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南省纺织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河南省纺织工业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管理体制落后、产品开发创新能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要使河南省在国际国内竞争中占主动地位,势必要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管理体制,树立创新意识,构建品牌优势,还应加大力度培养引进人才,从而提高该省纺织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纺织业;产业结构;管理体制;人才竞争
  
  纺织业是民生产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对于促进就业和拉动消费都有很大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纺织工业具有很长的产业链,其中棉纺、丝绸、毛纺等行业的原料又与农业息息相关。中国入世以来,纺织行业全球化的竞争日趋激烈,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河南乃至中国的纺织业企业都要积极思考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生产基地,但由于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管理体制落后、产品开发创新能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使其与国内发达地区和国外纺织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差距就更大。要使河南省纺织工业在国际国内竞争中占主动地位,实现由纺织大省向纺织强省的转变,首先要深刻认识其纺织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讨升级策略。
  一、河南省纺织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销售渠道单一
  产业内部结构在整个产业的发展中至关重要。虽然上世纪末,河南省纺织工业开始实施“发展两头(原料和服装等深加工产品),提高中间产品(纺织加工产品)”的战略,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其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行业结构、产品结构还不够合理。产品结构仍是初加工产品为主,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所占比重仍然较小。初级产品棉纺织(含印染)生产能力偏大,服装、针织等深加工最终产品生产能力不足,发展滞缓,并且越往下游产品延伸竞争力越弱,从而缺乏龙头产业的带动作用。晴纶、涤纶短纤维等基本上从外省和国外购进,服装面料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配套能力低,整个纺织行业没有形成通畅的产业链条,产业被挤压在一个狭窄的空间内,造成该省纺织业大而不强。
  (二)机制不灵活,管理体制落后
  纺织业的经营机制还带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的痕迹,一些企业仍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对待现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企业改革与改制进程缓慢。从1995年以来,纺织企业开始试行股份制,但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管理不善,企业缺乏内外约束机制,企业经营机制单一,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缺乏生机活力。技术开发、管理、用工等方面不能适应国际纺织业的新变化。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缺乏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营销观念落后,市场调研与分析不规范,营销职能空缺。企业激励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缺乏积极性。
  (三)创新能力不足,品牌优势不足
  河南省纺织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不足,自己开发创新的产品少,产品链短,大路产品及初级产品多,全省纺织产品仍未摆脱以低档产品、低附加值、初(粗)加工产品为主的格局,致使出口创汇水平低,与纺织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特别是服装发展没有形成真正的突破,服装出口比例明显低于全国水平。此外,河南的纺织产品主要是中、低档的初级加工产品,缺乏知名品牌。虽然我省纺织行业形成了一些名牌产品,但总的看来,名牌产品太少,最终产品的名牌基本上是个空白。国内外其他服装的品牌经营的战略,已经对我省的服装业造成一定冲击。
  河南省多数纺织企业建立时间较早,近年来,其装备水平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技术改造步伐缓慢,大部分企业设备老化、工艺技术落后,与先进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该省针对纺织业的研究开发投入严重不足,费用投入还不到销售收入的1%,不少技术改造项目得不到落实。因此,河南省纺织业装备水平落后,企业缺少设计人员,产品开发创新和设计能力弱,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开发机制,缺乏创新产品,最终导致产品不具备竞争力。
  (四)人才流失严重,国际竞争力较弱
  提升一个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中国的劳动力工资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而河南纺织行业的工资水平又比沿海地区要低40%左右,致使河南纺织工业难以吸引人才。目前,全国的纺织教育出现萎缩现象,生源日趋减少。虽然河南省的纺织教育具有一定基础,但纺织院校的多数毕业生由于前程考虑、报酬等各种原因而不愿进入纺织行业,其他高等院校毕业生更不愿到纺织行业工作。即使有些人最初选择了纺织行业,但后期跳槽现象十分严重。人才的过度流失,大大阻碍了河南纺织工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下,纺织企业越来越需要一批熟悉世贸运作规则、精通外语、有国际化经营思路、能参与解决贸易争端的专门人才;企业技术更新改造、新产品开发设计需要现代科技人才;企业实施经营管理需要现代管理人才;信息化工程建设,建设电子商务网络系统需要一大批懂技术又会商务的专门人才等等。而人才的过度流失必然导致河南省纺织工业的长远发展受到巨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没有人才技术支撑的纺织企业和纺织产品,很难拥有国际竞争力,因而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河南省纺织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管理体制
  有效实现产业升级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纺织产业谋求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河南省加快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应抓住全球资本重组、产业转移的机遇,将东南沿海地区纺织业主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河南省则应抓住发达沿海纺织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
  从这种转移过程中,河南省要实现设备的更新,进行产品升级,通过产品开发以不断向高附加值产业链转移。改变产品结构仍是初加工产品为主的局面,提升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并大力发展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的研发和生产。借鉴东部沿海地区成熟的纺织服装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企业信息化程度,培养市场应变能力,改进营销观念,规范市场调研与分析,健全企业激励制度等。
  (二)树立创新意识,构建品牌优势
  树立创新意识具体体现为两方面,一是管理创新,二是技术产品创新。其中,管理创新是竞争的基础,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的现实选择。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和要求,借鉴国内外纺织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进一步追求管理创新,不断更新管理思想和理念、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其次,技术产品创新是竞争的根本。企业要占领市场,就必须拥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品牌优势,而产品质量则要依靠技术创新。因此,要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形成自己的研究开发机制,推动产学研联合开发,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企业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推动河南省纺织产品更新换代,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名牌产品,尤其是最终产品的名牌,逐步形成本省的纺织业品牌优势。
  (三)培养引进人才,应对国际竞争
  人力资源是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河南省纺织业人才的流失严重,加之目前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纺织企业急需熟悉WTO规则、精通外语、熟悉纺织行业的专门人才。纺织企业需要积极引进人才,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留住人才,努力创造良好条件来纺织人才的流失。政府也该应大力支持和发展纺织高等教育和各种层次的纺织职业技术教育,来培育纺织人才。
  目前,世界纺织工业中,高新材料、高新技术、先进生产管理方式的应用,促进了国际纺织行业的发展,也带给中国包括河南省更大的冲击。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手段悄然而生,我国纺织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新贸易壁垒。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些冲击和新壁垒,就对我们的防止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大力培养、引进和留住高级人才,才能使我们的纺织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邹丽.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纺织业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5):96-98.
  [2]李双燕.河南省纺织业竞争力问题分析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8(6):34-37.
  [3]郭燕.生产要素在我国纺织产业升级中的作用[J].纺织导报,2005(11):35-38.
  
  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项目:《河南纺织业转型升级研究》(批号:102400440044)。
  作者简介:邹丽(1984―),女,湖北荆门人,硕士,信阳师范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68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