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手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惰性行为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临花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手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惰性的行为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大学生惰性行为的建议。研究认为:预防与疏导大学生不良惰性行为,关键在于内外结合给予干预,既要重视外在因素的刺激,又要注重对大学生个体对惰性的认知及自控力的培养。研究结论可为高校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供参考。
  关键词:手机互联网;大学生;懒惰行为;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5.044
  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大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也使得大學生的生活惰性表现更为明显,出现了“吃睡在宿舍”现象,饿了点外卖、困了不分白昼倒头就睡的生活“新时尚”。手机互联网占用了大学生较多课余时间,使得大学生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新闻等。但随着手机互联网的普及,现在大学生使用手机及上网频率与时间越来越多,过多的玩手机与上网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大学生 “手机恐慌症”与“大学生惰性”的现象。当“手机恐慌”与“惰性”成为大学生一种消极现象存在,将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及身心健康,甚至会影响到大学生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大学如何合理使用手机互联网,避免大学生产生惰性问题已成为了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部分。
  1 手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惰性的行为分析
  1.1 课余生活中的惰性行为
  大学生作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他们生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据实地走访调查大学生发现,多数大学生生活惰性主要表现,课下玩手机与上网,每天沉迷手机网络时间累计至少6个小时以上;生活作息时间极不规律,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不良习惯,甚至出现因为睡懒觉而旷课;不讲究卫生,生活自理性较差,得过且过,甚至出现了不洗衣、不刷鞋、不洗澡,不打扫寝室卫生等现象。
  1.2 课程学习中的惰性行为
  大学生玩手机与上网时间的增多,占用了大学生读书与阅读的时间,使得学生认真思考与完成作业时间减少,为了完成课程学习与作业,不得不大量复制、抄袭与拼凑完成作业。学生极易在超文本、超媒体的网络学习中陷入无从选择或迷失自我的境况。网络世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书本与课堂,大学生过度的依赖手机网络将会导致部分大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校管理者、科任课教师及辅导员与学生的时空分离,无法进行必要的实施监控,使得部分大学生学习缺乏自控能力,逐渐出现了学习惰性。
  1.3 校园文体活动中的惰性行为
  大学校园具有丰富多样的各种体育赛事与文化活动,如运动会、单项体育赛事、社团活动、歌咏比赛、文艺汇演、街舞大赛、创业大赛、学术讲座等。随着大学生入学时间推移,高年级的大学生对校园文体活动开始产生了活动惰性,不愿参加各种学校或社团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多数学生认为参加这些活动不如在宿舍玩玩手机上上网自在。另外,这些文体活动的开展多数属于小众群体,并没有结合大学生实际生活学习需求与自愿性,久而久之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学术讲座等活动产生了疲劳感,产生了活动惰性。
  1.4 社会交往中的惰性行为
  社会交往是一个人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的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所独有的需要。大学生远离父母、家人与挚友,交往就成了他们在大学校园生活中必需品。据所带班级大学生访谈发现,有很大部分学生认为交往太复杂,不想了解同伴,害怕触及同伴底线,不敢交往、胆怯交往,一般采取回避的态度,情愿独自诉说与沉迷于自我的手机网络,也不愿意进行社会交往。交往失败,心理上受到打击,就造成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形成社会交往中的惰性。
  2 手机互联网对大学生产生惰性行为的影响分析
  2.1 个体心理因素
  人普遍存在着一种惰性心理,它是人心理上的一种厌倦情绪,被认作因主观原因而不愿采取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惰性是指对客观现实和新生事物表现出的一种怀旧、后退、排斥和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可以看出,惰性被看着一种负面的心理状态,一种不好的品质。尽管惰性产生的根源来是人的本性,但惰性是可以通过外在因素加以克服的。手机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获得知识、信息更加方便与便捷,但是经历了高中阶段高强度、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后的大学生,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与时间分配变得更加自由与宽松,在这种时间弹性很大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使得他们目标变得模糊,内心迷茫。宽松与自由的环境使得大学生不知所措,出现了生活学习的偷懒行为,抱有一种侥幸心理,加之大学不像高中时代的严格管理,大学生个体逐渐养成了生活学习惰性,逐渐养成了“惰性”心理。心理上一旦产了惰性,就会出现很多事情能拖就拖、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沉迷于大学美好时光中消遣娱乐。
  2.2 社会环境因素
  大学生产生惰性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他们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手机互联网时代让他们更加了解社会,获得的社会信息相比任何时代更加具有优越性。从社会因素来看,社会上存在一种“读书无用论”与“专业不对口,上大学未必成功”的谬论,主要表现为看到有些低学历或不读书的同辈人同样能挣钱到钱,并且生活无忧无虑,部分大学生所学专业并非自己喜欢的,加上社会上的人以后找工作多数和自己大学所学专业一致,学习专业不如不如多考几个证书更实际。另外,大学生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多数普通地方高校的大学生认为,学习好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多参加社会实践,找兼职锻炼,在以后的找工作中更具有优势。多方面的社会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对专业学习及校园文体活动等出现了懈怠与浮躁,从而造成了部分大学生某方面的惰性。
  2.3 家庭成长因素
  新生代大学生,多数属于家庭中独生子女,受到父母或家人的宠爱,很多大学生尽管已经成年并成了大学生,但是他们对依赖父母或家人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大学生把自己积攒几周的衣服寄回家的事例就是最好的说明。父母的溺爱或格外照顾让部分大学生在家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进入大学需要自行自理生活,一旦自理生活失败或不顺,就会产生生活惰性。由于来自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的家庭出身,造成了学生个性的差异性较大,大学生对自律性及自控力不强,也很容易产生学习惰性。大学并不像初高中阶段有受到家人或老师的监管,加之高中生活学习时间有序、纪律严且目标明确,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的依赖性不强。进入到大学后,自律性不强、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是无忌惮的玩手机上网玩游戏,极容易玩手机上网玩游戏上瘾,这样一来后果就会造成部分大学生出现惰性心理。   2.4 学校教育因素
  大学阶段,学校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教育。一个学校的校风、教风与学风对学生的思想形成、行为习惯养成具有导向作用。学校应该加大高校的校风与学风建设,并注重教风的紧跟时代化。传统的“灌输式”课堂与教风应加以改善,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无味与乏味,应紧跟时代步伐,结合社会需求与学生的需要进行形式多样化教学,避免学生因课堂教学的乏味养成看手机玩游戏不良行为习惯。学校教育活动与学术会议讲座应精而优,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来举办,要让学生因感兴趣而参加,而不是学校名额分配被动参与其中。另外,为了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学业倦怠的发生,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设立专门的疏导平台,开展一系列心理导向活动来引导不同时期的大学生,增强大学生对未来的预见性。
  3 手机互联网时代对改善大学生惰性行为的建议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预防与疏导大学生不良惰性行为,关键在于内外结合给予干预,既要重视外在因素的刺激,又要注重对大学生个体对惰性的认知及自控力的培养。
  3.1 利用社会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做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很容易社会因素影响。一方面,学校应想法设法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认知活动,需要让大学生感受到社会竞争激烈的残酷性;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媒体及正能量行为的传播正确引导大学生行为,让学生感受到新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责任,从而激发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动力。
  3.2 发挥学校教育功能,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行为观
  学校的教育者与管理者,应该发挥其教育功能与作用,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疏导学生行为,引导学生恰当合理的使用手机互联网。学校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通过社会实践与课程教育,让大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学习的使命与责任,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学生个性特征进行“量身定制式”,明确大学生个体在大学阶段所要达成的目标,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针对个别手机网络成瘾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或行为矫正课程。
  3.3 释放家庭成长权限,鼓励大学生自我成长发展
  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其家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本身的思维与行为或多或少会受到家庭的影响。父母应做好榜样作用,少看手机多看书,并积极鼓励大学生多做家务,为家人分担家务。同时,父母或家人应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正确引导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行为,并放手让大学生成长,并鼓励他们锐意进取,养成勤思考、多动手的良好学习与生活习惯。
  3.4 喚起个体内在动力,培养大学生自控能力
  大学阶段,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与学习时间的改变,自由可支配时间增多,导致多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与生活自控力不强,加强学生内在教育与唤起学生自我内在动力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学校与家庭应该联合教育,通过社会成功人士进校园宣讲自己成长的经历对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通过学校举办励志讲座与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大学生渴望成功的内在动力;通过家庭的鼓励与帮助,培养学生锐意进取的精神,培养大学生的自控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殿国.走出惰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吴锐升,李 浩.遏制惰性[J].政工学刊,2018,(4):6.
  [3]吴迎春,张跃华.中职学生惰性心理分析[J].职业,2011,(35):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120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