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建新天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世松

  大量历史事实表明,迁川的客家人在定居四川的过程中,勇于确立“四海为家”的宽广胸襟,采取主动融入的姿态,故而能尽快适应环境,在四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的创业精神,对于当前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具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
  
  回首当年移民路
  
  距今340年前,即清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为了解决战乱后巴蜀大地荒无人烟的紧迫问题,奏请朝廷以湖广之民填实四川,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移民大潮中,客家人异军突起,称得上是迁移大军中的佼佼者。当时,生活在闽粤赣边区的客家人,为了求生存、图发展,纷纷向四川迁移。在以四川为外迁目的地的客家地区中,今广东、江西、福建等省距离四川路途十分遥远,里程在数千里至万里之间,南方各省移民迁川,无论水路、陆路,旅途都十分艰辛,迁移路上困难重重。
  以水路来说,由于三峡航道处处是险滩恶浪,溯江而上,逆水行舟,如遇紧急情况,后果不堪设想。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广东长乐县张衍祯夫妇决定移民入川,途中并入移民四川的大队伍中。在经过湖广省地界时,张妻忽然染病,全家只好逗留下来,而其余同伴先行搭船入川。10多天后,张妻病势稍好,一家人继续前行,走到巴县盖市场时,才听说那些同伴在乘船过一险滩时,全部翻船落水,生还者百无二三。
  而从陆路迁移的,途中更需要翻越崇山峻岭,跨过急流险滩,道路之崎岖艰险不言而喻。移民在数千里旅途上,中途困厄,求救无门,随时都有可能倒毙在沟壑之中。过去在闽西山区,客家母亲训斥调皮儿子,常常会说: “过四川了?这么久才归来。”“过四川”成为当地的一句口头禅,比喻做事费时,千难万险,有去无回,由此可见迁川旅程之艰险。
  当年移民迁川还必须通过层层关卡和地方官府的阻拦。如果没有证明自己移民身份的“原籍门牌”、“路牌”和亲属书信等,则会被当作流民,遣返原籍。
  客家移民迁川,最大的困扰是盘费不足。由于迁川移民大多是普通百姓,家财不富,凑足必需的几十至百两路费都很困难。许多移民因各种原因在路上耽误较多的时日,盘费耗尽,就只能一边往四川赶路,一边通过做佣工来筹集路费。
  原籍广东长乐的钟成上,因家乡遭灾,带着3个儿子,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迁川。行至湖南浏阳时,行囊一空,只得在浏阳亲戚家借了两间空房,依靠砍柴为生。经过勤苦劳作,积得足够路费,才于雍正元年(1723年)再次西行,经过40多天的长途跋涉,在简阳县踏水桥安家落户,其间竟然在旅途中延宕了3年之久。
  经历过千辛万苦之后,客家移民大多能够在天府之国的沃土上扎下根来,并通过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新家园。据简阳《钟氏族谱》记载,钟成上和他的3个儿子抵达简阳后,开始是佃种别人的土地,后来又通过帮人贩运粮食和挑盐担,逐渐有了些积蓄。到了第3年,又将场镇上别人经营不下去的盐店、屠行顶替下来,通过苦心经营,当年居然积攒下六百余串余钱。于是,钟成上回到广东原乡,把弟弟也带到简阳与自己同住。接着,这个客家移民家族又是经商,又是务农,至乾隆元年(1 736年),将东家准备出售的一份田产买了下来,成为当地的一户自耕农。到后来钟家田产渐多,已经达到每年收获“一千五百余挑”的水平。随着钟家经济实力大增,声望日益增长,这个客家移民家族慢慢发展为简阳县的一个望族。《钟氏族谱》所记载的祖先迁川的艰苦历程和创业故事,是当年客家移民历经磨难迁川,扎根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们从无到有,重建锦绣四川的真实缩影。
  
  重建家园启后人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灾后重建的工作繁重而紧迫。回顾中国移民史上富有典型意义的客家移民历程,对当前灾后重建工作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应树立志在四方的创业理想
  当年迁川的客家人由于原乡生存空间有限,自然灾害不断等原因,迫不得已作出了外迁创业的抉择,但他们能够以一种主动的姿态面对未来的创业之路,把长途外迁作为首选良策,这并不是他们不爱恋故土家园,恰恰相反,正表明他们是站在一种更为高远的视野来处理异乡创业与家乡发展的关系。当历史需要他们在异地创业与留恋故乡之间选择时,他们懂得如何勇敢面对,善于珍惜和把握机遇,进而发出“丈夫志在四方,何必株守桑梓”的豪言壮语。
  
  应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
  客家人在入川时间上比两湖农民迟,正因如此,当他们来到四川时,不仅无法选择较为优越的生存环境,而且也错过了享受清政府许诺的许多优惠政策,加之长途迁移盘费颇巨,以至于抵达四川后,往往是“家无寸积,业无寸土”,窘困到了极点。客家移民一般都经历了为人佣工,再到佃种他人田地,直至成为自耕农的曲折而漫长的过程。许多客家家族都是在四川定居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之后,才逐渐在四川积攒余资、买地置业、兴盛发迹的。在这一过程中,披星戴月、胼手胝足,是对他们辛苦劳作的,生动写照;勤劳稼穑、勤俭持家,是对他们咬牙吃苦、顽强拼搏精神的集中概括。他们相信,只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在异乡的土地上同样能够浇灌出丰硕的创业成果。
  
  应具备主动融人的广阔胸襟
  清代有一首客家《认祖诗》说:“骏马登程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这首诗抒发了一种豪迈雄壮、四海为家的英雄气概,出现在许多四川客家人的族谱上,曾经是指导他们在异乡生活的准则和座右铭。大量历史事实表明,迁川的客家人在定居四川的过程中,勇于确立这种“四海为家”的宽广胸襟,采取主动融入的姿态,故而能尽快适应环境,在四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们善处与迁居地的人群关系,注意与当地土著及其他省籍移民一道,发扬主人公精神,积极投身再造天府的伟业,这才使他们不仅能够在异乡取得创业上的成功,同时也能为在四川建设共同的美好家园作出突出的贡献。
  
  应增强凝聚力,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
  客家人也十分重视从精神层面建设美好的家园。在汉族各民系中,客家人素来以尊崇祖先著称,即使到异地创业发展,也必饮水思源。当年许多迁川客家人,不忘携带祖先遗骸上路。定居四川之后,为了团结更多的同族、同乡创业,增强凝聚力,他们还通过编修族谱、修建宗祠会馆、祭祀祖先等活动求得在异乡岁岁平安,事业一帆风顺。他们还顽强地保持故乡的文化传统,固守自己的语言习俗,甚至定下了“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家规家训,力图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尽管后来随着本地化进程的加快,异乡与故乡的概念趋于模糊,各种原籍文化符号也逐渐淡化,但当年客家人不遗余力地维护自身独特文化家园的追求,也是当前少数民族灾区重建工作中值得借鉴的重要部分。
  清初以来客家人迁居四川的历史,似乎距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当一场特大自然灾害突然降临之际,我们发现,当年那些从闽粤赣边迁移而来的客家人在川创业的精神,对于当前的灾后重建仍然具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愿地震灾区的群众能够像当年“湖广填四川”的先民一样,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建设好自己的美好新家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74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