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实现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 野 李昱颉

  一、中国货币政策目标
  
  199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阐述:“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1998年,中国货币政策的战略框架是:货币政策的外在目标是物价稳定;同时央行致力于一系列广泛的内在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保证价格稳定。
  
  二、主要问题
  
  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国货币政策机构主要面临四个问题:
  (一)贸易顺差
  近十年,中国的外贸顺差急剧增大,致使国际收支严重失衡。2000―2007年期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和贸易顺差均大幅上升。2000―2004年,贸易顺差保持在226―320亿美元之间;而此后的三年中,贸易顺差剧增,2007年的贸易盈余达到了高峰期(26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4%。
   中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在于其实施的外资优惠政策导致双顺差。通过国外直接投资流入的外汇往往使经常项目维持巨额盈余,而不是逆差。因为大多数国外投资者用人民币购买国内商品和劳务来扩大生产之前,趋向于将外汇直接卖给中国人民银行。
  (二)经济结构失衡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为低消费、高储蓄和高投资。中国经济内部不平衡,即国内储蓄超过国内投资,往往会引起经济外部不平衡。2000―2007年,我国消费率大幅度下降,由62.3%下降到48.8%;相反,同期投资率由35.3%上升至42.3%,大幅上升7.0%。
  (三)货币政策工具独立性不足
  中国人民银行并非完全独立于国务院,国务院拥有对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制定的法定权力。
  理论上讲,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是指:决策者往往倾向于降低实际工资,以确保充分就业及通过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带来更高的产出。
  (四)利率渠道无效
  影响中国利率渠道有效性的因素有两个。首先,中国对商业银行实施的改革不够深远。其次,在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传导的过程中,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价格型的货币工具和数量型的货币工具之间产生的不一致性。
  中国1987―2007年之间的贷款利率以及通货膨胀率不明确的关系。从1987―1999年,贷款利率与通货膨胀率是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在之后的8年里,两个变量之间的正相关性逐渐减弱。
   因此,随着中国利率的市场化,虽然利率上升会抑制通货膨胀率,但是这样可能会导致中国利率渠道的扭曲。
  
  三、解决途径
  
   研究发现,有以下五种途径可以实现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一)宏观经济调控
  加大宏观调控,逐步调整出口退税和人民币汇率以刺激进口。例如,中国政府可以对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和造成大量污染的产品强制实行高额出口关税。
  其次,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以适应浮动汇率制度、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和完善外汇市场体系。此外,调整经济结构也将予以考虑,将有利于拉动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如减税,鼓励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促进居民消费。
  (二)货币工具独立性
  1、 理论框架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被定义为货币政策的独立运作,有利于货币政策效果最大化,以实现低通货膨胀、充分就业和高增长。有关货币政策独立性不足的解决办法是,政府能够充分认识到公众对通货膨胀率预期的调整并给予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因此,只有当政府注意到通货膨胀的预期波动能够带来零成本的中央银行独立性,最佳的通货膨胀率为零,同时产出达到均衡。
  2、实证分析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包括两个方面:政治独立性和经济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不一定直接影响真正的宏观经济表现。
  (三)透明度
  加大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将带来经济的稳定增长。一旦货币政策
  由于政治压力过分强调经济增长时,通胀预期会提高,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率实际上升。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往往会消除政府企图扩大产量的动机,主要是因为公众的通胀预期会迅速调整以及透明度使得央行在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成本较高。
  此外,提高经济状况的透明度将有利于公众对货币政策的评估。当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公众并不确定央行此做法的目的是阻止衰退还是刺激经济,因此可能会提高通胀预期。
  (四)市场化利率的改革
  中央银行可以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和利率结构的改革,使银行间的交易更为受益。尤其重要的是,与流动性产生和流动性吸收的货币政策工具密切相关的利率溢价,将为银行间的相互交易创造强大的动力。
  (五)金融体制的改革
  其一,加快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改善公司管理情况和为国有商业银行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
  其二,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促进金融产品多样化,建立信贷合作社。加强对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行业的监督,有效控制跨部门和跨市场风险。
  其三,通过发行和回购有价证券建立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改善金融环境。
  
  四、结论
  
  虽然中国已采取许多措施来提高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是迅速增长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将对中国施加更高的货币政策压力。因此,中国政府当局应更加注意如何有效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袁野,女,1984年10月,吉林省长春市人,北京中安伟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中央银行、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分析和资本市场等。李昱颉,1980年生,重庆人,中国农业大学。研究方向:资本市场、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74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