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红卫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以大学生成人成才为根本出发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和管理方法,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230-02
  
  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生存健康,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人才多样化的需要。
  
  一、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人本教育思想的缺失
  
  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罗素将人本主义思想与教育管理相结合提出了“人本位”的朴素教育思想。他指出:“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领,美好的生活不应服从消极的命令,而应在扩大和发展自然欲望和本领的过程中求得。”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根据人类自身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反对行为主义的人本主义教育目标,即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的、知道如何学习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并形成了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它对人性持乐观态度,以重视人的价值为核心,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重视受教育者发展的主体性、全面性和差异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管这种教育思想过分追求和张扬作为个体的人的个性、自由及潜能的发展,但其内隐的对受教育者关心、理解和尊重的教育理念,与作为科学发展观之核心的以人为本所倡导的“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吻合的。
  人本教育思想体现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即尊重学生人格个性,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潜能,实现学生价值,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实现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然而,长久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比较僵化的管理体制,其不合理性就在于它所主张的以服从、整齐划一为特征的管理价值取向与教育本质相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矛盾。高校管理工作者往往认为教师和管理者处于主体位置,而学生则处于被管理、被塑造的位置,习惯于以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并强迫学生服从和接受,却忽视了其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职责。由于没有树立管理就是服务、学生就是学校主体的理念,所以管理工作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色彩而缺乏“人情味”。二是高校管理目标与学生个人目标相矛盾。高校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往往从社会对人才的一般要求出发制定统一的管理准则,强调以教学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挖掘学生多方面特长,使学生个人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多方位自主发展,满足社会人才多样化的需要。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对大学校园的不断冲击,以及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平等意识和主体意识的日益突出,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综合素质高、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能动的、个性化的全面发展的人。人才的多样化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素养方面的差异,还包括其内在性格、气质、爱好等非知识因素的差异。以往的高等教育更多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较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紧紧围绕“育人”这一根本任务,按照“教育为核心、管理为基础、服务为宗旨、活动为载体”[1]的工作格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大力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通过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和尊重学生来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成为社会所需之才。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教育的进步,人本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的科学发展观,这就为高校实施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本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寻求真理、完善自我,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优秀科学文化素质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从而能够充满信心地面对生活,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不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来说,也是新形势下适应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1.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服务意识。开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最重要的是改变传统的管得过严、管得过死的管理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变管理为服务。管理者应从“高高在上”的观念中走出来,把学生放在应有的主体位置上,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管理中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此,管理工作者首先要理解、信任和关心每一位学生。当代大学生是具有丰富情感思想的群体,渴望平等、信任和更多的理解与关爱。管理工作者应关注学生的这种要求,设身处地考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及发展和就业等问题,为学生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即便是“问题学生”,也应当给予其改过的“时空”。其次,在管理工作中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在奖学金发放、干部任用、党组织发展、推优评优等涉及到学生利益的敏感问题上,不应当厚此薄彼,以免挫伤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再者,要发扬民主,善于倾听学生意见。管理工作中的“一言堂”现象,只能导致学生对各项工作、活动参与度的降低或缺失。因而,管理工作者应广泛了解学生情况,充分听取学生意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这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心理健康的维护以及教育效果的提高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依法治校,健全规章制度,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近些年来,高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纠纷时有发生,一些高校的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有明显的冲突和不一致,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规章制度是依法治校的基础,也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维护好学生的合法权益,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从制定和完善各种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入手。首先,应赋予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在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措施出台之前,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虚心听取学生对于学校建设管理的合理化建议,真心实意接受学生的监督,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权。其次,对于学校的各种信息应公开透明,从机制上防范和杜绝管理者在有关学生工作事务中的暗箱操作。再者,学校应充分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对校内外可能存在的危害制定相关的预防和应急机制,尽可能避免危害的发生。还有,当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学生能通过申诉、诉讼等手段及畅通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学校管理中的硬件和软件、外显文化和隐型文化。”[2]校园文化既能以校园精神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引领学生的思想、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激励大学生开拓进取、积极向上,又能以形式的广泛性和潜在的内涵规范性影响和约束学生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为”的管理。各高等院校应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载体和形式,弘扬大学精神、建立校园人文生态景观,美化校园环境,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塑造大学形象,把校园文化建设同学校学生管理融为一体、有机结合起来,以高校厚重的文化积淀,自由、理性的精神气质,幽美的校园景观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4.创新管理工作方法,提升管理工作水平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大胆借鉴和吸收现代科技成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最新管理成果,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方法。如培育和完善校园勤工助学市场,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助学岗位;支持和鼓励教职工、社会人士及企事业单位同困难学生结对子帮扶;对贫困学生,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给予特殊关爱,对心理障碍学生进行心灵抚慰等等。这些人性化管理措施和方法能使大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能使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地学习和生活。还可以建立校园网络,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开展网上德育教育及信息收集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校园网络来加强学习,从而增强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此外,作为管理工作者,对大学生应多引导,少说教;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多欣赏,少责难,切忌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生活、创造激情,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任重道远,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到高等教育改革之中,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才以及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彭艳红.坚持以人为本 深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前沿管理,2008,(5):85.
  [2]陈艳.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的创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70.
  
  [责任编辑 冯胜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2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