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翟梦晗:“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翟梦晗

  这学期,有幸听了上海市特级教师邓彤老师的多节课,也聆听了他的评课与讲座,自觉受益颇丰,享用不尽。下面,我想以邓老师执教的《诗歌写作教学》为例,来共同欣赏邓老师的课堂教学。
  一、在诵读中让学生感受诗的魅力
  邓老师认为朗读在诗歌教学中十分重要,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学生可通过对经典诗文反复的强化诵读,来培养良好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课前,邓老师让学生读已经学过的诗歌《再别康桥》和《双桅船》,这个课前环节的设计既起到了巩固旧知的作用,又营造了一种优美的高雅的诗歌学习的氛围,可谓一举两得。
  然后才进入到对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练习册上的作业)的学习。
  课堂上邓老师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朗读情感 ,感受诗中语言的魅力,与诗人进行情感的交流。邓老师鼓励学生要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去品味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同时,还需展开想象。在想象中还原诗歌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通过反复诵读,逐步理解理解艾青在诗歌中蕴含着的激昂悲壮﹑充满深重的忧患意识,和满怀着对土地、对家乡、对祖国的挚爱之情。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邓老师指导学生要注意品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类“特别有味道、意蕴深刻、发人深思”的诗句,“写诗也要写出这种能打动灵魂的句子”。这样,诵读,可以把学生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在品味中提高学生对诗的欣赏能力
  邓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通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和热烈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来设计问题,使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回归到学生身上,使学科内容,通过教育,真正转化为他们素质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课上,我有理由相信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而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的硬灌。
  三、在创作中让学生表达审美的体验
  邓老师通过前面“诵读”与“品味”两个环节,让学生对诗歌进行了审美体验,第三个环节则需要在学习写法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
  邓老师要求学生在纸上依次写出10种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的名称,然后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将这些事物一一罗列出来:
  板書:
  你、雁、梅、海、天空、小草,眼镜、枯叶、蒲公英、柳条、树、池水、小船、蜡烛、明天的太阳、地球、路灯、雨伞、时间、死神、尘埃、阳光、一扇门、老鼠、预言家、镜子、星星、怀表、钢笔、一阵风、浪花、种子、水……
  邓老师让学生从以上这些事物中选出最感兴趣的事物,学生的选择比较集中于“你”、“眼镜”、“蒲公英”、“明天的太阳”、“死神”、“预言家”等。然后让学生针对这集中事物畅谈自己对其最感兴趣的理由。
  生:我最喜欢眼镜,它能让我更清楚地看世界。
  生:我最喜欢蒲公英,因为它可以四处飞扬。
  ……
  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课堂成为师生生态互动、和谐共处的思想交流的乐园。邓老师趁热打铁:“你们正处于诗一般的年龄,这个年龄远离诗歌是令人遗憾的。那么我们就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事物来写一首诗,题目是《假如我是……》。写诗时,要选择自己有兴趣,他人也感兴趣的来写,这样才能有真情实感,引起他人的共鸣。”邓老师还提出借鉴本诗的写法:“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然后思考如何借助语言来升华情感。”学生于是进入写作环节。
  这三个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珍视学生的诵读感受,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阅读后的独特品悟,尝试着用诗歌这种创作形式来传情达意……使得这节课韵味无穷,既表现出理性特征,又充满诗意,宛如一篇构思精巧的佳作。每一个环节都是某一方面语言能力的训练,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引进语文学习的殿堂,充分发动学生去感受,去交流,去概括,去创作,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来,参与到语言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极富创造性,并逐渐促进人的成长和生命完善发展,最终实现生命质量整体提升。
  课后,我向邓老师说:“您的课给人那种气定神闲的感觉,令人特别舒服。您为什么能做到那么‘稳’呢?”邓老师向我面授机宜:“讲课就像带领学生散步,师生的步子要协调。教师不能走得太快,把学生抛在后面;也不能步子迈得慢,使得学生不敢前进。”是呀,邓老师课上表现出的沉着冷静、不急不躁、温声慢气的气度,是由他内在的修为换来的,是他始终把课堂教学看作是一个面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顺应 “热带雨林”课堂丰富的层次性、多彩各异的规律,回归师生和课堂环境的“生态位”,他的一招一式,无丝毫的哗众取宠之感,似乎在不经意中,就把我们常常没有落实的教学理念和要求实现了,把我们经常忽视的东西又放回到学习过程中,令人有“繁华落尽见真淳”之叹慨。
  总之,邓老师的课堂中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让我充分领略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也让我更加期待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春光明媚的那一天!“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剔除了一切急功近利的心理与行为的“生态”教学环境,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全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也许正是因为邓老师等名师深知其中的精髓,所以成就了他们的今天。也许我们永远不能成为名师,但是走近名师,学习名师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开阔的教育视野、精湛的教学能力及永不满足的超越精神,却可以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66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