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新形势下国企宣传工作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科技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正以不可抵挡之势冲击着人类的社会生活,社会各行业纷纷引进互联网技术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到宣传工作中是必然趋势,“互联网+”的新做法打破了传统的宣传观念和宣传方式,使国企宣传工作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在新形势下,如何将宣传工作和“互联网+”深度融合,成为新时代摆在国有企业宣传工作面前重要课题。本文立足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实践,深入分析“互联网+”新形势下对国企宣传工作的影响,并解析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国企宣传工作 策略
  国企宣传工作肩负着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职责和使命,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中枢神经。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国企宣传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要做好党政策主张的传播者和推动者,宣传部门必须有强化“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意识。
  一、“互联网+”对国企宣传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优势
  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微博新闻、微信、QQ、手机等网络媒介层出不穷,这些网络媒体使国企宣传内容更加多元化、丰富化,传播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利用“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够传播完整的企业信息,还能使传播速度更加快捷和直接,从而使国家、社会和个人及时准确地获取企业信息,实现企业宣传的目的。
  (二)劣势
  在“互联网+”宣传工作面前,每个人都有发言权,通过互联网技术,有些員工会将自己对企业的不满直接发布到网络上,这些内容一旦被恶意传播,就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互联网+”背景下,国企宣传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机遇
  一是工作人员专业化。在“网络+”背景下,受众所接收的传媒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各不相同,这就对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宣传工作质量,各级党委突出宣传队伍建设,坚持在人员选配上精心筛选,确保了专业人员干专业事。
  二是硬件投入常态化。从胶片机到数码机,从纸媒到网络,宣传的硬件更新日新月异,微信、小火山等新载体的出现,更是让人们的视野随着媒介“上天人海”,这些正在颠覆着传统的宣传手段,使宣传工作也随之进入了科技化时代。
  三是受众群体知识化。目前宣传受众群体与以前已有较大变化,这些受众群体更加年轻化。这些年轻群体教育程度高,思想活跃,更加注重自己的兴趣,便于挑战和接受新鲜事物,对“互联+”的接受和传播能力明显比传统的原受众群体要快。
  (二)挑战
  一是互联网思维观念滞后。主要表现在基层宣传工作人员互联网思维不到位,工作机制不适应,平台建设跟不上,宣传内容不丰富,宣传方式不灵活,宣传效果不明显。
  二是网络运用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少数宣传干部发挥平台优势不够,平常虽然上网率很高,但只是上网阅览新闻、处理工作,对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信心不足,经验不多。
  三是网络语言掌握不够。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已然成为工作、学习、交流的重要方式,但部分宣传干部不懂得网络交流的艺术与技巧,不能有效与员工线上互动、线下交流。
  三、“互联网+”新形势下,加强国企宣传工作的方法策略
  互联网时代对做好宣传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唯有善于利用网络推进宣传工作,全力打造网络宣传“连心桥”,释放网络媒体“正能量”,才能画好网络空间的“同心圆”,形成宣传工作网上网下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一是在队伍建设上,坚持以提高素质为重。在“互联网+”模式下,宣传工作搞得好不好,队伍建设是关键。各级党委要通过举办选拔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各级宣传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好、文字能力强、工作热情高,懂宣传、会宣传,善用互联网的“两栖型”人才。
  二是在宣传内容上,坚持以服务发展为本。要围绕国家、企业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进行解读与贯彻,围绕企业所急、社会所盼、员工所需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鼓与呼,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经营中心工作进行学习贯彻,围绕典型人物的推树和先进管理方式进行摇旗呐喊。
  三是在宣传渠道上,坚持以创新方法为要。创新是一切工作的生命力所在,宣传工作必须坚持创新工作方法,在继续办好传统宣传阵地上下功夫,进一步突破传统思维,积极拓展如微信、小视频、小程序、公众号等新的工作领域。
  四是在宣传效果上,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在“互联网+”模式下,宣传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善于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新的舆论阵地,积极宣传正面声音、引导中间声音、化解负面声音,净化网络传播环境,引导网上主流舆论走势。
  四、结语
  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互联网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与互联网“绝缘”。国企宣传工作只有适应时代潮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就一定能找到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方法,实现工作管理模式、服务职工模式的转型升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120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