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预算支出标准体系下的广西高校预算编制路径优化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入,现阶段经济环境对高校预算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规范预算管理,广西财政厅于2019年7月发布了预算支出标准,该标准将成为今后各预算单位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结合高校预算管理经验,探讨如何在标准体系下进一步提高高校的预算编制质量,减少预算松弛的行为,为提升广西高校的预算编制质量献言献策。
  关键词:高校预算支出标准;预算编制;主要问题;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7-0102-02
  预算是高校财务工作的起点,而预算编制则是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所以,预算编制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预算编制的质量高低,也直接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的高低。为了规范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广西财政厅于2019年7月发布了预算支出标准,该标准除了涵盖基本支出定额类标准外,还涵盖了部分项目支出类的标准,例如资产购建、劳务成本等。预算支出标准给预算编制评审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高校可借此契机进一步提升部门预算的编制质量,规范预算管理工作。
  一、高校预算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部门对预算编制工作不够重视
  许多部门员工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得不够深入,认为预算编制只是走过场,以至于在申报预算时“漫天要价”,或者把历年的申报材料稍作修改后上报,并没有结合实际的工作需求,只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流程而敷衍了事。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预算编制的后续控制不到位。
  1.預算执行的刚性不足。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调整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对于可控因素造成的预算追加、调整没有加以严厉禁止,“服从大局”“战略高度”等措辞经常成为预算追加、调整的理由,当然,服从大局以及具备战略高度是我们在工作中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但是,将其当作自身工作疏忽的挡箭牌,无非是在透支预算执行的严肃性,给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反观,严肃预算执行、规范预算管理难道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战略目标、服从大局吗?所以,尤其对于可控因素造成的预算追加、调整要严格控制,否则,预算编制工作将流于形式。
  2.预算绩效考评缺失。许多高校并没有制定相应的预算绩效考评制度,考评制度的缺失就意味着工作计划失去了约束力,导致计划与实际严重脱节,严重影响了预算编制的质量。
  (二)预算编制缺少依据
  随着预算管理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预算编制不仅需要呈现预算金额,还需要呈现金额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说,需要编制部门将预算目标细化成工作任务,再从工作任务中分解出具体需求,具体需求主要由商品或劳务构成,所以商品或劳务的标准也就成为了根本的依据。但在以往的预算编制工作中,可遵循的依据十分有限。加之,预算编制的过程不可能对所有的工作项目实行论证、询价等控制活动,所以出现预算金额畸高、畸低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解决高校预算编制存在问题的路径
  (一)做好预算项目分类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工作需求对预算项目进行分类,从预算支出标准体系的角度出发,预算项目的分类主要是为了满足预算编制工作的需求,即设置合理的分类与支出标准类型对接,例如在资产购建类下的日常办公设施继续细分为厅级日常办公设施、处级日常办公设施、科级以下日常办公设施,然后再每个级别的日常办公设施下还可继续细分为办公家具类、空调设备类、办公自动化类等。总之,预算项目的分类应与预算支出标准分类有明确的隶属关系,以便对应不同的标准,或者在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高校,可在信息系统内利用各种分类固化相对应的支出标准,让系统自动形成预算编制结果,减少人为因素而产生的疏漏,使得预算编制更具准确性。
  (二)注重非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
  非财务预算是财务预算形成的基础,非财务预算与实际偏离过大会导致财务预算的准确性。预算支出标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就是非财务预算的金额标准,预算金额形成的模式可以简单地看作是“非财务预算×金额标准”的模式。由此可见,非财务预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最终预算编制金额的准确性,只有在非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得到足够重视的前提下,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笔者认为,提高非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应做到以下两点。
  1.细化预算编制过程。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把预算形成的过程细化至最末端,在现有的预算编制体系下,除了政府采购预算和会议、培训费预算外,预算编制的过程大部分只细化至经济支出分类。而经济支出分类金额形成的过程却成为了管理的盲点,若要规范非财务预算得管理,必须要把盲点消除,进一步细化经济支出分类预算形成的过程。
  2.加大预算评审力度。以目前广西各高校的预算管理组织架构来看,财务处几乎承担了所有的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控制、考评都由财务处主导进行。但是,财务人员仅为财会专业类的专业人才,不能够掌握学校所有的发展规划,对于预算项目的轻重缓急难以把控,以及对教育教学工作项目的投入也不能完全掌握。在这种固有的局限下,我们必须通过各方人员组成预算评审小组对预算编制工作进行评审,对非财务预算的消耗做出合理的判断,进一步提高非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的准确性。
  (三)建立健全预算考评制度
  预算考评是预算管理的最终环节,亦是启动下一个预算管理周期的关键环节,健全的预算考评制度可以对预算编制起到牵制作用,是解决预算松弛的有效手段。各高校可以预算目标为导向,以预算支出标准为准绳,对各部门的预算编制、执行情况进行考评,并同时落实奖惩制度。奖惩制度应该对下一周期的预算分配产生影响,使预算编制、执行、考评各环节形成一个闭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三、结语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初始环节,预算编制质量直接影响了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预算支出标准则是预算资金申请和分配的基本依据,为预算编制工作保驾护航,在预算管理改革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利用好该标准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即可为后续的执行、考核工作减轻压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旭光.浅析新政府会计准则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6).
  [2]  高冉.政府会计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J].经贸实践,2018,(21):113.
  [3]  郭维维.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影响分析[J].财会学习,2019,(9):150-151.
  [责任编辑 吴明宇]
  收稿日期:2019-10-08
  作者简介:凌杰(1988-),男,广西田东人,正科,中级会计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财务管理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1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