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就业率的高低,关乎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当前,我国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面临的就业压力巨大,如果就业形势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就会对社会发展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就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改善严峻的就业形势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就业 现状分析 对策建议
  
  我国人口众多,一直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在改革开发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并未显现出明显的劳动力供需矛盾。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市场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失业问题日益凸显。失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产能过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在市场化进程中产生失业问题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相关部门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扩大就业渠道,满足人们的就业需求,维护社会稳定。
  一、我国就业现状分析
  1.就业压力过大,国企下岗失业问题突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就业人口近2000万人,但就业岗位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就业人口增长的速度,并且农村大量的打工人员进城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导致就业压力激增,使得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更为雪上加霜。其次,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国企改制造成了大量的国企下岗职工。
  2.税收优惠政策惠及范围有限
  为鼓励第三产业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为安排失业人员就业的企业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减免,从而稳定就业形势,鼓励企业安排下岗人员再就业。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税收优惠政策的惠及范围面过窄,主要表现在:一是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有限。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仅限于安排失业再就业人员的零售企业或服务型企业,而对于大量安置剩余劳动力的建筑业、手工业与工业企业则没有惠及。二是税收惠及对象仅限于国企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享受低保的失业人员,但非农民工与非国企下岗职工则排除在外,造成“政策歧视”。三是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实际操作性不强,过于理论化,只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欠缺相关说明与解释,导致税收优惠政策缺乏一定的引导性与带动性,很难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3.城市新型失业比例持续上升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待就业人员不愿从事一些脏、乱、差的工作,造成选择性失业,主要表现在:存在客观就业岗位而不愿就业,选择继续等待合适岗位,造成自愿失业,从而导致新型失业人数持续增长,失业比例持续上升。
  4.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新的难题
  据统计,当前每年新增就业人口中大学生的占比超过70%。由于大学生普遍文化程度与素养较高,对就业期望值相对较高,自愿失业人数在大学生人群中占比较高,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就业问题新的矛盾点。
  5.宏观经济周期波动造成的失业
  为缓解投资膨胀矛盾,国家采取宏观紧缩政策,造成周期性宏观经济波动,带来失业起伏,经济处于扩张时期时,在投资的带动下,企业需求旺盛,生产任务量大,就可以有效缓解就业紧张局面。反之,经济紧缩时期,投资下降,金融紧缩,市场需求降低,造成大量的企业产品滞销,企业大量裁员,造成失业率升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历经多个周期波动,引起失业起伏不定。
  二、促进扩大就业的对策建议
  1.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展就业渠道
  各地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更具比较优势并符合市场需求的第三产业,这类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如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的个体、私营经济与中小型企业等。随着国企改革政策的实施,国企缓解就业压力的能力逐渐下降,但是私营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安排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据统计,民营经济成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超过70%,成为有效解决就业的主渠道。政府可通过政策扶持、税收优惠政策等鼓励措施發展第三产业,构建新型经济部门,拓展就业渠道,加强产业之间的横向联系,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2.调整经济结构模式,确保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当前国企面对就业压力的激增,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有限,所以,应当在保障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第二,要调整城乡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正确处理三农问题,减轻农村就业压力。首先应调整农业结构,生产满足市场市场需求的农副产品,构建农副产品产业链。其次应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经济负担。最后应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强化就业培训
  第一,必须把就业培训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增加教育培训资金投入,并确保投入资金的使用效果。第二,鼓励就业人员进行职业教育培训,从而提高劳动力的工作技能,提高其就业能力。第三,有针对性的进行待就业人员与失业人员培训。第四,采取多种途径帮助青年、妇女与残疾人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其社会生存能力。第五,各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提高办学的针对性。
  4.调整生产力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中西部经济开发,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缩小东西部区域差距,是确保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稳定内需、提高劳动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结语:
  总之,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的宏观调整侧重点也会相应变化,只要措施得当、政策合理,在不远的将来,失业率将会得到有效遏制,就业形势也会逐步好转,从而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唐.杭州市会展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价值工程,2019(2):84-86.
  [2]王涵钰.农村就业创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投资与创业,2019(1):5-6.
  [3]王晓晓,柴俊阳.海南“一区一港”建设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9(4):42-43.
  [4]魏语婷.新形势下工科类大学生就业观变化及引导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6):225-226.
  [5]王长香.七台河市劳动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实现充分就业的对策措施研究[J].投资与创业,2019(1):227-2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69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