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同收获时期和收获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军 张恩阁

  前 言
  
  我省属寒地稻作区,水稻受气候等生态条件的影响较大,过早收获,籽粒成熟度不高,青瘪粒增多,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反之,过晚收获由于在收获季节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直接影响水稻的安全收获,掌握水稻昂佳收割时期和最佳收获方式,分段收获对于提高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确保丰产、丰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试验基本情况
  
  1.1 试验地
  试验地设在八五九分公司水稻高新科技示范园,土壤类型:平地白浆土,质地:粘重,有机质:4.7,PH:6.0,养份含量:中等。
  1.2 供试品种
  水稻品种:空育131(主茎11片叶、生长期127天),插秧规格9*3寸,穴株数4-6株。
  1.3 试验方法
  试验从9月18日开始到10月12日,以三种不同的收割方式设三个处理。割晒3天后拾禾,人工割晒,3天后脱粒;每隔三天采用半喂入式直收(注:割茬高度10-15cm)。每次取3m2测定产量、千粒重、稻谷含水量,不设重复。(具体见表1)
  1.4 田间管理及主要技术
  基施尿素2.2kg,二胺5.4kg,钾肥(60%)4.2kg/亩,硅肥4kg/亩;追肥尿素5.1kg,钾肥6.3kg/亩;除草:12%农思它230ml/亩封闭灭草,速克毙防虫,叶面肥3遍。第一次防病多菌灵80g/亩+甲基托布津100g/亩;第二次防病氯溴异氰尿酸50ml/亩+农用链霉素40g/亩;第三次防病稻艳110ml/亩+加收米90ml/亩+使百克100ml/亩。
  
  2、气候因素影响
  
  今年2-3月份总降水量为42.8mm,对水稻育秧工作影响不大,但4-5月份降水量相对2、3月份变化不大,平均气温4.6℃,较利于秧苗生长,各处理秧苗素质均较高,且苗期无病害发生。6月至7月降水明显增加,达到283.5mm,仅7月份降雨量就达到178.6mm,但7月份月平均气温仅有20.5℃,温度是今年水稻病害发生较轻的主要因素之一(阴雨天气对本试验结果影响较大,应提前做好防范)。
  
  3、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收获时期对稻谷水分和千粒重的影响
  不同时期直收对稻谷水分和千粒重的影响见表2,可以看出随着收获时期的推迟稻谷含水量处于下降趋势,9月18日含水量为26.5%,10月12日下降到14.1%,千粒重基本稳定在24.4g。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我场水稻割晒的最佳时期和最佳高产期在10月3号到10月6号之间,确切掌握适应本场水稻高产割晒期的基本规律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
  3.2 不同收获时期和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根据表2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收获时期直收和割晒两种收获方式对水稻产量没有明显影响,产量基本稳定在502kg/亩。
  
  结论与建议
  
  4.1 水稻收获时期的不断推迟含水量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不同的收获时期和收获方式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不大,基本稳定在24.4g,通过本次试验分析出人工割晒脱粒效果较好,但是由于成本投入较大并且收获时期天气变化频繁,为降低成本、提高收获效率、增加产量建议采用机械割晒拾禾的方法较适合当地实际情况。
  4.2 从结果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收获时期直收和割晒两种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不大。为进一步论证水稻千粒重与收获时期和收获方式的关系需要明年进一步试验,从而总结出符合本场水稻收割的最佳时期和方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58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