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十五”期间泉州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青峰 洪小琴 洪珊珊

  【摘要】 根据对泉州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晋江干流及其上游支流基本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而晋江下游支流的南、北渠下游、九十九溪、大盈溪入海口、林辋溪入海口水质污染严重,DO、CODMn、BOD5、NH3-N、TP是最主要超标因子,属有机型污染。根据主要污染物污染负荷统计分析,表明五年来多数河流水质变化趋势不明显。
  【关键词】 地表水环境质量 超标因子 变化趋势 污染负荷
  
  1 前言
  
   泉州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工业不断发展,人口城市化、集中化程度加剧,导致泉州沿海地区部分地表水环境污染严重,且污染有加剧的趋势。
  
  2 水质监测断面设置
  
  晋江是福建第三大江,泉州第一大江,在晋江及其支流水系上,共设置31个水质监测断面(泉1~ 泉31),其中省控断面13个,市控断面18个,另有入海河流九十九溪、洛阳江、大盈溪、黄塘溪、林辋溪、菱溪、坝头溪,除九十九溪设监测断面2个,其他河流于入海口处各设1个监测断面。泉州境内地表水监测断面共39个,其中有11个断面为2003年增设,监测断面通常设置在不同行政区划、河流交汇处,以及入海河流入海口。泉州境内地表水水系见图1。
  
  3 河流水质现状
  
  泉州市地表水环境污染主要是有机型,超标项目基本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部分河段出现挥发酚超标。
  晋江上游及其支流水系地处安溪、永春、德化县境内,属山区丘陵地带,人口较少,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工业所占比重较小,且该区域地表水水系丰富,又接近水系源头,因此水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南安位于泉州中部,其南部的电镀和造纸行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受其影响,作为主要纳污水体的九十九溪和大盈溪污染有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在枯水期,水质状况明显属于重度污染。
  泉州东部地区晋江市和石狮市逐步发展成为以鞋服加工和纺织漂染为主导产业的轻工业生产基地;惠安县继续保持石材加工业这一优势产业的发展,泉港区依靠福建炼油厂的基础条件,形成以石油化工、炼焦、天然气能源等为主体的多个石油生产周边产业,泉州中心城区建成涵盖服装加工、五金机电、工艺品生产等多个领域4个工业园区,加上人口增长,导致该区域的人海河流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详见表1泉州市地表水水质类别统计。
  
  4河流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变化趋势分析方法:秩相关系数法
  监测项目单项指数Ii=
  Ci――某河流或河段监测项目年均值;
  Si――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
  污染综合指数Pi=Ii
  n――参与评价的监测项目数。
  根据“十五”期间泉州市地表水环境污染主要超标项目,结合“九五”期间超标因子石油类,因此,本文选取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挥发酚和石油类六个项目为代表,计算泉州市地表水环境的污染指数,及五年来秩相关系数,分析泉州境内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见表2。
  
  根据污染指数排序,晋江东溪、西溪、干流及其上游支流水质最好,五年污染指数均小于0.5;其次是菱溪、坝头溪、黄塘溪、晋江南、北渠及洛阳江,污染指数也基本上保持在1.0以内;而九十九溪、大盈溪、南渠石狮段和林辋溪水质较差,水体污染严重。
  五年来,北渠污染呈明显上升趋势;晋江西溪、干流、晋江上游各支流水系及坝头溪存在污染上升的趋势,但变化不明显;晋江东溪、南渠、洛阳江、黄塘溪、林辋溪和菱溪水质有所改善,趋势也不甚明显;南渠石狮段污染指数呈无规律变化,无法进行趋势分析;九十九溪和大盈溪的3个监测断面由于是2003年新增设,无法计算其污染指数的秩相关系数,但可看出它们的年均污染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两条河流水质逐年恶化。
  
  5 主要污染因子变化趋势分析
  
  从超标因子中,又筛选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3个污染负荷比较大、超标频次较高的污染物,重点分析它们五年来污染变化趋势。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河流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氨氮反而出现上升的趋势,而生化需氧量趋势变化没规律。其中晋江东溪和坝头溪高锰酸盐指数污染下降趋势显著;而晋江西溪和上游支流氨氮污染显著上升;晋江干流生化需氧量显著上升,南渠和坝头溪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余河段无法明显看出其污染物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见表3。
  
  6 主要污染源分析
  
   根据“十五”监测数据,泉州市地表水环境氨氮污染负荷比最高,林辋溪、南渠石狮段、大盈溪和九十九溪等重度污染水域首要污染物也均为氨氮;影响水体环境的污染因子其次为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溶解氧、总磷和挥发酚。大部分流域都出现由高锰酸盐指数污染向氨氮污染转变的趋势,生活污水仍是影响全市地表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7 对策
  
  7.1利用专项治理资金,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
  7.2 建立行之有效的上游水资源保护补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责任机制,鼓励上游地区的环保积极性。
  7.3 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有效削减城镇生活污染源。
  7.4 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通过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沼气净化以及生态处理等方式,削减农村生活污染源及畜禽养殖业污染源。
  7.5 加强对农药及化肥的使用监管力度,并做好相关宣传工作。
  7.6 严把环评审批关,不再批准重污染、高水耗、高能耗建设项目,淘汰落后生产工艺。
  7.7 强化排污许可监督管理,实施污染源远程监控。
  7.8 依法推进清洁生产审核。
  
  8结论
  
   “十五”期间,晋江及其支上游流水系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7.0%,水质状况基本保持优良水平;晋江下游支流及部分入海河流水质普遍受到污染。
  晋江东溪、西溪、菱溪、晋江干流及上游支流,Pi≤0.5,水质基本能够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菱溪、坝头溪、黄塘溪、晋江南渠、北渠、洛阳江,0.5 <Pi≤1.0,水质未能完全达到功能区标准;九十九溪、大盈溪、南渠石狮段和林辋溪,Pi>1.0,水质污染严重。
  五年来,晋江东溪、南渠、洛阳江、黄塘溪、林辋溪和菱溪水质有所改善,但趋势均不显著;南渠石狮段污染指数呈无规律变化;晋江西溪、干流、晋江上游各支流水系及坝头溪存在污染上升的趋势,北渠污染上升趋势明显;九十九溪和大盈溪水质逐年恶化。
  泉州市大多数河流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而氨氮呈现上升的趋势,高锰酸盐指数与氨氮并不总是存在正相关关系;晋江干流生化需氧量显著上升,而南渠和坝头溪生化需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参考文献
  [1]泉州市环境监测站.2001年~2005年泉州市环境质量分析报告书.
  [2]泉州市环境监测站.2001年~2005年泉州市环境监测年鉴.
  [3]魏文飞等. 福建省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 福建环境,1998,15(3):11~1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4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