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有企业规避资产负债风险评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于社会效率而言,高杠杆企业情况的出现是具有一定负向作用的,其背后的高债务风险、产能落后等问题存在着发生连锁效应的可能,且这种可能性一旦成为现实,无疑将明显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在负债率方面,我国企业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要高,其中,国有企业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其作为国民经济当中的关键组成,有着资源和政策上的双重优势,如其现实运营长时间处于高负债的状态,便容易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出于对这一客观现实的考虑,本文就选择将建筑企业A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来分析其资产负债管理当中所存在的系列风险,并就这些风险的相应防范措施给予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负债;风险;建筑行业
  国民经济当中,国企是作为骨干来发挥重要作用的,这决定了在经济改革进程中,国企改革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即需要扮演好其示范者、引领者的角色,在过剩落后产能的淘汰、提质增效的推进、债务风险的防控、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等方面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与此同时,减负债、降杠杆等多项举措的落地实施,也彰显了国家对控制国企负债的关注与做出的积极努力。由此,针对国有企业规避资产负债风险评估这一课题来展开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国有企业的长足、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 财务风险内涵
  在企业经营过程当中,各种风险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现实,且这些风险当中最为重大的当属财务风险。就现有的相关文献来看,关于财务风险的内涵有着诸多的观点,其中,汤谷良与刘恩禄将财务风险理解为,在一系列的财务活动当中,因存在着各种无法或难以控制、预料的因素,而使得财务的预期收益同现实收益间表现出一定的偏差,进而损害到企业经济利益的不确定性。吴武清等认为所谓财务风险,即指的是企业财务结构改变或许会造成的损失。向德伟则结合财务活动所包含的内容,来对财务风险做进一步的划分,包括了筹资、投资、资金回收、收益分配四大风险类型。总体而言,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主要是内部经营活动与外部经营环境当中无法或难以控制、预料的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恰恰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造成了预期与现实间偏差的出现。这一偏差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创造预期外收益的可能,也有造成预期外损失的可能。且在实践活动当中,对企业造成预期外损失的不确定性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其在一些时候能够让企业财务陷入困境。
  对于国企而言,持续走高的杠杆率不但会诱发金融风险的出现,还会使大量的金融资源被低效企业,甚至是“僵尸企业”所占据,这在造成失衡的产能结构的同时,也进一步挤压了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效民企的信贷。
  2 科学的财务风险管控
  就现阶段的国企发展来看,不断下降的资产负债率是一个显著的特点与趋势表现。依据财政部的相关数据,2015年,国企资产总额突破172 万亿元大关,同比有约9.4%的增长;负债总额超过112 万亿元,同比有约8.8%的增长。当前,国企资产负债率的下降已经成为结构性去杠杆目标实现当中的一项关键任务。如将资本、资金视作企业经营活动当中的血液,那么,这一过程就如同一个设法实现止血、补血和造血的整体性问题。
  2.1 止血的实现
  深化对不良资产的清理力度,并将处于亏损状态的资产企业项目作为重点清理的对象。该环节的现实价值在于处置了不良资产,降低了亏损之后,就自然堵住了血液的出口。
  2.2 补血的实现
  借助于资本市场,依靠债转股的手段来支持股权融资的进一步扩大,并通过对各类资本的积极引入,来促进股权多元化、混合制等改革的有效开展。
  2.3 造血的实现
  提质增效,以促进资金使用效率、管理水平、价值创造能力、经营积累的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国资委也会通过分类管控的实施、工作监督的强化、杠杆下降幅度的增加、减负债考核的完善等多方措施,来保障降杠杆任务得到有效的落实。
  3 案例解读
  本次研究选择A这一国企实例作为对象,从企业杠杆率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方面入手来进行解读,以从实践层面来为国企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相应的思路。A属于有着大型规模的一个集团公司,其业务范围涵盖了金融、建筑和房产等行业,2015年,该企业的资产总额突破66亿元大关,人员规模也达到近万人。
  3.1 对于资产负债率的科学管控
  要想实现杠杆率的下降,首先要做的便是对杠杆率的客观衡量,且在面对差异化的考核对象时,所选用的衡量方法也应当有所区别。从微观层面上进行理解,杠杆率即是指的家庭或企业采取负债的方式,来用较小资本本金撬动较大资产规模的比例。就企业来看,权益资本与资产比值、负债与资产比值、负债与股权比值等均能够用于对杠杆率的衡量。而就宏观层面来讲,因住户部门、政府部门等某一部门并不具备与企业相类似的资产负债表,故在具体的衡量过程当中,对于替代指标的使用就成为一个普遍的方式,典型的如负债与国民收入的比值等。边界管控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够支持企业对资产负债率边界值的确定,使这一指标被控制在边界值范围内,还能够支持企业对资产负债率标准值的确定,从而使这一指标在被控制边界值范围的基础上,逐渐趋近于标准值。毫无疑问,在企业杠杆率的降低和稳定方面,对于企业资产负债率标准值、边界值的明确是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首先,要基于对同行业资产负债率的参考,来对其行业边界加以确定,如对于建筑业企业而言,就可以将最高的65%确定为边界;其次,便是企业对于资产负债率边界参考模型的提供。A企业在边界管控制度实施之后,其资产负债率始终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当中,且依靠采取企业资产结构的优化等措施,来促进财务风险的进一步降低,和对杠杆率指标的有效控制。
  3.2 支持负债规模的进一步下降
  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企业的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从本质上来讲,杠杆率的下降即是指的企业资产总额当中负债总额占比的下降。由此,就可以总结出实现杠杆率下降的两种途径:一是在资产规模保持固定的基础上,通过促成企业负债规模的下降,来支持其杠杆率的进一步下降;二是在企业负债规模维持固定的基础上,依靠股权融资等方式,来促进权益资本的进一步增加,这样,企业的资产规模便会随之扩大,企业的杠杆率也會相应下降。与此同时,企业杠杆率的下降,也可以通过负债的减少与资产规模的增加来实现。   就C企业而言,其有息负债规模的边界值是基于财务资源总量的中长期债务本息和短期债务本息的和值。在有息负债之外,作为企业总负债的一个重要组成,预计负债用来对以往的企业交易所形成现时债务的衡量,且预期负债能够造成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概率主要集中在50%至95%这一区间范围,从而给企业自身带来相应的潜在风险。
  通常来讲,预计负债涵盖了对外提供担保、重组义务、亏损性合同、未决诉讼等多方内容,其中,存在于集团公司、下属公司与供应链上下游公司间的关联担保关系,是引发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最常见要素。在担保关系当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一方出现局部问题的情况下,这一担保关系就容易造成全局问题的发生。由此来看,对于企业担保规模与关系的有效管理,不但能够服务于企业杠杆率的下降,还支持了对风险传递的隔离与防范。
  3.3 进行多元化的资本扩充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在企业负债规模维持固定的基础上,依靠股权融资、债转股等方式来促进权益资本的进一步增加,是扩充企业资产规模,支持其杠杆率下降的有效途径。如A企业在2017年的产品产量增幅明显,营运资金方面表现出了旺盛的需求,由此,就形成了较大的运营资金缺口。通过进行财务指标边界分析表明,A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总额等指标已同边界值十分的接近,这一现实情况下,如再依靠有息负债的增加来进行融资,那么,便或许会造成这些指标超出边界值,进而引起大量财务风险在企业当中的集聚。
  由此,C企业在对多种类型的融资方式进行对比之后,选择将定向增发项目于2016年正式启动,到2017年末,企业收到约12.1亿元的定向增发款。在启动定向增发之后,C企业2017年的资产负债率降至约64.5%,这一数值属于资产负债率边界值的区间范围,即表示其财务风险具有可控性。在2018年,C企业通过定向增发,将资产负债率继续降至约40%。总的来讲,C企业依靠股权融资的方式不但支持了企业营运资金需求问题的解决,还使资产负债率得到有效的降低,相应企业偿债能力随之提升,财务风险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企业的资本结构与财务结构更加的合理、安全,改善了资产质量,提升了速动比率与流动负债率,持续的完善了经营效益。
  3.4 后续发展思路的改变
  在后续的发展当中,要求国有企业就现有思路进行改变,即由追求高速度转变为追求高质量。与此同时,考虑到杠杆高意味着需要面对较高的风险,故应当给予风险意识的提升以足够的重视。虽然相较于其他企业,国企在资源的获取上更具优势,但也不可进行过度的扩张,而是要把握一个合理的范围。由于科学性在投资活动中至关重要,因此,就需要与经济发展规律相契合,而非完全遵从自我意愿,特别是在进行负债投资与扩张时,要更加的慎重。此外,通过进一步约束企业财务杠杆,确保对债务融资规模安排的合理性,促进对企业杠杆率的科学控制,来共同支持合理资产负债结构的形成。
  4 结论
  本次研究基于对财务风险及管控相关文献的参考与借鉴,针对国企在防风险、降杠杆上所做出的尝试和努力进行梳理与总结,从而在实践层面上为国企在防风险、降杠杆等改革的有效推进方面提供一定的启示与支持。
  参考文献:
  [1]郑曼妮,黎文靖.中国过度负债企业去杠杆——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8,(10).
  [2]綦好东,郭骏超.以管资本为主  实现国资监管转型[J]. 财务与会计,2017,(20).
  [3]綦好东,郭骏超,朱炜.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力、阻力与实现路径[J]. 管理世界,2017,(10).
  [4]何雪梅.基于母子公司关系视角的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控研究[J].学术论坛,2013,(7).
  [5]盛明泉,张敏,马黎珺,李昊.国有产权、预算软约束与资本結构动态调整[J].管理世界,20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134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