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个性化导入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采用复习旧知识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这种导入方式本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每节课教师都用一成不变的导入方式,就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其实,课堂导入方式众多,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接受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导入方式。科学的课堂导入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导入 个性化
  一、激发学生兴趣,设疑和故事导入
  初中生思想比较活跃,特别对一些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设计带有悬疑性质的导入语言,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点不同,教师在设疑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兴趣取向,这样才能针对学生心理实际进行有效激发。生物教学会涉及很多自然现象,而自然之谜历来是人们追溯的热点,如果教师能够围绕这些热点讲故事,学生不仅对故事情境本身产生兴趣,还会对自然科学生发探索欲望。设置悬疑未必要多么高深莫测,只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就是比较成功的设疑。在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管》时,教师根据学生关注点,设计了一串问题: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靠什么来完成呢?血液在人体的哪些地方进行流动呢?这些血液是怎样流动的?血液流动的动力从哪里来呢?这些血液流动为什么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呢?血液能不能倒流呢?教师设计的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比较关心的,当教师将问题抛出后,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都想弄清楚人体血液流动情况。教师的这种导入方式就是设疑,用悬而未决的问题紧紧扣住学生心理,这对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增加直观视觉效果。演示和实验导入
  生物学课堂会涉及一些操作演示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教师将实物、标本、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用于课堂导入,学生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学习内容也会非常关注。课堂学习气氛得以有效调节,教学自然呈现和谐态势。一朵鲜花、一棵小苗、一只虫子、一张挂图,都可以成为教师课堂导入的重要工具,学生会在教师具体操作中,建立知识兴趣点,增加认知深度。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利用实验进行课堂导入,也是比较富有个性的。学生要对教师实验操作进行细致观察,要对实验原理进行细心探索。学生在观察教师实验过程中,能够将学生思维尽快与课堂教学思维实现接轨。教师利用实验操作,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程序,可以将生物理论进行直观化诠释,学生自然能够顺利建立相关认知。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大屏幕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因为多媒体具有反复和放大等功能,关键实验环节可以反复播放,强化学生认知。实验操作未必要在实验室进行,有些简单的操作甚至不需要什么器材也能够完成。如在学习《人体的支持与运动》时,教师在讲台上给学生示范做一个屈肘动作,一边做这个动作,一边进行讲解:这个动作是在神经系统指挥下完成的。需要有骨骼肌收缩,牵引骨骼,围绕关节活动完成。这个骨、骨连接、骨骼肌组成人体运动系统。为让学生有更清晰认知,教师还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运动分解图进行解读。学生在这个导入中,很自然就掌握了学习要领。
  三、引发深度思考。插图和情境导入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关于环保的漫画,这些漫画利用夸张手法,将一些生物学原理用讽刺警告等方式展示出来,给人以深刻警醒。学生对那些生动形象的漫画插图比较敏感,教师可以利用學生的这种心理,利用插图漫画进行课堂教学导入,学生目光会被牢牢锁定,为教学正常进行做好铺垫。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文本里面的插图,或者在网络、报刊上搜集一些漫画,以此作为课堂导入的重要素材,也一定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热情。学生进入课堂之后,情绪还不够稳定,教师要想办法集中学生的关注力,就需要在导入方式上下功夫。多媒体教具运用是常见方法,可以将图片、文字资料、视频等内容进行课堂导入,学生会被多媒体声光电技术所感染,收拢心思进入到学习情境之中。学生思维非常灵活,设计教学情境,可以迅速激活学生思维。教师适时给出探索问题,学生思维会迅速跟进,教学进入良性轨道。创设情境没有固定格式和限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不拘一格。在学习《动物的行为》时,教师在网上搜集不少动物的图片。有一幅图特别生动:一头大象在水塘边喝水,一条饿坏了的鳄鱼,咬住了大象的鼻子,试图吃掉大象。这个图片反映的情况在生活中是极为罕见的,因为它违背了常理。鳄鱼再凶猛也不可能吃掉大象的。这个图片引起学生一片哗然。教师从这些图片开始,让学生来认知动物的行为,引导非常成功。
  生物课堂导入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教师在追求导入方式新颖的同时,还要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契合度。能够集中学生的关注力,活化课堂气氛的课堂有利于师生交流,这样的课堂导入就是成功的教学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35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