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双链协同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是当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提高其创新能力的关键。鉴于此,本文从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内涵出发,阐释双链协同发展逻辑。在对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基础上,对其双链协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嫁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业链;创新链;双链协同;战略性新兴产业
   基金项目:2018年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产业链+创新链’协同的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82400410212);2018年度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洛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与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8B007)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4日
   前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新形势下打造经济增长新活力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上取得了较快发展,部分领域优势尤其明显,并带动了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研发投入不足、产业化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表现为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并没有实现与之同步的增长。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相互割裂是造成这种矛盾的内在根源。产业链与创新链相互独立,缺乏有效联系,究其原因在于二者之间协同机制缺失,产业链与创新链不能良好协同促进,双链相对封闭、平行发展,缺少广泛的交汇点。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协同已成为决定产业创新能力和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协同发展,提高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对河南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链协同发展相关理论
   (一)产业链的内涵。产业链的思想最早产生于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关于“制造业”的分工论述。而真正系统研究产业链及其理论则始于20世纪中期,Hirschman从产业的前向和后向联系角度解释了产业链的概念。此后,新产业组织理论通过非合作博弈对产业链整合理论进行了分析。事实上,西方学者虽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链的概念及功能进行了阐述和研究,但随后并没有真正将产业链问题作为其研究对象,此概念也很少被使用,而是转入更微观的领域,产业链概念也逐渐被生产链、价值链、供应链及信息链等取代。我国的傅国华教授于1994年在研究农业经济管理问题时指出“运转热带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业系统效益”,最早提出产业链一词,并在之后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当前,根据观察维度的不同对产业链的理解可分为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等四种不同内涵。本文从产品供需的角度认为,产业链是以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为目的的上下游企业作为专业化分工下的不同节点而形成的产业链条,具有网状结构性、技术联系性及价值交换性的特点。
   (二)创新链的内涵。创新链源于熊·彼特在1911年《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创新思想,他认为创新包括:生产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的市场;获取原材料供应的新途径;实现组织变革。此后,许多学者根据熊·彼特的思路进一步研究、完善了创新理论。1992年玛索首次提出“创新链”概念,并将其理解为在原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以及产品销售商之间所形成的阶段性活动,反映了各个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中的衔接、合作和价值传递过程中的关系。随着国内外学者研究不断深入,对创新链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和演变。从产业价值链角度出发,本文认为创新链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从创新思想的产生到研发再到产业化所形成的创新链条,具有需求导向性、价值增值性和成果产业化三个特点。
   (三)双链协同发展逻辑。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已迈入依靠创新驱动的转型时期,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问题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是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作为促进经济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的技术与产业,通常情况下,两者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表现为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和产业发展拉动技术创新。而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正是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得以实现。从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内涵来讲,创新链中的创新思想的产生和成果的产业化离不开产业链的引领,产业链中的新产品开发和价值增值都要求有更多的创新支持。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基于利润和竞争的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将自发的有机结合,进而为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动力源泉。但从现实看,创新主体与产业主体的不同会造成二者目标的不一致,创新主体强调学术研究而忽视市场需求,产业主体追求短期高利润进而忽视研发投入。同时,创新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而基于市场需求的产业要求具有一定的确定性,性质上的差异也导致两者协同发展存在缺陷。
   二、河南省戰略性新兴产业双链协同分析
   近年来,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发展迅速。“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年均超过18%的增速高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实现翻番。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1.8%。2017年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2.1%。同时,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推进。2017年,河南省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550亿元,同比增长13.6%,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个百分点。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达到119,243件、55,407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2件。9个省辖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城市,数量居中部六省首位。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36个,其中国家级84个;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616个,其中国家级4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8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84个。但总量迅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创新链与产业链失衡问题,如创新链、产业链发展不完善及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等。高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先导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部分。出于指标的可获得性,本文的分析采用了高技术产业指标。    (一)创新总体投入不足,产业链发展动力缺乏。从创新驱动方面看,随着财政资金投入、科技专项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逐年上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加速提高”态势,但仍旧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科技投入水平总体较低,创新驱动支撑能力不强。2016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494.2亿元,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23%,远低于广东(2,035.1亿元,2.56%)、江苏(2,026.9亿元,2.66%)、山东(1,566.1亿元,2.34%)等地,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1%。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在全国位列第10位,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全国位列第16位;二是高技术产业创新人才数量相对较少,企业中的高水平人才缺乏。河南省高技术产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2016年为21,161人年,占全部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的12.21%,较全国平均水平低6.63个百分点。而在2013年、2014年、2015年、2017年河南省科學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奖的8人中,均无来自企业的科研人员。
   研发总体投入的不足,导致创新链整体创新水平较低,产业链的发展缺乏内生动力,产业发展还过多依赖低端的加工组装,利润率偏低。2016年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5.5%,而增加值仅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8.7%。虽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低于全国的12.4%。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计算利润率,河南省高技术产业为6%,虽高于广东的5.5%,但低于江苏的6.7%,山东的7.8%,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
   (二)主体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一是高技术产业中研发活动企业数量不足。2016年底河南省高技术产业企业个数1,261家,有研发活动的390家,仅占不到1/3。其中,大中型企业442家,有研发活动企业209家,占47.3%。小微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仅占14.4%;二是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不够。高技术产业中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仅占GDP的0.1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36%;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016年在全国31个省及直辖市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量排名中,河南省大中型企业以1,812件排在第13位,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广东(51,414件)、江苏(15,489件)和山东(11,940件),差距明显。
   主体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得高技术产业中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数量少,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链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不利于形成强劲发展的内生动力。数据表明,2016年河南省高技术产业中内资企业共1,191个,资产总计3,052.3亿元,外资企业29个,资产总计110.6亿元;港澳台投资企业41个,资产总计3,498.2亿元。可以看出,内资企业数量虽大,但规模较小。从劳动生产率看,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为18.5万元/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2.9万元/人。可以看出,从企业规模和劳动生产率看,河南省高技术企业竞争力缺乏。
   (三)创新链结构不优,产业链整体结构失衡。创新链结构不优主要表现在:一是研发活动投入结构失衡。研发活动类型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大类。其中,基础研究体现了面向科学前沿的原始创新能力,是提升全社会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2016年,全省当年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494.19亿元,比上年增加59.15亿元,增长13.6%,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比河南省GDP现价增速高5.5个百分点。但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结构中,91.86%的投入用于试验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比例分别只有2.18%和5.97%;二是财政投入结构量少不优。在研究经费投入结构中,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分别占7.29%和4.04%,各类企业占88.67%,体现了企业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但从经费来源结构看,企业资金占86.85%,政府资金仅占不到10%。相对于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巨大的资金需求量而言,显然企业所获得的支持还远远不够。而在约49.39亿元的政府资金中,流向科研单位26.16亿元、高等学校12.06亿元,流入工业企业的仅有9.6亿元。
   由于创新链的结构问题,使得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缺失,产业链的发展不够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不少企业仍处在产业链中低端,产业链偏短,产品本地配套率偏低。以汽车工业为例,汽车工业具有产业链长、覆盖面广的特点,产业集聚效应极强。2017年,郑州市生产整车54万辆,汽车工业产值完成1,102.5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11万辆。其中,汽车零部件的本地配套率不到30%。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本地配套率一般在80%以上。
   (四)创新成果转化不高,产业链处于价值低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是把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连接,从而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创新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的价值,创新驱动的作用方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河南省研发投入增长迅速,2016年河南研发经费投入比上年增加59.15亿元,增长13.6%。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在全国的位次也由2012年的第11位上升到第10位。同年,河南省技术市场成交额58.71亿元,仅位列全国内地省市的第19名。而排名前三位的北京、湖北、陕西技术市场成交额已达到了3,940.98亿元、903.84亿元、802.79亿元。另外,2016年河南省投入到试验发展的经费占到研发经费的91.85%,其中应用研究经费则不足6%。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84.48%和10.27%,显示出创新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创新成果的转化不高。
   创新成果转化不高,造成产业发展模式粗放、规模化程度低,使得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看,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的利润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并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不断增大。2014年,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的利润率为6.44%,位列全国第21位,全国平均水平为6.36%。2015年,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的利润率为6.14%,仍位列全国第21位,全国平均水平为6.42%。2016年,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的利润率为6.01%,位列全国第25位,全国平均水平为6.7%。    三、河南省雙链协同发展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双链协同是系统工程。为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协同,加快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结合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增强政策引导、强化平台支撑、加强企业主体地位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化措施进行解决。
   (一)增强政策引导支持。继续加大财政、金融等领域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营造双链协同的良好环境。首先,以立法形式建立创新投入指导线政策,按照产业发展规模、速度科学确定财政资金投入金额,保证创新投入总量不断提高;其次,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机构,设立产学研专项合作基金,解决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再次,优化创新投入结构,提高基础型和应用型创新的支持力度;最后,编制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发展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通过重大科技专项引导,加大围绕目标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与企业的扶持。
   (二)强化平台支撑能力。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合理配置产业、创新资源,通过要素集聚带动融合发展,以创新资源融合实现产业融合、以产业集聚带动创新资源融合。一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方向,积极引进、建立专项产业研究院,充分发挥高端创新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创新资源的融合实现产业融合,并引导企业和产业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最终实现协同发展;二是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建立产业集聚区,并吸引创新资源在集聚区建立研发中心,促进企业与研发结构深度合作,引导创新资源与产业协同发展;三是整合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信息发布渠道,构建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加快信息的及时有效传递,有利于双方按照需求进行产学研合作。
   (三)加强企业主体地位。首先,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和高价值环节,扶持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建立产学研联系紧密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实现一个产业拥有一个或多个研发平台,加快实现产业高端发展;其次,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以平台为基础,促进智力资源围绕企业科技需求流动;最后,加大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建立创新技术评估机制,对具有市场需求或技术引领的企业创新行为,通过评估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
   (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能够有效激发创新活力,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融合。一是对个人及科研院所的各类科技成果,需及时登记并通过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发布信息,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二是通过政策补贴和引入社会资本加大对应用试验阶段的资金支持,提高成果转化质量,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应用和生产。
  
  主要参考文献:
  [1]韩江波.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互促机理——兼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定位和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08(8).
  [2]袁继新,等.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的实证研究——以浙江智慧健康产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4).
  [3]邢超.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的有效组织方式——以大科学工程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10).
  [4]李玉琼等.基于系统动力学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演进机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5.34(21).
  [5]徐梦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双链失衡”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10).
  [6]张胜,郭英远,窦勤超.新兴产业创新基地研究——基于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
  [7]岳中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84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