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技创新型企业人才引育机制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大背景下,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政策和平台建设上获得更多扶持。然而,基础型人才和经验型人才的培育和留用却一直是创新型企业的痛点。政校企三方应从优化人才结构、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强化政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有效的人才引育机制,内外联动,为引育人才提供基本保障和动力支持。
   关键词:科技创新型企业;人才引育机制;个案研究
   基金项目:2017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青年智库·南海大调研”项目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4月26日
   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要真正把人才作为创新第一资源。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大背景下,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政策和平台建设上获得更多扶持。然而基础型人才和经验型人才的培育和留用却一直是创新型企业的痛点。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佛山市、南海区政府、其他政府单位和广东工业大学共建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按企业化运作,由广东工业大学负责经营管理。小A创客教育团队、臻智微芯科技有限公司、佛山轻子精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新鹏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均属于在近年入驻研究院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研究院近期发展迅速,成为为校企合作的典型范本。本课题组以研究院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且入驻研究院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为样本进行个案分析,实地深入调研,探讨研究院及科技创新型企业人才引留存在的问题,试图在人才引育机制构建上提出合理建议。
   二、研究院人才引育的困境
   (一)地理区位成掣肘,周边服务配套不协同。区域市场的发展对人才的去留至关重要。研究院坐落于佛山市南海区,在地理区位上十分靠近广州。广佛同城化的概念一直被诸多媒体提及,但是在人才及资本看来,二者之间差距不小,佛山市南海区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办法与广州竞争,这便成为吸引人才的先天不足。广州对人才的“虹吸效应”非常强大,毗邻广州的佛山南海,一方面因为地理上的接近,可以承接优秀的人才资源;另一方面在吸引人才上,这也成为制约南海吸引人才、发展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的公共交通设施已经在逐步完善当中,随着广佛地铁、广佛高速和广佛新干线等的扩展与开通,广佛之间的空间障碍将进一步被打破。不过在基础设施和周边产业配套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人才的后顾之忧仍然存在。
   完善的员工培训制度,能够让员工快速地完善自身技能,快速提升能力。在80后的新生代员工眼中,能提升自我能力的培训,往往比丰厚的福利报酬更为吸引人。研究院及初创企业在员工培育的支持上,还没有形成体系,这也成为制约人才流入的因素之一。
   (二)难获经验人才青睐,哑铃型人才结构成阻碍。政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能够为企业提供较为优质的高层次和基础型人才,这为初创型企业解决了发展之初所需要的人才资源。很多刚刚落地或者正在孵化的企业借助于研究院的平台,对于高层次人才和应届毕业生的人才资源不是很担心,但是一旦需要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社会人才时,就会力不从心。以臻智微芯和新鹏机器人为例,臻智微芯团队由广东工业大学优秀师资和学生作为团队技术骨干,同时引入社会工作人员,配合博士生和硕士生高学历人才,组成全职兼职相结合的团队。在师生资源上,可以憑借高校优势获得充分补给,但是在全职的社会经验型人才的引进上就会遇到困难。一方面是多种身份的企业领导和技术骨干会带给求职者一种非专职企业的感觉,从而影响其对企业自身实力、未来发展对判断;另一方面初创企业在研究成果上更多偏向于学术意义,真正实现成果落地转化和量产还需要时间。新鹏机器人所在行业工程生产周期比较长,拥有五年以上经验、能够即招即用的熟练工的缺口较大,面对这种问题,因为企业成立时间和所处区位环境来讲,提高薪酬待遇成为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长此以往,并不利于企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吸引优势。
   (三)加速期支持力度不足,人才供需矛盾凸显。凭借刚进驻时政策资金的支持,以及核心团队组建、人才引进和培育方面的指导,第一批进驻研究院的企业也和研究院一同成长起来,纷纷从孵化器转向发展加速期,新鹏机器人已经成功被收购并且上市,佛山轻子精密也正在准备上市。研究院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孵化器作用明显,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阶段的需求,但是当企业进入扩张发展的下一阶段后,研究院在场地、人力资源上所给予的支持便不能与企业需求相一致,高校基础型人才流动频繁,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不能同步跟进,企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矛盾、人才供需错位的矛盾开始愈发凸显。
   三、研究院人才引育机制的构建
   (一)贯彻服务理念,完善人才服务体系。高层次人才引育机制的关键是要不断转变用人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真正从人才角度出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从事业、待遇、感情和环境多角度吸引和留住人才。留住人才是紧跟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之后的一个重要问题,工作生活的舒适度、周边环境的好坏、生活设施配套的完善程度也将影响人才的去留,这也是弥补地理区位劣势的有效途径。“人才为本,人才共享”理念使得研究院与企业互相受益。研究院的成长离不开企业。
   研究院成立之初,由于周边服务配套不完善,以及广州虹吸效应的影响,人才两边跑现象普遍存在。研究院应当继续深入贯彻“人才为本,人才共享”理念,紧贴所需人才的现实需求,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在公共服务、居住户籍、子女上学、医疗等给予重点支持,提供一站式服务。
   (二)发挥政校企合作模式优势,强化平台建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政府、高职院校以及企业三大社会主体的作用,整合资源,发挥合力。一方面政校企合作模式多方积极协同,强化实践环节,在保证学生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全方面培养满足各行各业需求的专项甚至全能型人才;另一方面政校企合作模式对学生创新创业落地“最后一公里”意义重大,学校能发掘人才潜力提供项目技术支持,而政府能够通过各项优惠政策扶持初创团队的落地发展,对接市场需求以确保创业创新团队健康发展。    很多中小企业的成功孵化得益于政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构建。政校企合作模式对区域人才引进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地区政府的扶持让创新型人才落地到地区,从而让他们产生归属感,从而达到吸引人才毕业后来地区发展生根的目的。同时,通过这些人才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地区的发展情况,吸引更多的人才愿意来这边发展。而通过对先期落地的创新创业团队的调查回访,也能帮助地区政府更有针对性地改善当地的创业就業氛围。
   (三)优化人才结构,重视复合型人才引进。“引、培、用”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构成部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人才队伍建设的“闭环”。在人才引进层面,目前研究院过于侧重技术人才,这在企业全方位发展过程中形成阻力。转变用人观念,在保证技术人才储量的前提下,重视复合型人才引进,增强企业中间力量保障。在用人理念和服务理念的指导下,探索建立一种人才建设和引育的分工合作机制,研究院分工负责的人才服务制度,完善各部门的人才服务联动机制,多部门协同,有计划、有组织开展人才引育工作。同时也要针对引入人才,建立积极的投入保障机制,制定积极的地方政策,对引进的人才、团队、公司进行政策倾斜,给予有竞争力的薪酬,凭借高校和政府资源优势,完善培训体系,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投入保障,搭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
   不同层次人才的充分引入和培育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发展初始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类似于研究院这样的科技企业孵化平台正处在当下的利好政策和优良的发展环境之下,相关企业应该抓住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人才投入和人才环境建设的良好机遇,树立“人才为本”的良好理念,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强化政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探索构建较为完善的人才引育机制,让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充分涌流,提升企业发展实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春,李环.服务地方经济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引育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7(22).
  [2]陆媛,王伟.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育机制的探索与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
  [3]石瑞丽,赵连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J].教育与职业,2020(1).
  [4]徐剑波,陆道坤,付瑶瑶.论创新高校高层次人才“引”“培”“用”机制[J].高教探索,201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859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