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风雪中的采尔马特小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采尔马特,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当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时,我完全不知道它在瑞士的什么地方。
  可是对于西方人来说,这个地方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著名的阿尔卑斯山马特洪峰就在这里。马特洪峰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它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而是因为它是阿尔卑斯山最俊美的山峰。派拉蒙电影公司被星星环绕的雪峰标识,据说就是马特洪峰。
  采尔马特小镇,四面被大山环绕,想要进来不容易。在1847年之前,就是一个山里的小村庄,与世隔绝,桃花源一般,村民天天面对着俊美的山峰,在高山草地上放牧,从来没有觉得这里有什么稀奇,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攀上顶峰。不知道哪一天,外面有人来了,一看惊为天堂,一声召唤,于是大队人马拥进来。
  人类天生有挑战自己挑战极限的欲望,很多人除了来看美景,都希望爬上马特洪峰。1865年7月15日,马特洪峰由Edward Whymper和Michel Auguste Croz等在当地父子向导Taugwalder父子的带领下,由著名的H?rnligrat(霍里山脊)线路登顶成功,这应该是有记录的历史中,人类第一次登上马特洪顶峰。但下山的时候,四个队员全部掉进了峡谷和冰川,只有Edward Whymper和Taugwalder父子成功下撤。迄今为止,已经有很多人攀登上了马特洪峰,年龄最大的挑战者是一位叫做Ulrich Inderbinen的老者,登顶的年龄是89岁,这个年龄,是很多人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年龄。有接近500人为了挑战马特洪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很多人掉在冰川里,再也找不到身影,还有一些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他们的纪念碑上,只能刻上Unknown Climbers(不知名的登山者)的字样。
  采尔马特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越来越热闹。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终于有了长久的和平。和平年代的人们,不可能坐在家里,不能打仗了,总要找点有刺激性的活动,于是登山和滑雪就越来越受人欢迎。
  采尔马特周围的山峦,特别适合滑雪,由于高度足够,最高雪道可以达到3500米。这里成为一年四季都可以滑雪的胜地,冬天可以在全雪道滑雪,夏天可以在冰川旁边滑雪,同时夏天还可以徒步、玩山地自行车等。小镇从一个小山村,变成一年到头都热闹的地方。
  小镇现在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任何燃油汽车都不能进入小镇。人们必须把车停在另一个20公里外的小镇塔煦(Tasch),然后转乘火车才能够到海拔1600米的达采尔马特。小镇上只有电瓶车。宾馆来接人用电瓶车,出租车也是电瓶车。建筑多是木屋建构,大部分2-3层楼,基本都是自家经营的宾馆。我们住的也是个木屋宾馆,叫Aristella。办理入住后进房间,觉得房间布置得温馨得体,都是木色家具,和外面的雪山背景刚好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给人温馨自在的感觉。
  既然来到采尔马特,自然要体验一下在这里滑雪的感觉。今年,整个阿尔卑斯山地区降雪很少,以至于到了12月中旬,很多滑雪场还开不了。但Zermatt滑雪场是高山滑雪场,很多雪道在2500米以上,山头总会下更多的雪,所以上半部分的雪道是开放的。
  没想到我们居然把雪带到了小镇。第二天早上醒来,拉开窗帘,发现房屋和道路,已经被白雪覆盖了。满眼银色世界当然美丽,但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下雪刮风,滑雪就受到了限制。早上9点钟我们打算去滑雪,索道都没有开放。9点半开了一个索道。
  我和女儿一商量,既来之,就滑之,租了滑雪板,就上了雪道。这里的滑雪场巨大无比,山这边是瑞士滑雪场,山那边是意大利滑雪场,如果天气好,就可以从3000多米高的地方滑雪到意大利去,两个国家的滑雪场,可以共用一张滑雪卡。可惜天气不好,雪道不开。今天就只有3000米滑到2500米的一条雪道开放。我和女儿坐火车上去,在风雪弥漫中,滑到中午12点半。
  吃完午饭,我们再上雪道,结果滑了一趟,因为风太大,索道就关闭了。我们只好坐箱式缆车下山,途中因为风太大,缆车被吹得左右摇晃,还停了好几次,弄得我们心惊胆颤。回到宾馆,我们到小镇上散步。
  因为是周末,很对瑞士和周边国家的人来小镇上度周末,小镇上人很多,有的成群喝啤酒,有的在听流浪歌手唱歌,居然还有人在街上免费发加热的红酒。加热红酒是瑞士一大特色,冬天喝上一杯加热的红酒,心里一下子就暖和了。不过,从口感来讲,加热的红酒口味实在不敢恭维,也许是因为我们喝不习惯吧。
  晚上,我们找到了一家叫Schaterstube Grill的餐厅,这是一家很有名的餐厅,以做瑞士奶酪火锅和烤羊排著称。据说他们的羊都是自己养的,喝着阿尔卑斯山的雪水长大的。我们点了火锅和烤羊排,在温暖的炭火边,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可口的晚餐。
  本来希冀第二天是个好天气。结果早上6点起来,掀开窗帘一看,外面纷纷扬扬下着雪。我悲催地心想,这两天的滑雪之旅,基本上算是泡汤了。尽管下雪,但今天的风不算太大,所以滑雪场多开了几条索道。滑雪场的设施,一般都是缆车把人运上山顶,但这里是从地下直接往山顶打洞,然后用钢缆火车,把人从小镇运送到2500米的山头。
  瑞士是全世界滑雪设备最先进的国家。几乎所有中国滑雪地的设备、包括缆车、造雪机、压雪车等,都是瑞士制造的。到了山头,我们开始滑雪,刚开始几趟没有太大的风,还挺不错。结果到了12点,大风呼啸,漫天卷雪,把人吹得在雪道上根本就站不住。我们只能停止滑雪,到半山腰的一家木屋餐厅。
  这家木屋餐厅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只有滑雪的人经过才能够到达。餐厅内部布置得古色古香,温馨舒适。看墙上贴了很多婚礼照片,才发现如果是晴天,马特洪峰就在餐厅对面,景致极佳。但今天风雪交加,外面什么也看不见。非常可惜来了两天,马特洪峰始终在迷雾之中,我们完全无缘相见,恨晚也没有用。
  但窗外的雪景还是美丽的。我要了一瓶啤酒,安心坐在窗边,看着雪景吃饭。一份香草煎魚,一份阿尔卑斯牛排,做得都挺可口。尤其在这四面都是雪,屋外狂风呼啸,屋内温暖如春的小屋里,吃饭更加充满内心的满足和惬意。结果吃完饭发现悲催了,缆车都停了。我们和小镇隔着两座山,必须从这边的山脚坐缆车到山顶,再坐地下火车才能回到采尔马特。幸好缆车工作人员心善,看到我们扛着滑雪板站在风雪中,专门为我们把缆车打开,把我们送到了山顶火车站,我们这才回到了小镇。
  整个下午和晚上,小镇的雪一直飞飞扬扬下个不停。到了晚上,整个小镇已经被大概二十厘米的雪所覆盖,环顾四周白色一片。洁白的世界,和小镇美丽的圣诞灯光相辉映,呈现出一片祥和气氛。因为是周日晚上,很多周末度假的本地人已经走了,小镇更显得寂静安宁。晚上我在小镇漫无目的踏雪散步,没想到我的鞋不防水,一圈下来两脚湿透,双脚冰冷,浪漫的心情戛然而止,赶紧回到房间钻进被窝。
  第二天早上6点,整个小镇还在沉睡之中,白雪还在空中飘舞,我们就坐火车离开了小镇,向日内瓦机场出发。我们将坐中午12点20的国航航班飞回北京。在我们的身后,留下了没有看到马特洪峰、没有畅快滑雪的遗憾,但也开始孕育有机会下次一定再来的心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789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