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名家名诗“问”过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素芬 乙常青

  名家名诗常常运用设问或反问语式,
  巧设悬念,引人思索,撩人遐想,令人回味无穷,过目难忘。
  李白 “问”出离情——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金陵酒肆留别》)
  诗人以流水与离别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语意生动、自然,意象别致、新巧。在诗人笔下离别之意也有了长度。真情流露,明白如话,却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读来令人口有余香。人的一生,每个人都会面临离别。如何对待?就看看那“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浩浩江水吧,何不放眼于宇宙,把悠悠情意寄托于这亘古长流的江水,让我们的情意也成为永恒呢?
  杜甫“问”出孤寂——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孤雁》)
  高远浩渺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间,此时的心情该多么惶急、焦虑,又该多么迷茫啊!天高路远,云海迷漫,将往何处去找寻失去的伴侣?诗句以“谁怜”二字设问。这一问,仿佛打开了一道闸门,诗人胸中情感之泉滚滚流出:“孤雁啊,我不正和你一样凄惶么?天壤茫茫,又有谁怜惜我呢?”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孟浩然“问”出春意——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春晓》)
  昨夜我在蒙眬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漫春光。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王维“问”出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红豆,又名相思豆。相传古时有人客死在外,其妻哭死于树下,化为红豆。古人以此象征爱情或相思。前句起兴,后句轻声一问,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象征。满怀情思未曾表白,却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委婉含蓄,让人回味不尽。
  罗隐“问”出讥讽——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这两句诗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本来反诘句的意思为: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 为谁甜”?反复而不重复。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给那些不劳而获者以无情讽刺。
  孟郊“问”出母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寸草”,比喻非常微小。“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诗人以反问,意味深长。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经·小雅》)之意,感情是多么淳厚真挚。
  李煜“问”出愁绪——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词人满腔幽愤,对人生发出彻底的究问。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吗?“一江春水向东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把情感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了出来。词人化虚为实,把愁绪刻画得让人可触可感。
  朱熹“问”出哲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出来啊!这是借物喻理的名诗,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理趣之美。首先表现出的是读书有悟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在这感受之外还有丰富的内涵和寓意,人们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日新月异地进步,启示读者只有思想的活水永远激荡,方能才思不竭。诗人将这一深刻的哲理融入悠悠的水流中,灌进明净的池塘里,将古诗特有的哲理美推向极致。
  诗人善“问”,问出诗苑一道亮丽的风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405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