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体制内行业协会发展困境与改革出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体制内行业协会的发展具有权力来源于政治、政治化的治理结构、依附性的政会关系的特点,所以体制内行业协会的发展,存在治理结构缺陷、组织结构不合理、太过于依附政府等各类问题。本文先阐述了体制内行业协会发展的特点,并抛出行业协会发展的困境,来探索体制内行业协会发展的改革出路。
  关键词:体制内行业协会;发展困境;改革出路
  一、体制内行业协会发展的特点
  (一)权力来源于政府
  体制内的行业协会大多数是从政府机关中分离出来的,行业协会延续一定的政府职能,在接受权力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来自政府上的政策支持,从而拓宽行业协会的发展道路。行业协会发展的这一特点就是拥有类似政府行政性质的权力,通过政府权力,给行业协会发展创造便利的条件。
  (二)行政化的治理结构
  行业协会本身是不具备政治因素的,但是由于行业协会权力延续自政府部门,内部的决策会受到政府的影响,这也让行业协会的管理充满了政治化色彩。受到行政化色彩影响,行业协会的内部机制的运行也会有一定影响,这给行业协会带来发展的瓶颈。
  (三)依附性的政会关系
  行业协会的权力来源于政府,治理结构充满了政治化色彩,行业协会在处理政府关系方面,就会受到这种关系的影响,会以承接政府交代的工作为主,代表政府主管部门来行使职能,行业协会成了政府部门的“助手”。这种依附性的政会关系,让行业协会获得了更多政府方面的政策支持,也可以依靠政府的权威进行管理。
  二、体制内行业协会发展的困境
  体制内行业协会的发展在政府改革之后,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承接了政府职能工作,对协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体制内行业协会的工作模式如果不能有效改善,则就不能适应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也让协会内产生不少的问题。
  (一)行业协会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行业协会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主要为两点,第一,权责不清。行业协会中组织结构是进行行业协会发展的基本框架,但是大多数的行业协会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通常都是行业协会的上级部门对行业协会内部全面管理,实行上下级分明的结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调整和划分权力、决策、执行部门,管理上也无法实现权责一致。当内部权责无法得到统一的时候,就会出现管理上的混乱,导致行业协会运作效率低下。
  第二,人員结构老化。行业协会要想有效发展,人力资源的配置也不容忽视,目前行业协会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很多是由政府任命的领导或人员兼职,这些人员很多都是政府主管部门退休人员担任。因为人员结构老化、兼职较多,导致在进行行业协会日常工作的时候稳定性较低,并且带有行政化色彩。
  (二)行业协会的发展太依赖政府
  行业协会的权力来源于政府,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支持,在进行日常业务过程中,行业协会为了受到更多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会往政府靠拢,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因此,行业协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影响,对政府太过于依赖。
  在处理与政府关系的过程中,也会因为政府的关系出现政会不清的现象。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上,应该行使应有的职能,规范行业的服务与管理,但是行业协会的权力来源于政府,这就让行业协会会从利益的角度去思考,势必会有无法界定清楚的情况发生。有些协会还会为了“拍马屁”,提升自己协会的福利待遇,过分靠近政府。而依附政府后,行业协会会更加受政府行政化干预影响,无法更好的规范管理协会。
  三、体制内行业协会发展的改革出路
  (一)进行双重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
  目前,体制内的行业协会管理改革有三大类:单一管理体制、新双重管理体制、三元管理体制。单一管理体制是将分散的业务主管部门集合到一个统一的机构,也就是取消了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削弱了主管部门的管理权力,实现行业协会自主管理的目的。双重管理体制既受党委、政府领导,又受上级业务单位领导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属于渐进性的改革,成本也相对比较少。新双重管理体制的管理特征,能够让行业协会更容易得到更多的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也能够让行业协会在改革过程中减少部门利益带来的影响,让行业协会的发展条件更宽松。三元管理体制则是在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部门的基础上,新增了发展署,通过这样的模式清晰的界定了行业协会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减少各部门内部之间的管理干涉,从而减轻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负担,并有利于行业协会跨部门的合作,让行业协会的发展更和谐。不同的管理体制会给行业协会的发展带来不同的变革,这就需要深入了解体制,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融会贯通,促进发展。
  (二)实现“去行政化”
  “去行政化”也意味着与政府机构脱离挂钩,政府从掌托人变成了引路人。首先,政府要将一定的职能下放给协会,下放是一个过程,要经过科学的协调和评估,将行业协会能承接的职能逐步稳妥的“放生”给协会。采用这样的下放方式和过程能够让行业协会有效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避免政府立即脱手而造成不能立刻承担行业发展的现象。而“去行政化”也不是说政府立即撒手,在行业协会行使行政权力的时候也要承担一定责任,监督行政协会行使权力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构建第三方评估机制,通过内外机制的建立,让行业协会和谐运营。第二,通过采购的方式向行业协会给予支持。当前政府支持的优惠政策更偏向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行业协会得到的支持极不均衡,所以要通过一些采购的方式给行业协会一定支持,从而让行业协会“去行政化”后,也能拓宽生存的空间。
  (三)创新内部管理机制
  创新内部管理机制需要从各方面出发,不仅是在行业内部进行创新,还需要政府在相关体制上采取措施,不断创新对体制内行业协会的管理。
  首先,创建法人治理结构。创建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选举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代表大会来行使决策权,再选举监事会行使监督权利,选举理事会行使执行权力,选举秘书长发挥常设办公机构作用。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形式,让工作专门化、部门化,并形成有效的命令链促进协作,减少职能冗余、职能缺失,以此来实现体制内行业协会的发展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形成责任到人、职责明确、权责一体的组织结构,从而让体制内行业协会发展更科学。   第二,完善运行机制。法人治理结构的产生一定要按照程序原则来选举,选举产生的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要取得一定的比例才能通过,而选举产生的代表、会长及副会长人员则要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差额选举。设立的机构及职位要明确各自的职能,实现权责一体、互相协调制衡的领导体制。一方面要公平、公正的选举出治理机构,设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要高效运行机制,科学谋划部署,加强计划性、系统性和预见性,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不断推动工作,促进体制内行业协会管理的计划、协调、创新和落实能力。此外,建立重点工作定期调度机制,根据行业协会的工作进行阶段性安排,并对重点工作重点推进,重要事项量化、分解,从而提升内部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体制内行业协会的整体发展能力。
  第三,要创新内部管理体制。创新内部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在创新管理体制上可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体制,为行业协会注入新的管理理念,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可以用KPI、OPI等方式,来制定个人绩效考核,并采用SWORT分析法,对每个人的绩效有效评估,从而提升个人绩效,促进行业协会发展;同时引进高学历、全专职年轻化的高素质人才,为行业协会注入新鲜血液,公司可以定期组织人才交流大会,让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分享好的工作经验,从而渲染协会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协会成员能力提升。也可以通过对现有的管理团队定期培训,提升协会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此外,在項目管理上,采用科学完整的管理方式,积极拓展项目,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四、结束语
  体制内行业协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过程,由于体制内行业协会与政府的特殊关系,在发展过程中,要创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创新内部管理体制,从而促进体制内行业协会与政府的良好互动关系,实现行业协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辉华,陈楚烽,郑研.后双重管理体制时代的行业协会如何成长发展?——以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为例[J].公共行政评论,2016(08).
  [2]李晓.体制内行业协会发展困境与改革出路[J].经营管理者,2014(03).
  [3]周嫒,金禹辰.探索内蒙古行业协会的发展状况及政府职能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06).
  [4]李华鹏.完善“两结合”管理 在创新实践中推进行业发展 东莞市司法局、律师协会在深化“两结合”体制中的有益探索[J].中国律师,2014(01).
  [5]尹广文.从体制性依赖到行政化脱钩:行业协会治理转型研究[J].南都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7(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0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