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工晶状体的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手术摘除仍然是各种白内障的主要治疗途径。
  如果患者术前无屈光不正(即无近视、远视等)则行白内障手术摘除晶状体后,术眼就处于高度远视状态,需要戴一个相应度数的凸透镜来矫正。但病人术后配戴“高度远视镜”不美观、不方便、视觉质量差且感觉不舒服。在白内障摘除后,将光学透镜放在后房内原来人眼晶状体的位置,使物体能够在视网膜上成像,看清周围的景物,就称为人工晶状体植入。这是近20年来发达地区普遍采用的一种无晶体眼光学矫正方法。人工晶状体在解剖位置上取代了正常人眼晶状体的功能,通过植入人工晶状体几乎能达到患白内障前的视力水平。
  人工晶状体材料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材料为非水溶性、化学惰性好、稳定性好、无致癌作用、生物相容性好、耐受性好、弹性强度稳定、无膨胀性、无过敏及变态反应、不引起凝血、耐温好、易消毒、易于加工成型、光学性能好、在眼内长期放置而不改变屈光力;人工晶状体的襻应尽量轻而柔软,减少对支持组织的压力和损伤。
  
  不同材质的人工晶状体
  
  目前白内障手术医生所使用的人工晶状体种类很多。常用的人工晶状体从材料上分为:软性和硬性两类。
  在硬性材料中,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俗称有机玻璃,其透光率高,在眼内无退变现象,无刺激作用,无降解作用,生物相容性好,至今仍是人工晶状体首选材料。在材料内加入紫外线吸收剂,还可以阻挡紫外线射入眼内,预防光损伤性视网膜病变。因其加工工艺先进,易于植入和价格便宜,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
  表面肝素处理的人工晶状体,因其表面经过肝素处理,减轻了手术后眼内的炎症和免疫排斥反应,从而降低了术后眼内炎和后发障的发生率。适合儿童、糖尿病、色素膜炎和眼外伤患者的使用。
  PMMA还可制成多焦型人工晶状体,可用于对术后视力要求较高的患者,但价格亦较贵。
  然而,硬性晶体的光学直径较大,即使应用超声乳化术,植入时仍需扩大刀口,术后散光相对较大。目前国际发展流行的趋势,是使用软性材料制成的折叠式或注入式人工晶状体。其优点为:能通过小切口植入眼内,减少术后散光,而且伤口愈合快。由于软性人工晶状体柔软的特性,它对角膜内皮的损伤,虹膜产生的摩擦及虹膜的萎缩、色素脱失、纤维化和炎症反应亦比PMMA人工晶状体小。软性材料比重低,制成的晶体更轻,减少了对悬韧带的损伤和晶体脱位、半脱位的危险性。对于悬韧带功能较弱者尤为重要。软性人工晶状体能用高压消毒,避免了消毒气体或化学物质可能对眼内组织引起的损害。
  但软性人工晶状体也有很多缺点,如:硅凝胶晶体易产生静电效应,在空气中易吸附灰尘。软性人工晶状体由于质软,易受机械力作用的影响,当晶体囊增生的纤维收缩或睫状肌收缩时均可能造成人工晶状体的前凸、脱位等并发症。所以对软性人工晶状体的大小要求更为精确。软性人工晶状体难以辅加紫外线吸收剂,植入后易引起视网膜的光损伤。软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操作复杂,置入上襻时须小心防止其突然弹起损伤角膜内皮,并应避免使用粗糙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器械引起软性人工晶状体的损伤。
  常用的软性材料包括硅凝胶、水凝胶和丙烯酸酯。
  硅凝胶可制成预装式的注入式人工晶状体。其优点有:比重轻,热稳定性好,可高压或煮沸消毒,分子结构稳定,抗老化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缺点有:韧性差、抗拉力和抗撕力差,屈光率低,人工晶状体光学面中心厚度较厚。
  水凝胶可制成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其优点有: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韧性好,不易断,所作晶体可折叠或脱水植入,复水后恢复软性并且增加线长度。缺点有:富有渗水性,眼内新陈代谢排泄物可进入内部而粘附污染,使其透明度降低。
  新型的丙烯酸酯材料制成的亲水性或疏水性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生物相容性好,术后炎症反应轻,更可以用于糖尿病、青光眼患者;同时其方形边缘的设计可使后发障的发生率降低。
  此外,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现在也已开始广泛使用软性材料制成。但价钱相对较贵,目前选用此类人工晶状体的患者尚不普遍。
  
  不同位置的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根据手术植入位置,还可以分为前房型(放置于虹膜前)、虹膜固定型或虹膜囊膜固定型(贴附于虹膜和在瞳孔内)、后房型(放置于虹膜后)。
  人工晶状体的植入位置主要由白内障摘除手术方式决定。现在最常用的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其优点为:引起的像差小,为白内障术后提供了最好的屈光矫正;重量轻,固定好的人工晶状体能位于正常晶状体的生理位置;远离角膜和避免与虹膜发生摩擦,减少了术后角膜和虹膜等并发症;对瞳孔的影响小,术后可自由扩瞳,利于观察眼底。
  
  选择人工晶状体应注意的问题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浅前房、上皮植入前房、持续角膜水肿、前房和玻璃体积血、葡萄膜炎、化脓性眼内炎、青光眼、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后囊膜浑浊、视网膜并发症等。
  在选择人工晶状体前,应做眼球超声波检查及角膜屈光度的测量。超声波检查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的常规,超声波除了了解眼球后段的病变,如玻璃体积血、混浊、视网膜脱离、眼内肿瘤、视盘异常和有隆起边缘的视网膜巨大裂孔等病变外,还可进行眼轴长度,即角膜顶点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测量。并用公式计算出准确的人工晶状体度数,使术后能够达到较满意的屈光状态。医生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需要、生活习惯、过去戴镜史及对侧眼的屈光状态,最后决定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度数。
  根据目前的观念和手术技术,在征求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都可以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绝大多数患者接受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可有较好的视力。但有些情况下,患者不宜植入人工晶状体。对于眼部伴有严重的眼底病变或其他病变,如小眼球、虹膜红变、广泛先天性眼部异常、眼内恶性肿瘤、先天性青光眼的患者,亦不宜植入人工晶状体。3岁以内的患儿眼球发育尚未完善,应等到3岁以后眼球发育接近成人时施行。但是现在由于条件更加优越,也有把儿童植入人工晶状的年龄提前的。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角膜营养不良、青光眼、葡萄膜炎、高度近视、糖尿病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术中玻璃体脱出、单眼、全身正进行抗凝治疗等,应根据病情及手术情况谨慎决定是否植入人工晶状体,或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应慎重选择人工晶状体的材料。此类患者植入硅凝胶人工晶状体,可能在将来行玻璃体手术时,硅油填充玻璃体腔后,与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发生融合,使人工晶状体产生浑浊,视力下降,影响手术效果。如选用经肝素被覆处理的人工晶状体,则可以减少因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前房反应重而引起的术后晶体表面膜形成。
  以上是对人工晶状体简单的介绍。如果得了白内障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通过手术治疗一定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06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