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控对中国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投资,同时也频频遭遇风险,预防和化解风险成为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借鉴他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控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二战后,日本采取了多种有效的预防风险措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在分析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应采取的防控风险措施。
  关键词: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控;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913X(2019)03-0106-04
  一、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概述
  (一)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
  二战后,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为起步阶段。在该阶段,日本企业海外投资的流量不大,速度较慢。据统计,从1951年到1966年,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计11亿美元,年均流量不足1亿美元。第二阶段从1970年到198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年均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保持在10亿美元以上,投资增速不断加快,在长达二十年间增速保持在10%以上。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段,增速更是维持在50%的高速。1986年投资流量首次达到100亿美元,在1989年达到流量峰值675亿美元。第三阶段是对外直接投资收缩调整期,由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不断收缩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投资流量不断下降。
  (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特征
  在不同的阶段,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在不同的区域。在起步阶段,日本的投资更多集中东南亚国家和中东地区。当时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集中在自然资源获取和市场开发上。在快速发展阶段,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欧美的投资流量占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近七成。当时日本对外投资的主要动机是为了避免和欧美的贸易摩擦。在投资收缩调整阶段,日本收缩在北美的投资,扩大了在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流量。
  (三)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特征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呈现从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等高附加值产业过渡的特征。在起步阶段,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更多集中在生产制造、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产业附加值较低。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和矿产加工业。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更多集中在商贸领域、金融保险、房地产、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
  二、日本防控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利用媒体宣传企业责任,化解东道国社会风险
  为了消除东道国民众对日本企业海外投资的抵触心理,日本企业利用西方主流媒体,本国和东道国媒体、智库、政府宣传机构等多个渠道,对日本公司企业责任的相关事迹进行大力宣传,打造良好的海外投资形象。经过几十年投资,日本公司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多个领域均有投资,在能源资源、制造业等领域投资存量很大,而这些领域也非常敏感。在非洲、亚洲等一些地区,对于日本海外投资出现“新殖民主义”的说法,这可能引发东道国的民众反抗和社会风险。为了应对潜在的社会风险,日本尼康、索尼、东芝等跨国公司在纽约、伦敦、巴黎等西方主要国家设立公共关系部门,专门负责和西方主流媒体、重要智库、政府宣传部门接触,通过媒体将日本企业的企业责任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宣传:截至2005年,日本海外企业雇佣总人数为413.9万人,制造业企业雇佣340.4万人,非制造业雇佣73.4万人。[1]日本企业聘请较多东道国员工进入管理层,较大比例在东道国当地采购和使用原材料。通过全方位和大范围的深入报道和宣传,使东道国各界对日本海外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全面了解,有效预防和化解东道国民众不良情绪带来的风险。
  日本企业公关部门和东道国媒体、NGO紧密联合,以多种形式定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日本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事件。由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媒体缺乏话语权,报道覆盖面窄,报道手段单一,宣传效果不理想。为了提升宣传效果,日企公关部门通过在东道国拍摄纪录片、采访当地居民、做专题报道等多种方式,通过多种语言在当地和日本主流媒体播放,宣传日本企业的社会责任精神和公益事业。通过向社会宣传,NEC提出的“自然(Nature)、 教育(Education)和社区(Community)”和三井物产的“良心仕事[2]等社会责任理念和口号为东道国民众熟知,使日本企业在东道国的形象大大改善,与当地媒体、政府关系也得到改善,为投资和经营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媒体宣传日本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改善当地儿童教育和医疗所做的贡献:日本企业在东盟进行投资的同时,资助儿童癌症研究中心和各种福利机构。在非洲和亚洲,日本公司对当地医院、学校、福利院等公共机构进行资助,兴建新办公楼,较大程度上改善当地儿童的医疗和教育条件。通过媒体宣传,东道国民众对日本企业认同感增强,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在东道国投资遭遇的各种风险。
  (二)通过合资分散和降低东道国风险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在“雁行模式”投资贸易理论的指导下,向东南亚各国进行大量投资,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能源开采业。东南亚各国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政治生态并不成熟,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强烈,由于“二战”时,日本曾经侵略过东南亚多国,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历史因素使在东南亚投资的日资企业面对较大的风险。如果采取日资独资,一旦东道国发生针对日企的骚乱,则企业损失惨重。日本企业没有选择独资的方式,非常务实的选择多样化的方式:采取合资、合作、非股权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在东南亚投资,和东道国企业、第三国企业共同出资,共享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收益,以合资企业的身份规避东道国的各种风险。据统计,1970年底,对日本562家规模较大的海外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合资的比例为94%,独资的比例为6%。而同期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独资的比例远高于日本。近年来为了更好规避和化解风险,日本中小企业的合资比例也在上升:根据日本中小企业白皮书,进行海外投资的中小企业的合资比例由1999年的27.7%上升为38.3%。在这些合资企业中,日资基本上是控股的,但东道国资本的占比也较大,合资模式既能利用日资先进管理经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又能利用东道国资本的社会关系防范和降低各种风险。   通过合资这种形式,吸收与东道国政府关系密切的本土资本介入,既丰富股权结构,在项目审批、国家安全审查等各项检查中,合资企业较独资企业更容易通过,降低了风险。另一方面,聘请本土管理人员进入企业管理层。本土管理人员能以更有竞争力的成本雇佣当地劳动力,协助日本企业处理涉及东道国政府、宗教关系等外商难以处理的事务,对于安抚民族主义情绪也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有利于防范和降低东道国各种风险。
  (三)行业协会提供多项便利防范海外投资风险
  日本有五万多个行业协会,这些民间行业协会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为海外投资的日本企业提供多种服务,防范和降低海外投资的各种风险。二战后,日本企业能够快速且成功在向世界范围内直接投资,行业协会的作用非常重要。日本行业协会分为两类:一类是同行业公司组成的行业协会,像日本钢铁联盟、日本汽车工业会等,被称为“业界团体”;另一类是跨行业的企业组织,主要是一些大型企业集团间的联合和多行业的联合,包括像经济团体联合会,全国中小企业团体联合会等。[3]日本大中小企业都参加各种行业协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这些行业协会通过提供信息情报、专家咨询、推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等多个方面有效防控企业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
  首先,日本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各种情报信息,帮助企业优化投资决策。行业协会利用自身在世界分支机构多,职员了解行业信息的优势,全面搜集世界各国的行业信息,并进行提炼加工,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使企业了解东道国行业发展状况和重点企业的经营情况。通過这些重要信息为企业海外投资的决策提供参考,降低企业因自身收集信息能力有限而导致决策失败的风险。行业协会在日本企业和东道国企业间举办双向投资洽谈会、博览会等大型商务活动,组织日本企业家去东道国实地考察,和东道国同行进行交流,日本企业家能够真切了解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和营商环境,提高海外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日本行业协会第二个主要功能是为政府制定海外投资风险防范政策提供参考意见,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施行性。尽管日本行业协会性质是非官方的,但这些协会与日本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保持着密切联系,协会将获取的海外投资东道国的信息资讯加工提炼,制作成专题报告呈交给政策制定部门参考。这些专题报告主要集中在东道国一个季度或两个季度发生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行业的发展情况等宏观情况,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对外投资政策提供帮助。行业协会的成员还定期参加日本政府经济管理机构举办的审议会。在审议会中,行业协会代表的比例达到30%。[4]在审议会上,行业协会充分利用自身掌握海外投资东道国信息的优势,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这些建议经过政府官员的借鉴,最终形成海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政策。
  三、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防范风险的启示
  (一)灵活实施多元化策略,分散投资风险
  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应灵活推行多元化策略来有效分散投资风险。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频频遭遇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股权结构单一,中国海外投资的项目基本上都是中资独资。作为独资企业,在东道国是外资,在经营决策上享有便利的同时也意味着中资企业要独自面对东道国的各种风险,这一点上不如合资企业。这些问题都会提高中国企业在东道国遭遇风险的概率。中国企业应灵活实施多元化战略,分散和降低东道国的风险。
  目前造成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企业“独来独往”,海外投资的股本结构单一,基本都是独资,这就造成了一旦东道国发生风险,中国企业只能独自承受的局面。中国应借鉴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实施海外投资多元化的经验和做法。中国企业应多与东道国企业合资,利用东道国公司在当地的社会资源和消息网络,妥善处理一些中国企业难以处理的生产经营问题和政府关系难题,降低东道国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5]同时,可利用东道国公司在当地的融资便利,解决海外融资难的问题,减轻中国企业的海外资金压力。中国企业应当加强与发达国家企业联合并购、联合投资的力度,既能降低风险,也能学习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防范风险的经验。
  中国企业还可与多国企业共同投资某个项目来分散风险,特别是在一些风险较高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联合第三国公司甚至多国企业共同投资,成为合资企业,合资企业面对的风险比独资企业要小。在东道国遭遇风险,合资企业会受到多国政府的关注和干预,东道国政府势必采取相应措施来维护合资企业的权益。建立合资企业的公司,往往是同行业存在竞争关系的公司,各方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资金、公共关系等方面的优势,共同防控和化解东道国各种风险。
  (二)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防范东道国社会风险
  中国海外投资的企业应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有效防范和化解东道国的社会风险。中国企业在东道国进行投资的同时,应当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在环境保护、商业道德、处理与东道国工会关系等诸多方面规范自身行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化解东道国的社会风险。[6]企业在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通过媒体加强宣传报道中国企业的公益事迹,积极打造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正面形象,通过真实行动和多渠道宣传,改变中国企业“唯利是图,漠视社会责任”的不良形象,赢得东道国民众的认同,降低中国企业在东道国遭遇社会风险的概率。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成果的宣传,改善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应当加强公益成果的宣传,改善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形象。通过世界主要媒体和东道国媒体、世界著名NGO,宣传中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和在东道国承担公益事业方面的成就。
  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应当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使东道国民众了解中国企业是重视社会责任的,是注重环境保护、遵守劳工标准、热衷公益事业,是具备强烈社会公益感的企业公民。中国企业的公关部门应通过拍摄纪录片、专题报道、访谈等多种形式,利用多种语言向东道国民众和世界宣传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社会责任;邀请NGO和西方主流媒体参观中国企业在海外援建的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通过它们的宣传,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在工程建设中对生态环境、文物保护的情况,通过媒体报道进行及时的信息披露,使东道国民众更好的了解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三)多措并举提供高质量信息,降低海外投资风险
  加快成立海外投资信息服务局,专门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信息服务支持。目前中国政府职能部门里并没有专门机构为企业提供海外投资信息。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承担对外投资中所有服务职能,投入信息搜集的精力少,网站信息更新频率低、有价值信息少。建立专门的海外投资信息服务机构——信息服务局非常必要。信息服务局定位于为海外投资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它提供的公共产品覆盖范围广,也避免各企业重复投资人力财力搜集信息。[7]它的基本工作内容包括:搜集整理并定期发布东道国的政策变动、经济运行指标和重点产业、企业的运行指标,使中国企业及时了解东道国的情况,优化投资决策。对中国投资的近二百个东道国的政治制度、经济运行状况、法律法规等基本信息整理汇总,形成报告;对东道国常见的各种风险和防范措施整理,并聘请专家对东道国的政策法规进行解读,避免中国企业由于不熟悉东道国政策而遭遇风险;对于东道国的突发情况、重大风险在第一时间向企业公布。
  对现有的信息服务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信息服务质量。海外投资信息服务局对现有的信息服务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对提供信息服务的各民间团体进行引导,提升信息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丰富多样且质量过硬的信息情报。[8]信息服务局将外交部驻外使领馆、商务部驻外机构、各大型央企总部驻外机构、四大国有银行驻外分行等官方机构处获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情报信息以及其他可向企业公布的资讯进行整合、汇总、挖掘、加工,定期及时向中国企业发布,提升信息服务的覆盖面,利用这些信息防范和规避东道国风险。
  信息服务局对中国各行业协会、各省投资促进机构、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民间团体和商业性机构的信息服务加以引导和规范,提升信息服务的质量。利用行业协会、投资促进机构与东道国重点行业和当地政府交往频繁的特点,定期面向企业推送相关信息简报。信息服务局应对这些机构的信息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信息员采集、挖掘东道国信息情报的能力,有效提高信息简报的质量。对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和国内评级机构的信息,信息服务局要向企业进行推广和介绍,使更多企业了解和利用专业机构风险评估报告来优化投资策略。
  参考文献:
  [1] 钞 鹏.日本企业防控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启示[J].亚太经济,2012(6).
  [2] 钟宏武.日本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9).
  [3] 石宏英.日本行业协会对企业信息情报功能与经济功能[J].日本问题研究,2000(1).
  [4] 胡 磊,王建冬.中美日三国行业协会信息服务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9(3).
  [5] 施锦芳,胡丹凤,郭亚强.日本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对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启示[J].大连大学学报,2016(1).
  [6] 徐 炜,张 飞.日本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对我国的啟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1(12).
  [7] 董翠玲.发达国家政府在对外投资中的积极作用及启示 [J].商业时代,2008(2).
  [8] 苏 杭.日本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理论探讨与发展实践[J].日本学刊,2006(5).
  [责任编辑:兰欣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829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