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县级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质量保证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楼建华

  [摘要]分析县级环境监测站的现状,探讨保证监测质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保证县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县级环境监测站
  
  环境监测质量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前提,是环境监测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不断增加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入,各级环境监测机构的装备水平大幅提高,监测能力逐步完善。但在一些地方,由于各种原因,环境监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影响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本文分析县级环境监测站的现状,以及造成无法保证监测质量的原因,探讨如何保证县级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质量。
  1县级站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是了解环境现状、评价环境质量、依法行政的科学依据。环境监测是环境监督管理的基础,是环境管理的“耳目”。县环保局处于最基层,承担了繁重的环保工作,县级环境监测站要为全县的环境管理工作服务,提升县级环境监测工作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因此,各县要提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将其摆上重要位置,发挥其积极作用。它是由环境监测工作本质属性、社会效益和监测工作的效能所决定的。
  依法管理环境是环保工作的重要方面,国家对环境进行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法律、规定、标准,检验这些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基本手段就是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对于环境执法来说,既是执法的依据,也是执法的取证过程。
  2县级环境监测站的现状分析
  2.1 基础设施差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部分县级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用房面积不足,实验室环境条件差,实验台、柜等辅助设备不全,环境监测仪器的种类和数量缺口大,监测用车没有保障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环境监测质量。
  2.2 人员偏少、能力偏低
  一方面,由于目前许多县级财力有限,各地都在硬性压缩事业单位人员编制,致使大多数县级监测站现有的人力资源无力承担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不够严格和完善,大多数县级监测站监测技术人员能力参差不齐,一部分人员不能胜任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环境监测工作。
  2.3监测经费不足
  近10年来,由于县级监测站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人员工资补贴、各类物品消耗及仪器维修价格大幅度上扬,使县级监测站财政不堪重负,日常工作不能正常运转。
  2.4对现场采样环节重视不够
  由于县级环境监测站人员少,监测人员既要采样又要分析项目,往往早上采样,下午回实验室分析,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采样,从而影响采样质量;另一方面,质量管理的重心一直比较集中在实验室操作的环节上,而放松了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样品采集过程也未按规范要求。
  3建议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县级环保局内设的环境监测站的人员配置、硬件建设与工作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有些站连基本的水质监测指标,如COD、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都无法化验。长此以往,不仅不能科学判断环境质量状况,而且会给环境管理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如无法核定征收排污费,无法为环境纠纷处理提供依据,无法查处一些环境违法行为。环境监测用房、仪器设备是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必备条件,没有这些硬件条件支撑,根本谈不上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更谈不上环境监测质量的保证。
  3.2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首先要有足够的人员编制,目前许多县级站只有3~5人,无法完成繁重的环境监测任务,更无从保证监测质量;其次要落实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严把监测人员入口关,改变“需要的人才进不来,不需要的人员严重超标”的局面。加强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可采取送出去参训、请专家来讲座的形式,不断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掌握先进的监测方法,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提高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第三,要多培养专职质量管理人员,以解决目前县级站专职质量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第四,要加强监测站领导班子建设,注重选拔那些善于管理、精通业务、勇于开拓的优秀人才担任监测站的领导。
  3.3 加大监测经费投入
  无论是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还是应急监测,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没有一定的经费作保证,要提高环境监测站的能力和水平,稳定环境监测队伍是十分艰难的。解决经费问题,除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外,还应从节约监测成本入手,节水、节电,妥善保存和使用药品、试剂,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与维护,减少维修支出,开源节流,把有限的监测经费使用在提升监测能力上。
  3.4做好样品的采集工作
  采样过程引起的误差往往比实验室分析误差大得多。采集的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与现场采样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项目的验收监测中,按规范要求要采两个班次的样,而且每个班次要按一定的时间间隔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但县级站往往做不到这一点,有时一次性把样全采了,样品没有代表性,分析出来的结果不能反映企业排放的真实情况,使得监测失去意义。因此,应重视现场采样环节,按规范要求采好每一个样,做好现场质控,树立采样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加强对操作技术的掌握以及对现场数据的判断。并对样品保存、运输过程进行质量跟踪,以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3.5样品分析要有质量保证
  各站可根据自身的人员特点,合理安排项目,并加强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和合作。对于本站监测人员可自行承担的项目,加大对监测分析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与维护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监测仪器设备的监测能力,并要求监测人员规范操作,加强对监测技术、方法、标准和规范的理解,避免因理解不到位造成的误差,更要杜绝个别监测人员不认真负责,消极应付的情况发生;而对于另一些较复杂的项目,例如预处理过程复杂、重金属类、阴阳离子类等本站人员无法承担的项目,可加强横向联系,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分析,例如计量部门、防疫站、大企业实验室等,也可纵向联系,取得上级监测部门的支持,通过利用他们的仪器设备、检测技术来保证县级站样品的分析质量。
  3.6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
  强化制度建设,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监测质量保证制度和监测人员岗位职责等各项制度。实行监测人员、质控人员、技术负责人的“三级”审查制度,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严格按监测网报送数据,加强检查和抽测,严肃查处监测工作中弄虚作假、修改数据和谎报瞒报的失职渎职行为。要大胆创新监测管理模式,积极探索责权利有机统一的监测管理体制和灵敏、快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4结语
  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环境管理对科学化、定量化的要求日益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日益重要。县级环境监测站处在最基层,承担着繁重的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工作。县级环境监测站要发展,装备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为此,必须加大环境监测站软、硬件基础建设的力度,为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并与环境保护的工作要求相适应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祥志, 钱江. 县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预审中应注意的问题[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0, 12(5): 1-2.
  [2] 兰文艺.环境行政管理学[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3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