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侗族服饰美学特征及传承与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民族服饰艺术是我国服饰文化的瑰宝,是世界服饰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服饰改良与创新是传承非遗文化的主要方式。侗族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侗族服饰别具特色,侗锦更是精美华贵,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文章通过对侗族传统服饰结构的分析及研究,提出在保留其民族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将传统服装的二维平面结构改良为三维立体结构,并创新设计符合时代审美的结构与款式的观点,为我国民族服饰结构改良与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侗族传统服饰;民族服饰改良;服装结构
  侗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在湖南地区主要分布在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族服饰文化丰富,当地女子擅长刺绣、挑花等民族手工艺,尤其是侗锦工艺更是精美华贵、别具特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侗锦作为侗族特色手工艺在旅游市场非常受欢迎,成为侗族文化旅游主要产品,并且随着大众口碑传播,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仅为侗族地区带来了经济收益,也更广泛地传播了侗族服饰文化。
  1 侗族服饰美学特征
  湖南怀化通道侗族的织锦及传统服饰,由于刺绣精美、工艺精湛、图案严谨、色彩富丽,形成独具特色的侗族服饰美学。随着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侗族服饰鲜明的文化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侗族服饰受到大众的青睐,与人们的怀旧情结相关。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生活下,城市的拥挤、嘈杂和人情冷漠、职场竞争带给人们极大的精神压力,于是人们渴望逃离、解脱,返璞归真。侗族服饰面料原始质朴,侗锦工艺精湛,图案色调鲜明,寓意吉庆祥和,带给人们纯真、安静的心理感受,侗族服饰具有自然、淳朴的美学特征。
  侗族服饰是我国少数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是一种非主流的边缘审美体验。侗族服饰所展现的自然审美、怀旧情结、乡土文化气息是其审美价值所在,了解侗族服饰美学就要从侗族生活环境和历史文化中探寻其美学产生的根源。侗族人民生活在大山之中,依山傍水,崇拜树神,其文化起源于古越人“巢居”的生活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师法自然”的审美取向和“人与万物同源共生”的朴素自然美学。例如,侗族服饰色彩取自于依山傍水的生活环境,崇尚素朴、清雅,以青、蓝、白、黑为主。侗族服饰图案纹样记载了当地风俗、信仰及图腾崇拜,如三角纹样、鱼骨纹样、菱形纹样体现了鱼的图腾崇拜,人人牵手共舞的图案是对盛大节日的记录。侗族人民将生活中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日月星辰等自然物象提炼、夸张、变形运用到服装中,展现了强烈的仿生审美意识。对于侗族服饰美学的研究与保护,需要我们从侗族服饰文化中发掘普适价值,在彰显侗族服饰的民俗文化和美学特色的同时,使其在现代审美视角下契合现代大众的文化审美需求。
  2 侗族传统服饰结构特征
  侗族服饰样式很多,女装主要有对襟上衣裙装式、交襟左衽裤装式、右衽大襟裤装式、交襟左衽裙等,男装主要有立领对襟上衣、短坎肩、宽松长裤等。侗族服饰结构受汉族服饰文化影响较多,如右衽服装是汉唐时期汉族服饰结构特点;侗族配饰中刺绣图案的肚兜也是源于汉服;侗族配饰中的托肩造型与汉服的云肩很相似。侗族服装造型采用中国传统的无省道的二维平面结构,与西方多省道的立体三维结构不同,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中式服装结构以十字型平面结构为主,采用直线裁剪法,上下衣身一体,衣身及袖相连,全身只有一片结构,衣片平直,没有省道,前破缝开门襟,袖底缝和侧摆相连的一条结构线,采用立领或交领,整体造型处于同一平面,结构简单,朴素自然。服装造型多为宽衣大袖,强调整体统一性,衣片下垂形成很多褶皱和直线条,显得身材修长、挺拔,给人自然、包容的感觉,是中国古人“天人合一”朴素美学思想的体现。这种服装结构暗合儒家文化特质,注重服装象征性和寓意性,儒雅大方、中庸平和。
  3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改良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几千年历史文化形成的产物,其平面十字型结构的宽袍大袖特征,是古人“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的反映。近代,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互融,西方服饰文化对我国传统服饰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影响。西方服饰穿着方便快捷,更符合工业化时代人们穿着习惯,其立体造型和曲线特点更符合现代工业文明的时代审美。
  中式服装的改良最典型、最成功的是旗袍,旗袍原是我国满族的传统女装,受汉族文化影响,也是采用平面十字结构。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人们改变了传统旗袍原有的宽松外形,结合西方服饰立体造型特征,在平面结构上增加了省道,使服装突出人体胸腰曲线,呈现出西方服饰的立体造型特征。但是,旗袍在款式上仍然保留了原有的东方文化特点,如偏门襟、盘扣、中式立领等中式服装特征。改良旗袍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特点,在西方社会引起轰动,也被国人所接受,是近代中国服饰文化的代表,后来被世界认可,成为我国国服。
  4 侗族传统服饰的改良与创新
  侗族服饰是当地人生活在大山深处、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下所形成的特色民族服饰文化,它是侗族历史文化的写照,是民族智慧审美的结晶,是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受汉文化影响,侗族服饰以十字型平面结构为主。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现代化、经济全球化、东西方文化融合,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一些传统服饰制作技艺正在逐渐消失,民族传统服饰正在走下历史舞台。侗族地处偏僻山区,随着侗族地区与外界信息文化的交流,当地人的文化追求和审美情趣都在不断变化,外界对侗族传统服饰的影响越来越大,侗族传统服饰的保护和传承也面临很大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保留侗族服饰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对侗族传统服饰进行创新设计以及结构改良,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
  服装结构的改良和创新离不开平面结构向立体结构的转化,可以吸取旗袍改良的優秀经验,在不改变侗族服饰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内在结构进行三维立体化调整。例如,将前后一体平面结构转化为前后四开身结构,并收胸腰省,这样由平面结构转化为立体造型;在领子结构上可以保留原有立领、交领造型,也可加以变形,采用连立领或翻领结构;在袖子结构上,为了获得合体的造型,可以打破一片式连袖结构,改变为两片式上袖结构,也可保留连袖结构特征变化为现代流行的落肩袖结构,以减少腋下褶皱。并且运用立体裁剪方法使服装结构的合理化、规范化,将服装设计、结构和工艺制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5 结语
  侗族传统服饰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当地自然环境客观物象的主观映射,是我国民族服饰文化的瑰宝。当今世界,民族风服饰已经成了时装界独特的设计流派。在侗族服饰的保护与创新过程中,我们要将民族特色与时尚审美相融合,将多元化的设计元素与民族风格相协调,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时装技术整合到一起,在保留其民族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对其平面结构进行改良,设计出既能够满足日常活动穿着,又符合时代审美新民族服饰,并且运用新面料、新工艺进行创新设计,赋予侗族服饰现代时尚气息。这些方法不仅是侗族服饰改良与创新的有效思路,更是我国民族服饰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曲彩红,尹红.广西少数民族服装结构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苗族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8(8):184-185.
  [2]汤洁,胡淑琪,严建云.三江侗族服饰图案的审美形式及现代应用[J].包装工程,2019(4):277-282.
  【作者简介】穆雪梅(1973—),女,湖南益阳人,锡伯族,本科,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工艺。
  【课题来源】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17年度校级重点课题《基于侗族服饰美学的侗族服装结构与工艺改良研究》(课题编号:MY017A03)阶段性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483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