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向钦 宋新平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其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以及出口总额的62.3%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而且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然而,资金短缺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它已成为困扰和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数量不足。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风险大、信用能力低、财务制度不健全、可抵押品少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导致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数量严重不足。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中小企业目前无论在主板市场还是在二板市场上市门槛都很高,很难通过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导致中小企业主要通过向商业银行贷款融资。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来源,65.7%依靠商业银行的贷款,33.3%来自权益性投资,其他占16.4%。然而,据调查统计,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有的贷款资源不超过20%。
  (二)融资成本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两部分:信息成本和决策成本。信息成本,是指银行收集中小企业信息以及对其作信用评估的成本。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规范透明的财务信息,因此银行对其评估信用时,所需要的信息搜集成本较高。决策成本,指银行或金融机构做出决定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成本。商业银行的基层分支机构没有信贷审批权,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时,分支机构银行需要上报上级审批,这就增加了决策代理成本。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环境方面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首先,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相对较高。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一般较小,自有资金比较少,设备、工艺相对比较落后,面对市场波动的风险承受力差,经营状况不稳定。而且,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银行对其融资面临“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其次,中小企业的信用低。一些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抽逃资金,拖欠账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形象,导致银行和金融机构不愿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据调查显示,参加过资信评级的中小企业仅占46.6%,这说明大多数中小企业提高自身资信的意识还不强。
  (二)银行方面的原因。首先,银行经营策略的调整,影响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近年来,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一些重点大型企业的扶持,银行与许多这类企业签订了银企合作协议,缓解了银行放贷的压力,同时也减少了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动力。其次,银行贷款手续繁琐。企业无论贷款多少,都必须履行银行完整的融资手续,这些繁琐的手续让不少中小企业望而却步。最后,信贷审批权上收影响了基层放贷的积极性。近几年,商业银行对其基层分支机构实行信贷审批权集中上级审批,部分甚至上收到一级分行。由于各项审批更为严格,而且审批时间大大加长,审批否决率也大幅度提高,使企业和银行都不愿意费尽周折去申请贷款。
  (三)融资环境方面的原因。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缓慢,制度建设还存在缺陷,中小企业融资所需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我国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组织体系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中小企业抵押贷款登记手续繁琐、环节多、收费高,而且由于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不发达,大量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变现困难;我国主板市场的准入门槛高,中小企业很难在主板市场获得上市资格,无法到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而中小企业板市场刚刚启动,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方式研究
  
  企业融资方式有许多种,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和股票、融资租赁、风险投资等,但是目前对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前三种融资方式都行不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往往要求中小企业提供物品抵押或其他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担保,而中小企业抵押物少、资信不高、经营风险大等等,导致银行“慎贷”和不愿向其贷款。据调查,在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中,中小企业贷款占到70%以上;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中小企业目前无论在主板市场还是在二板市场上市的门槛都很高,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筹集资金。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和我国金融、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借鉴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本人认为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的最佳融资方式为融资租赁和风险投资。
  (一)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企业根据自身设备投资的需要向租赁公司提出设备租赁的要求,租赁公司负责融资并采购相应的设备,然后交付承租企业使用,承租企业按期交付租金,租赁期满时承租企业享有停租、续租或留购设备的选择权。融资租赁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融资方式,是集融资与融物、金融与贸易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品。它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目前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投资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融资租赁具有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独特优势,是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佳方式。融资租赁具有以下优点:
  1、租赁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融资租赁对企业整体的资信能力要求不高。融资租赁交易中,由于出租人在整个租期内始终拥有租赁物的所有权,可以确保出租人的财产安全并有效规避经营风险。因而出租人对承租人的审查更注重其使用租赁设备产生的现金流量,而不过多强调出租人整体的资信能力,对承租人的资产负债率要求不高。这正可以规避中小企业整体资信能力较差的劣势,使中小企业较容易获得融资。
  2、租赁手续简单。银行贷款须经层层审批,不符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量小、期限短、需求急、频率高的特点;而融资租赁对企业整体的资信能力要求低,不需要额外担保,对企业的信用审查仅限于项目本身,因此信用审查的手续简单。
  3、租赁有助于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减少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融资租赁是金融与贸易相结合的投资方式,企业筹资与购买设备的一步完成可以加快设备更新,促进技术进步,增加企业竞争力。而且,采用融资租赁方式添置固定资产,融资租赁的期限一般是资产可使用年限的75%,企业可根据对设备技术更新周期的预测确定租赁期限,租赁期限届满,一旦设备过时,就选择停租,换掉旧设备,租用更新的设备,从而可以减少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把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转嫁给出租方。
  4、分期支付,降低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银行贷款一般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这会给财务基础较弱的中小企业造成很大的偿债压力,有时甚至会造成不能偿付被申请破产的风险。而融资租赁却可以根据每个企业的资金实力、销售季节性等情况,制定灵活的还款安排,例如租金可以逐期支付、延期支付、递增或递减支付等,这样就使中小企业自身的现金流量情况与还款计划相匹配,可以减轻企业的偿债负担,减少到期不能偿付的风险。
  (二)投资。风险投资,也叫创业投资,它被公认为是解决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融资问题、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最主要的融资途径。世界经济合作组织与发展组织(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认为,风险投资是一种向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建企业或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是新兴的、快速成长的、有巨大增值潜力的未上市企业,主要是高科技中小企业。它集融资与投资于一体,汇供应、资本和提供管理服务于一体。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全新的投融资方式,在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高,能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并且中小企业需要的资金量也小,风险投资公司所冒风险也就有限,所以大多数风险投资家更偏爱中小企业。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美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已高达80%以上,并因此形成了20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风险投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推进器”,对一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综合国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风险投资的融资功能不仅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瓶颈”问题,而且可以改变我国80%以上的科技成果处于闲置的状态,有效促进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进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提高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
  
  四、结论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中小企业目前无论在主板市场还是在二板市场上市的门槛都很高,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资金。而银行贷款不仅成本高,而且中小企业贷款申请很难获得批准。因此,针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应选择融资租赁和风险投资进行融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3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