们枯燥字词句段满堂灌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篇幅较长篇目的确费时,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对一部分段落反复诵读,而一些段落略读的教学方式。这样既节约了时间,也完成了课时教学,也生动了课堂,还让学生积累了知识,培养了语感。
  总之,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但是只要我们教师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天性,学生的需要设计我们的教学,采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就一定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从而实现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目的,有效完成我们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参考资料:
  注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368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