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布鲁诺?鲍威尔的“自我意识”与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比较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钟梦佳

  摘 要:鲍威尔的批判在继承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基础上将宗教的产生归于“自我意识”的范畴;费尔巴哈在与黑格尔决裂后从人与自然的角度理解宗教。但二者的批判均又走入了困境:布鲁诺·鲍威尔过于强调“自我意识”而忽略了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宗教批判由于人;费尔巴哈的批判路径则截然不同,“异化”理论为理解宗教为人的自我认识和获得自由提供了基础,却以创建“爱”的宗教为目的,使批判由于宗教,给马克思恩格斯留下新的宗教批判路径。
  关键词:自我意识;异化;宗教批判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2.093
  近代的德国亦未能像宗教改革时期成为先行者一样,而由于它引以为豪的哲学领域。因此黑格尔、布鲁诺·鲍威尔、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等大批哲学家将批判的目光转向宗教。对宗教的批判,成为打破精神枷锁首要的任务。布鲁诺·鲍威尔与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实现了对以往宗教批判的超越,但二者的宗教又批判陷入困境,为马克思恩格斯留下批判的路径。
  1 宗教批判的路径:鲍威尔的“自我意识”
  鲍威尔在施特劳斯《耶稣传》提出上帝是人、“福音”是神话的观点后,继承了施特劳斯批判宗教的路径并直接怀疑福音故事的可靠性与神是否真的存在。恩格斯在谈到鲍威尔时曾说过,“在基督教历史起源问题上,他比所有这些人做了更多的贡献;在揭露神权与政权之间的关系上,鲍威尔的贡献比任何人都大”。其贡献在于:
  首先,是对黑格尔“情感是宗教的主要来源”的超越。黑格尔在宗教观上主张“上帝是绝对的实体,是唯一真正的实在。”绝对精神的实质是将思想主体化,但并不是意味着主体被赋予思想的能力,而是将思维与主体、观念、绝对精神、理念等等上帝的代名词合二为一在黑格尔建构的理性世界里,上帝是唯一的实在,是自然界与有限精神的缔造者。在黑格尔看来密不可分实体与主体的关系,鲍威尔却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成了普遍力量,成了一切之后,原属于实体的普遍性,现在就归属于人的自我意识了。上帝从唯一的实体演变到“自我意识”的创造,无神论的观点逐渐显露出来。
  其次,打破了经验主义分析的方式,向方法论方面迈进。在继施特劳斯的《耶稣传》出版后,鲍威尔将宗教批判的矛头转向至福音书作者的批判,以揭示福音神话的人创性为路径达成揭示宗教产生于人的主观意识的目的。在鲍威尔看来,成熟的自我意识与理性主义和神话学的方法不同,它是思辨神学所特有的性质之一,而理性主义和神话学则缺乏足够的这种意识。意识到自己本质和使命的自我意识植根于历史和一切历史事件。这是鲍威尔在历史学和方法论方面迈出的第一步,它们在适当的时候就发展成鲍威尔的无神论和独特性。
  最后,上帝产生于人的自我意识,为新的批判留下路径。鲍威尔认为,上帝是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的产物,而自我意识的最终追求却是真理和自由,人性就是要摆脱精神和政治束缚的锁链。在他看来普遍自我意识的基本要素在福音书中就出现了,但那只是蓓蕾,因为宗教的束缚不足以达到使人认识人性的本质及其需要的地步。就个体而言,自我意识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对话的纽带,自我意识的发展会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普遍自我意识则是一种独立在的意识,它至高无上并支配了世界,“世界历史的唯一力量是自我意识,而历史除了自我意识的变异和发展之外没有别的任何意义。”
  2 宗教批判的路径:费尔巴哈的“异化”
  关于异化,费尔巴哈最大的贡献是把宗教拉回到人间。在他看来,宗教是反映了人的特性,人为了理解世界和他本身同这个世界的关系而进行探索,但由于人的生活的局限性,他不可能真正的理解宗教的本质,也不可能正确的了解他自己的自我本质。宗教是人的本质异化的观点,是费尔巴哈宗教思想中无神论的表达。其主要贡献有:
  首先,人本主义的出发点“现实的人”是对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超越。“现实的人”在黑格尔抽象的哲学理念里被视为绝对精神发展的一个环节。费尔巴哈则从唯物主义了立场出发,将“人”从唯心主义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并赋予具象的形态。在他看来,人是现实世界中的感性存在,同时也是有理性的人,更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感性的人是可以触摸的有血有肉的实体,是肉眼可见的存在;神的主体是理性,而理性的主体是人;理性的人是有着思维意识,独立的、自由的存在;社会的人是孤立的、个别的人的联合,在未联和之后,人才真正为人,才具有无限性和无限创造的可能。在黑格尔那里被贬低被禁锢的“人”,在费尔巴哈这里得到解放,超越了经验主义的批判方式,向方法论大步迈进。
  其次,宗教本质的解释是对鲍威尔的“自我意识”的超越 。鲍威尔和费尔巴哈的观点,表现形式看似一致,但在异化的看法上有着根本的分歧。在鲍威尔看来,宗教都是人创造的,人把自己的属性、情感、和愿望移植到自身之外,并认为他们都属于另一个实体;然而,费尔巴哈在这一点上却不同于鲍威尔,他认为人与具体体现人及人的属性的上帝之间并无任何区别,神学之真正意义是人本学,在属神的本质之宾词跟属人的本质之宾词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从而在神的主体或本质跟属人的主体或本质之间也没有任何区别,提出‘神学之秘密是人本学’这一著名的论断。
  最后,直观唯物主义的弊端:思维与存在认识的偏差。费尔巴哈认为,唯心主义的思想并不能克服宗教设置的枷锁,因此他“现实的人”为武器,通过对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批判实现对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扬弃,并将唯物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但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在揭露宗教源于人对自然的依赖敬畏,宗教的本质是人,人是宗教的中心,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成为主体、人格的本质和对象,这就是宗教之秘密,进一步解释了宗教产生的根源。
  3 宗教批判的双重困境
  鲍威尔考虑了神与人的关系,得出人创造了神的结论,但宗教始终在“自我意识”的主体“人”的思维中徘徊,由于过分强调“自我意识”,未能摆脱唯心主义的范畴。而费尔巴哈在神与人关系的前提下,探索到在自然面前人自身力量有限,在建立“神圣形象”的過程中,因让渡而丧失部分人本质的属性,从而形成异化。但费尔巴哈的目的不是将禁锢人精神的带着虚幻花朵的锁链彻底打破,而是在锁链上再加一道安全锁,创建“爱”的宗教。   3.1 鲍威尔宗教批判的困境:人与宗教
  缘何马克思批判鲍威尔:对真正的人道主义来说,没有比唯灵论即思辨唯心主义更危险的敌人了。它用“自我意识”即“精神”代替现实的个体的人。并将它讽刺为“以漫画的形式自我再现出来的思辨”呢?
  鲍威尔对黑格尔的主体与实体理解的盲点是导致其批判进入唯心的原因之一。在黑格尔看来,主体是具有思维的存在物,是“能思的主体”,主体就是思维,思维也是主体。鲍威尔曾认为“绝对是崇高的、高尚的、完善的,是人类的真理,是尺度、是本质、实体和人的目标;而人却是实体,自我意识的人的活动产物,自我意识的存在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历史的斗争。这种矛盾本应一劳永逸地加以消除。”鲍威尔强调人格的重要性,在消灭实体否定自我意识之间选择了保留后者。他忽视了黑格尔哲学中思维的客观性,更忽视了主管方面的思维同理性。哲学本源的消失是鲍威尔批判的根本局限,分析清晰后,就不必再为其无神论思想却误入唯心的歧途而扼腕叹息。
  鲍威尔的“异化”忽视了社会因素,是其批判走入唯心的又一因素。 鲍威尔的“自我意识”是继承黑格尔“绝对精神”后的超越,将鲍威尔的宗教观从“自我意识”转向“异化”后,可以更清晰的认识其批判的局限性。在鲍威尔的观点里,笃信宗教的个人是一般异化了的人的典型代表。在对基督教的批判中,鲍威尔认为基督教加剧了异化的程度并且将它变成一种绝对的东西,在消灭限制的过程里,随着对自依附感的减弱,创造世界的动力就转向了自我。但鲍威尔概念里的这种自我不是人本身,而是在上帝面前体现整个人类和作为人类代表的唯一的“我”——耶稣基督。鲍威尔的异化理论活跃在自我意识的范畴中,他对人的主体性、人与社会关系的忽视,使无神论的宗教观无法走出唯心的迷雾。
  3.2 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困境:宗教与人
  在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的研究图式中,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在脱离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之后,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其思考的主要因素,对马克思的在人类学、宗教批判、社会和国家学说方面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
  费尔巴哈的批判重世俗基础而轻视实践是其从无神论转向有神论的原因之一。在他看来“动物是人不可或缺的、必须的东西;人之所以为人就要依靠动物;而人的生命即人的存在所需要依靠的东西,相对于人而言那就是神。”费尔巴哈的批判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从直观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宗教产生的根源、本质、归宿等进行探讨,在此不再赘述。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对其能动性的探索止步于自我意识与异化,并未从社会角度进行深刻分析,因此批判并未触及根本——实践。
  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神学却不反对宗教本身,是其走向有神论的另一原因。在费尔巴哈的观念里,它十分相信宗教在尚未发现自身本质的人的生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从他1842年致卢格的信件中竟然要求卢格从一篇论述他的思想的论文中删掉“无神论”一词,改用“人神论”一词的事情中亦能发现费尔巴哈髌骨反对宗教本身。他坚持着宗教是人的经验,宗教的内容就是将人神化的思想,导致唯物的无神论的批判成为唯心的有神论的沃土。
  从近代宗教的批判来看,是宗教神圣形象自然化、理性化、人本化的过程。然而,无论是布鲁诺·鲍威尔亦或者费尔巴哈,都只是完成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的任务,却没有完成“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这一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使马克思从政治批判与社會批判的实践角度认识人多社会属性,揭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提供了无限可能。为克服精神上的奴役即“宗教异化”,实现思想解放,马克思提倡扬弃宗教建立无神论世界观;为克服物质上的奴役即“劳动异化”,他主张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在更高社会形态上的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的基础上,回答了人类“历史之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2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7.
  [3]兹维·罗森.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M].王谨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8.
  [4]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384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1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