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境变迁与侗族文化传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梦宇 胡艳丽

  [摘要] 侗族文化的传承由于生境的变迁而越来越难,在新形势下,“博物馆”式的保护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采取“动态”的、“活态”的方式,才能真正促进侗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 生境;侗族;文化
  
  侗族是一个拥有300万人口,生活在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地区的我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享誉世界的“侗族大歌”已成为该民族的名片。侗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不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数量和品质兼备,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近20项。侗族的主要聚居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多的地级单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侗族的生境和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如何在新形势、新环境下,“活态”地做好侗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已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侗族生境变迁的状况
  
  生活在黔湘桂交界处的侗族,长期以来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生产方式传统而落后,生境变化比较小。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生境发生了很大的变迁。
  
  (一)现代教育的普及改变着侗族文化传承的根基
  世居黔湘桂交界处的侗族由于地处偏远、交通困难、封闭性强,教育非常落后。加之历史上侗族有语言没文字(现行的侗字是1958年根据拉丁字母创造的),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口传身授”,其中的“侗语”,即侗族本民族的语言――侗话,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教育进侗乡,特别是“普九”工作的全面展开,侗乡的孩子早早地进入了课堂,学的是汉字、讲的是普通话,“侗语”的使用范围在大幅度减退,尤其是在青少年一代。2006年,有“侗都”之称的黎平县的第一民族中学教务处对486名高一、高二的侗族学生进行调查,仅192名学生,即39.51%的被调查者会说侗语。侗语,作为侗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工具、侗民族认同的标志、族群关系的纽带,它的失传或缺失,将使得侗族在文化传承上失去根基,也将失去民族自身的显著特性,“汉化”就成必然趋势。
  
  (二)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改变了侗族传统的稻作文化
  糯稻种植、稻鱼鸭共生、林粮间作,是侗族的三大传统生计,也是侗族稻作文化的核心。(1)糯稻:因煮熟后便于携带、不易变馊、食后耐饿等优点,历史上一直为侗族人民所青睐,是侗族最主要的粮食作物;(2)稻鱼鸭共生:在同一稻田里种稻、养鱼、放鸭,三者共生,既形成生态生长和循环系统,又保证产出的稳产、高产;(3)林粮间作:在人工营林的前3年。实行林木与农作物的套种,既实现短期与长期生计的协调,又不影响林木的产出。这些侗族稻作文化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正不断地被改变着。“糯改籼”、“籼改杂”的品种改良,使得侗族地区的大部分稻田都种植上了杂交稻,糯稻的种植范围越来越小。品种的改良,加之“以粮为纲”思想的指导,“稻鱼鸭共生”技术难以实施。汉族的不套种、幼苗期清除杂草的营林方式,由于在生长期前5年长势好于侗族的套种营林方式,也在侗族地区与传统营林方式并用。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文化的改变:稻作文化的冲击,不断地改变着侗族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改变着侗族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像腌鱼、腌肉、油茶、禾晾等生活习俗在逐渐地淡化。
  
  (三)工业化进程改变着侗族人们的生活方式,导致文化断层的产生
  尽管侗族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非常缓慢,侗族地区也仍然受到全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侗族地区的中青年劳力外出打工人群在逐渐增加,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初中毕业后的侗族青年。这部分人群离开侗区,到中东部打工,脱离了侗族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侗族的文化氛围,原来的民族生活方式已难觅踪影,即使是侗族主食“糯米饭”一年也难吃上几顿,更谈不上其他的民族文化活动了。久而久之,这一人群的身上已难觅侗族的文化气息了。即使他们再回到家乡,也难融入民族文化氛围中。现实中,不少的侗族青年经历过“打工”之后,深感“城里的生活很精彩,城里的生活也很无奈”。回到家乡,他们不会说侗话、不会干农活、不会唱侗歌、不会“行歌坐月”,成为“边缘人”。目前,15―25岁这一人群的侗族传统文化断层已然形成。
  
  (四)现代传播手段改变着侗族传统的文化活动
  侗戏、“吃相思”、“行歌坐月”等诸多侗族传统文化活动都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很多活动还是村寨之间的活动,需要众多人群、甚至是团体性参与,它是侗族文化活动的方式,也是侗族对外交流的重要手段。随着电视、DVD、录像机、电话、手机等现代传播手段进入侗乡,人们交往的手段丰富了、时空距离缩短了、文化生活多彩了,传统的文化就显出了费时、费力方面的缺点,慢慢地在消退。现在,侗乡人民更愿意放着侗戏的光碟慢慢欣赏侗戏,而不愿几天几夜守在戏台下观看;侗族青年更愿哼唱流行歌曲,而觉得侗歌太古老了,或者说太土了。传统的民族文化正在为现代的大众文化所替代。
  可以说,现代科技、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文明全方位地冲击着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侗族文化传承困境的表象
  
  生境变迁对侗族文化传承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表象上也已呈现出多方面的难以为继的状况。
  
  (一)侗族语言、服饰正被同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侗族先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服饰,并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民族问的融合日趋加快等等因素的影响,至今在北侗地区能够讲几句侗话的侗民已不多,南侗地区讲侗话的以老年人居多、中年人次之、青年人微乎其微。侗族居民所穿服饰的同化程度也比较高。平常只有南侗地区一些年长者穿侗服,其他人一般只在节庆时才穿。侗服的制作技艺传承难度更大。在对黎平县第一民族中学的486名高中学生调查中发现,其中只有203人,即41,77%的被调查者有自己的民族服装,但只有7人的服装是出自手工,其余由民族服装店定做,这7人中有6人的服装为自己的祖母所做。
  
  (二)一些传统的民族活动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传统的侗族活动已渐渐淡化了。如:侗族“赶坳”活动,曾是北侗文化中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活动,虽被贵州省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已无法复制它那浓厚的氛围。在20世纪80―90年代“赶坳”活动还很有规模的玉屏侗族自治县,目前侗族四大坳场依然在,只是已无人再去赶坳了。究其原因,是生境变迁的结果。现在的年轻人都出外打工去了,再加之谈恋爱的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赶坳”这项活动缺乏继续生存的土壤。已越来越难开展了。
  
  (三)一些掌握传统侗族技艺的艺人已逐渐老龄化或过世,使一些传统民间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在第一至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12位,但他们中有十位已年逾花甲,年龄最大的已九旬,他们掌握的侗族民间技艺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危险。现实中,还有许多身怀秘技却没有进人传承人名单的民间艺人在慢慢地老去,许多技艺由此失传。近几年,国家文化部门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也难免有疏忽。如在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选定方面,月也、侗族婚俗、侗族鼓楼习俗等集体性质的民俗就没有确定具体的传承集体或家族、房族,很容易造成保护中失传的局面。
  
  (四)传统的文化氛围不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具有现代气息的各种文化进入侗族地区,再加上各种传媒的渗透,使传统的侗族文化活动大幅度减少,传统的文化氛围淡化。鼓楼,一直是侗族人主要的活动场所,“摆古”、讲款、集会、唱侗歌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鼓楼原有的功能逐渐淡化了。现在,外出打工、在家看电视、打台球、玩电游等拓宽了侗人的生活领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侗族地区的许多鼓楼已无人问津,仅仅只是一个地理标志了,有的还因风雨侵蚀又无人维护打理而破败。“月也”、“吹芦笙”等活动的组织难度越来越大,有的侗区几年都难组织一次。
  近两年来。由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侗族地区的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经历了外出打工后回乡的人员逐渐增多,难能可贵的是许多人外出“见世面”后,意识到了本民族文化的优秀,意识到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是“生活之本”而非“生活之末”,加之国家文化政策的推动,侗族地区民族文化活动呈恢复状态,文化回归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三、侗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探索
  
  毋庸置疑。侗族文化的传承遭遇到了极大的困境,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我们面对时代潮流而不能回避的课题。单纯的“博物馆”式的保护,对物质文化而言,只能保存其外在形式,而不能保存其民族文化的内涵;对非物质文化而言。只能给我们留下一些历史影音资料。要使侗族文化长期传承下去,就必须与时俱进,探寻新思路、采取新方法,在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在“活态”中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
  
  (一)汉语教育与侗语教育相结合
  侗语是所有侗族文化的基础,一个民族如果连语言也消失了,那么,这个民族就已经为其他民族所同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侗语也就是侗文化的灵魂。面对说侗话的人越来越少、会说侗话的人越来越少的现状。在侗族地区开展汉语和侗语“双语”教育势在必行。一是要摈弃民族偏见和歧视,在侗族聚居区倡导和鼓励说侗话,侗族父母主动教下一代说侗话,形成侗人在侗区、侗人之间用侗语交流的氛围;二是在侗族地区的小学、中学开展“双语”教学。让中小学生在学习正常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习侗族文化的相关内容。如学习侗文,了解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学习民族手工,了解民族工艺技巧;学习民族礼仪,了解民族的历史。促使侗族文化传承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放任走向规范。三是要通过宣传教育,使侗族人民认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发扬光大本民族文化。这种民族自信心是侗语能够广泛传承和延续的源动力。侗语在侗民族中重新普及了,就为侗族文化的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产业化与传统文化优势相结合
  在经济大潮中,侗族的一些传统文化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产业化的形式谋求传承,并通过产业化,壮大侗族的民族经济,扩大自身的发展空间。民族经济发展了。就能留得住人、就能更大程度地保持民族特色。如:一是在稻作文化上,利用糯稻种植的技术优势和传统习惯,通过品种选育、田间道路改造、小型农机具的推广等手段,保持或扩大糯稻的种植面积。提高糯稻品质,形成产业化。近几年来,国内市场上糯米的价格一直呈上扬趋势,目前已达每公斤7元左右,明显高出籼米价格,在端午节、春节期间,价格更高。而侗族地区糯稻一直在市场具有优势,仅黎平县黄岗村一个村每年可出售的糯稻就可达15万~25万公斤。产业化的前景是光明的。二是可充分利用民族节庆活动,开发文化产业。侗族地区素有“歌舞之乡”、“百节之乡”的美誉,一年四季,节日连连。在侗族众多节日中,选择一部分民族特色鲜明、影响力比较广泛、具有市场前景的节日,进行充实、提炼、包装,然后推向市场,打造节庆经济,同时开拓侗族文化的演艺市场、音像市场、图书市场,多元展示侗族文化、拓展文化空间。三是发展旅游产业。侗族地区原生的文化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原生态而优美的山水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旅游目的地,被联合国称作“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人类疲惫心灵的栖息地”。并列入世界“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胜地之一,足以说明侗族地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旅游业将是侗族地区经济增长、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侗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尚在初期,如何整合资源、开拓市场是旅游产业化面临的新课题。侗族传统文化可与产业化结合的内容还有很多,期待我们去发掘。
  
  (三)民间传承与课堂传授相结合
  历史上,侗族的优秀文化的传承主要是以民间形式来开展的,如侗歌的传承就是由民间“歌师”来完成的,侗布、侗锦、侗帕的编织技艺由女性长辈来传承,稻作文化的传承更多由男性长辈来传承。这些民族文化、技艺的传授不在学校教育内容之列。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普九”工作推行以来,侗族的青少年从小就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很少有时间去接受民间的优秀文化教育,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很多侗族青少年也不愿意去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在此背景下,通过政府的力量,将侗民族文化的传播纳入学校的课题教学之中是大有裨益的。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开设侗族文化传承课,效果应该比较好。黎平县岩洞中学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将“侗歌”演唱纳入教学内容,并要求每个学生至少会唱三首侗歌,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该校学生组成的侗族大歌队,2004年8月获得在云南昆明举办的中国第三届“博艺杯”童声合唱节5项金奖,2006年7月,获得在厦门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合唱节金奖。虽然学校传承模式与传统的传承模式相去甚远,效果也有差别,正如国家级侗族大歌传承人,黎平县九龙寨歌师吴品仙在担任学校侗族大歌教师后的感慨:“在学校教歌很新颖。可与平常在家教学生相比,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但毕竟是侗族文化传承的一种新形式。与侗歌一样,像蜡染、刺绣、竹编、侗锦编织等等侗族文化课都可以聘请民间艺人进校园授艺。甚至在大学也可以进行,贵州省凯里学院开办的五年制“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大专班就是一种创新和探索。
  
  (四)保护区建设与民俗村寨保护相结合
  侗族地区有南侗、北侗之分,北侗汉化程度高,南侗民族特色浓郁;南侗地区又以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的通道,广西的三江等县民族文化最为集中,并相互毗邻、连成一片。从区域细分的角度来谈侗族文化的传承,可以在南侗地区民族文化集中的连片区域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大投入,在较广泛的空间区域内为侗族文化的传承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对南侗地区其他区域和北侗地区的民族特色鲜明的侗族村寨,可实行保护性开发,逐渐摸索侗族村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既融入市场,又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欧阳白玉.对贵州省黎平县“民族文化进课堂”工程的思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
  
  [责任编辑:霁 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56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