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民体育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晓艳

  摘要 目前,我国全民体育发展存在人们健身意识观念淡薄、场地设施资源缺乏、经营管理不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严重缺乏等问题。因此,政府和各级体育部门应从群众的体育意识、体育硬件设施、财政支出等几方面采取措施,走出我国全民体育的发展困境。
  关键词 全民体育 体育发展 民族体育
  
  全民体育水平是一项衡量国家体育综合实力的标准。它不但反映了我国全民体育的发展程度,同时也间接地反映了我国全民体育意识、综合经济实力等情况。在奥运契机下,随着体育被社会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全民体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分析我国全民体育现状与出路,对我国全民体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全民体育发展现状
  
  全民体育参与状况。自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经过近15年的发展,我国全民体育事业逐步得到了社会的赞同与认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02年底公布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显示,2000年中国的体育人口占可统计的7~70岁总人口的33.9%,比1996年提高2.5个百分点。从发展情况来看,《纲要》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但是从数据显示来看,目前我国全民体育发展仍较为缓慢,有待进一步落实与加强。
  体育场馆设施运行状况。体育锻炼需要得到体育场馆及体育设施的支持,健全的体育场馆设施是体育锻炼的保障。它是我国开展全民体育事业的重要条件之一。虽然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积极倡导全民体育,并在财政上均做出了相应支持,但是从目前我国体育场馆设施来看,其投入与需求仍然存在较大矛盾。我国人口众多,开展全民体育事业需要硬件条件的大力支持。我国体育场馆设施存在着场馆建设速度极为缓慢、数量严重不足、人均占有场地量仍然很低的问题。
  同时,在体育场馆的运用和普及率上仍然偏低,许多地方虽然在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上投入了许多经费,但是这些场馆只作大型赛事用,平时基本不对公众开放,几乎成为摆设。体育场馆设施属于公共服务设施,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场馆未发挥其应有作用,甚至有些场馆被私人承包,收取使用费,这一因素也阻碍了全民参与体育锻炼。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状况。根据国内外关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一些文献资料表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起步较晚。从1994年6月10日颁布《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数量上迅速增多,遍布全国各地。根据《中国群众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表明,随着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的增加,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有明显增加趋势。到目前为止,根据我国人口数量和参与体育人口的比例来看,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的要求,到2010年,我国将会有一支60~65万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基本上接近社会体育指导员与总人口千分之五的比例。这样才能有助于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仍然不足。不仅如此,在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中,总体数量缺乏,各级别之间的数量比例不协调;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普遍偏大,比如41-50岁的占31.43%,31~40岁的占27.18%,50岁以上的占26.1%,其中9.23%是61岁以上的,30岁以下的仅占15.27%。从总体来看,虽然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偏大,但他们从事体育工作的年限并不长,其中5年以内的占29.38%,10年以上的占32.30%。可见,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极不合理,需要加大力度进行优化。
  此外,在文化层次方面,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文化层次较低,但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更低。据统计,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7.3%,高中占45.6%,初中占39.4%,初中以下占7.7%。在文化层次上,至少有50%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学历偏低或缺乏体育专业基础知识。
  
  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立积极健康的全民健身意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还应包括正常的心理、生理、精神状态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健康是人人追求的目标,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保证。健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促进健康是社会共同的责任。每个公民参与体育锻炼是显示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尤其青壮年更是应该参与其中,因为他们是社会推进全民健身的主力军。因此,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青壮年健身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建立积极健康的全民健身意识。
  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健身均衡发展。从当前我国体育投资力度来看,体育投资仍显单薄,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但是政府资金有限,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强体育的多元化投资,通过政策,鼓励社会与个人投资。目前,我国体育财政投资存在中部较强、西部偏远地区薄弱的现象,投资比重非常不均衡。
  高度重视和保障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为了发展大众体育事业,真正提高全民体育锻炼的水平,就必须重视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如果这一最根本的保障都不能实现,那么不管其他方面的条件多么完善,其他各项事业取得多大的成绩,一切都将陷入本末倒置的错误之中。所以,有关部门首先应出台明确详实的体育指导员认定制度,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体育协会应为体育机构、场所、社区配备体育大学毕业生或参加过体育指导员培训、具有资格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选择强度适宜的体育活动项目。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的情况逐渐增多,“减肥”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这时,人们就会把目光投入到健康上来,想方设法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然而,增进健康的主要途径是参与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效果好坏是一个人获得健康的主要因素。据芬兰科学家研究,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比不运动的人早死率低56%,偶尔运动的人比久坐不运动的人死亡率低23%。可见运动对人体寿命影响是很大的。参与体育运动必须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可是,过高的运动负荷会损害健康,过低的运动负荷则达不到健身的目的,那么选择适宜的负荷强度也就成为进行身体练习获得健康的有力保证。
  现代健身领域的科学研究数据表明,通过体育锻炼获得健康,一般以有氧运动代谢为主,中等强度为宜。中等强度体育锻炼活动是指一般每周消耗1000卡热量的体育活动,其吸氧量达到最大吸收量的60%。而每次锻炼时保持心率100-120次/分,并且保持这一心率的时间应占锻炼时间2/3左右为最佳。实践证明,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能够明显减少患冠心病、癌症、糖尿病等一系列“文明疾病”的可能性。对大众而言,经常参与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对促进健康是足够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不

能参与大强度体育锻炼了。对于不同的人群,要因时因地而宜,采取适宜的负荷强度,最终达到健身的目的。
  
  进一步发展全民体育事业的对策
  
  提高认识,加强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宣传引导。大力加强宣传力度,使居民对“全民健身工程”的认知有所提高,理解全民健身工程的伟大意义。根据现有条件和状况,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书籍、广告等媒体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增强居民健身意识,提高居民对健身的认识水平。
  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构建场地设施。体育场地也是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一是体育场所要考虑“全民性”。根据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社会阶层、活动项目等特点,对体育场地规划建设,要符合实际,具有特色,让人民喜爱。二是体育场所建设要有新的理念,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基础上,向“多功能”和“场园一体化”格局方向发展。积极开发农村和社区体育场地,为构建全民健身活动服务体系而努力。因此,政府、社会和单位应高度重视中青年人的健康问题。
  不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在我国发展较晚,1994年才正式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针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目前的现状,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主动承担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任务。通过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工作分配困难原因进行的客观分析,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当紧缺的现状,应提出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新途径,高校体育专业应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参与培养体育指导员工作,以适应全民健身运动的需要。鼓励并支持对健身锻炼的爱好者与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起参与全民健身的指导工作,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来。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人们的健身意识观念淡薄,场地设施资源缺乏、数量短缺、开发利用不足、经营管理不完善,法制制度不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严重缺乏等。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及各级体育部门应该出台一些关于鼓励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政策,克服由于这些不利因素给全民健身运动带来的困难,创造出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公平环境,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倡导先进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35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