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信用社实施贷款分类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毓

  摘要:农村信用社全面开展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根本目的是督促农信社加强风险识别和计量能力。逐步建立审慎经营与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然而我国农信社在实施五级分类管理的实践中面临着两难的困境。文章分析了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由“一逾两呆”分类向贷款“五级分类”过渡中面临的难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五级分类;风险管理;贷款
  
  一、引言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金融体制改革中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不良贷款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在金融市场加速开放的今天,高不良贷款率已经成为我国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实施以贷款风险管理为主的贷款五级分类,是我国农信社信贷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根本目的是督促农信社加强风险识别和计量能力,逐步建立审慎经营与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截至2006年12月,我国各级合作金融监管部门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圆满完成了全国21300家法人机构的26368亿元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实现了“用一年左右时间完成由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贷款四级分类向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贷款五级分类过渡”的工作目标。然而,农信社要真正实现由贷款“一逾两呆”分类向贷款五级分类的过渡,达到从“形似”达到“神似”的转变,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二、农信社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障碍
  
  贷款五级分类又称贷款风险分类管理,是指银行或农村信用社依据借款^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但从实际工作看,观念上的差异、地区性差异以及信贷文化等方面不同,导致在推行五级分类管理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与阻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滞后,导致五级分类实际运作难
  贷款五级分类,主要依据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本息的实际能力,即以贷款的风险程度为基础对贷款质量进行划分的,不同类别的贷款将按不同比例提取呆账准备金,可能会增大呆账准备金的计提额度,近而影响到信用社的利润。但在农信社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许多基层信用社都是把“五级分类”作为一项临时性工作任务,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清分工作,集中人员“打突击”,想“一劳永逸”,为分类而分类,没有和日常信贷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五级分类对信贷管理的促进作用大打折扣;担心贷款五级分类在很大程度上会使不良贷款的比例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发生变化,进而影响2007年农信社的专项央行票据的兑付;有的信用社主任为今后的任期“打基础”或应付上级的考核,而有意识地减少或增加不良贷款额,从而达到调高或调低不良贷款率的目的;有些人对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顾虑较多,担心分类结果不好会影响农村信用社形象、自身政绩、利润分配、改革成果,思想上有畏难情绪,不敢主动暴露风险,简单地将原来“一逾两呆”的划分标准或结果套换成五级分类的数据。这样的贷款五级分类基本上没有什么建设性的作用可言,达不到贷款风险管理的目的。
  
  (二)信息基础薄弱,导致分类标准模糊化
  按照贷款“五级分类”风险管理的要求,要进行有效的信贷管理,首先必须对贷款的风险程度及贷款的质量进行认定,并按风险程度提取损失拨备,而且要在贷款的发放、质量认定、后续跟踪管理等各个环节上,始终注意借款^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不间断地对借款人的现金流量、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等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预测,并借以确定贷款是否可以发放、衡量已发放贷款的风险状态、提取损失准备以及有针对性地实施贷款重组等贷款管理措施。所以,完整的信贷档案资料是做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基础。
  由于农信社服务的对象是“三农”和中小企业,农信社在实施农户贷款时,由于目前农村信用社电子化程度普遍较低,要对每户、每笔逐一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进行贷款五级分类认定,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条件下,面临着信息来源不畅、信息失真与信息管理混、难等问题,如期完成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难度大。在对中小企业贷款“五级分类”管理中又面临着信贷人员对借款人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等非财务因素分析所需的信息获知渠道不宽、非财务因素信息量不足等问题。由于分类标准模糊化,这样就难免出现道德风险、“人情”分类、“关系”分类、“印象”分类等情况发生。一旦贷款形成风险,就不可能及时发现和预防。
  
  (三)操作程序复杂,导致贷款类别定论难
  在五级分类框架下贷款分类层次的认定,不是直接来源于会计数据。其所采用的方法是运用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非财务因素分析和担保分析四方面的专业分析技术和方法,综合评价借款^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担保的可靠保障程度和农信社内部操作缺陷对还款的影响,确定贷款最终还款的可能性并按分类标准确定贷款的风险类别。
  目前,在农信社五级分类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类贷款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类标准,界定量化的指标少,加大了操作难度。主要表现为:第一,对抵押物的价值评估偏高或对有权部门评估的权利价值认可比例过高;第二,贷款到期转据较多,贷款到期后,只要能收回贷款利息,诸多信用社都采取办理转据方式,有的大额贷款多次转贷,影响了信贷资金的流动性,掩盖了潜在的信贷风险;第三,部分信用社为片面完成收息任务、盈余指标,一味追求虚假利润,不惜成本放贷收息,用新的违规行为掩盖了已经暴露的信贷风险,放贷收息现象依然存在;第四,由于评价贷款质量所依据的标准是多维的,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出现简化分类程序,不能认真做好贷款现金流量分析、财务分析、非财务分析,对分类定性把握不准;第五,分类人员存在的知识、能力、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同一笔贷款得出不同的结果,凭感觉、凭经验主观随意界定贷款五级分类,有的甚至受工效考核及经营业绩评价压力驱使,为降低不良贷款占比等指标,出现人为评定贷款等级“偏向”。
  
  (四)科技支撑乏力。使五级分类失去准确性
  现代信贷度量技术和方法的特点是,越来越体现出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从微观层次的个别资产信用风险评价到宏观层次的资产组合信用风险评价的趋势。贷款五级分类涉及大量的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和传递工作,需要计算机系统的强有力支持。农村信用社贷款额度小、笔数多、分类工作量大。农户贷款缺少财务数据,其盈亏是粗线条式的估计;如果按照《信贷资产分类认定表》、《信贷资产分类认定附表》等方面进行分类认定,不仅分类资料多,而且分类结果不够直观。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缺乏相应金融资信评级机构及中小企业信息数据

库,再加上技术力量薄弱,软、硬件设备落后,人员素质均相对较低等原因,必然导致对定量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相对不足,对分类工作的准确性带来威胁。
  
  (五)信贷人员素质的差异。导致五级分类整体推进难
  贷款五级分类需要做大量的定量分析和综合定性分析,它要求信贷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财务知识和专业素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敏锐的判断能力。从目前试点情况看,部分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五级分类工作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对风险分类基本内涵的准确把握存在一定难度,个别信贷人员五级分类知识基本上是空白,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企业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担保分析、非财务分析来综合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加上他们身处基层,信息渠道来源不广,对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掌握不够,这对于习惯了四级分类主要以时间为判断标准的信贷人员来说,要过渡到以贷款本息损失的可能性大小来划分不良贷款,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六)信贷文化差,人的思想意识及行为模式转变难
  多年来我国流行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农信社信贷管理领域也有极为突出的表现。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信用环境不太好,普遍存在会计信息不真实问题,借款人提供给信用社的资料不够真实和准确;一些评估机构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提供不真实的评论结论,信用社很难依据评估审计结论判断企业财务状况,这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五级分类法的有效实施;在信贷决策行为上表现为对所谓大客户的“求贷”、“迄贷”、“逼贷”、“送贷”甚至“贿贷”与“不贷”、“怕贷”、“惜贷”和“压贷”两种极端;部分农村信用社信贷发放未严格执行信贷发放操作程序,出现第一手调查材料就存在虚假、谎报、瞒报等不真实的行为;一户多借贷、交叉借款、跨区域借款等违规借款等普遍现象,再加上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的影响,对贷款责任追究不力,这些必然影响五级分类的正常进行。
  
  三、完善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有效性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建立监管人员与信贷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
  四级分类主要以期限为判断标准,是一个静态管理过程,而五级分类以风险为判断标准,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要搞好贷款五级分类,核心在人。如果没有认识到五级分类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掌握贷款五级分类的知识与技能,就很难使五级分类管理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为此,不仅要培训信贷人员关于贷款五级分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帮助培养和建立起一些市场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等,对这些中介机构也需要进行必要的相关培训,给予一定的政策指导,创造或提供一种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二)界定标准,实现五级分类管理与内控刺度建设相结合
  五级分类不只是为了得到一些新的数据,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套更加科学、有效额管理机制。为了避免各农信社对一些分类标准认识上的差异,监管部门有必要采用适合农信社分类实际的财务表格,检测分类的准确性、科学性、实用性。尤其是要从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等各个操作环节人手,对五个层次贷款的具体标准进一步地界定和明确,进一步细化五级分类制度;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尽量使各信用社的分类标准规范统一,并引入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贷款保证、经济环境状况、行业状况等指标体系对分类标准进行量化,增强分类标准的可操作性;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不良贷款认定的电子系统,规范贷款质量认定程序,建立相应数据收集与风险监测系统,减少五级分类的主观判断成分。
  
  (三)培育健康信贷文化与业绩考评相结合的动力机制
  信贷文化是信用文化。由于信贷文化具有可塑造性,且对外部环境影响和内部环境存在制约性,因此信贷文化的建设具有可行性。鉴于我国农信社正处于贷款五级分类的初期阶段,要把培育健康的信贷文化与业绩考评相结合。积极引导和鼓励信贷人员全面收集和分析借款人的一切可以获得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完整的记载,充分的交流。应该更多地关注分类的程序是否严格,分类的工具和手段是否可靠,掌握的信息是否全面、完整等。而不是强调用五级分类的结果去搞层层考核,如果不看过程只看分类的结果,过分地强调对分类结果的考核,简单地依此来进行考核和奖惩,将很难保证最后分类结果的正确、有效。
  
  (四)建立与健全适应农信社内部信贷风险分析系统
  监管部门应尽快制订适应于新巴塞尔协议要求的发展战略规划,农信社的高层管理人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分类标准做出统一解释。在定量指标上,要根据不同行业的标准,做出明确的界定;对定性指标,清除模糊语言所带来消极影响,提高信贷管理人员分类判断的准确性。同时,要立足长远,储备和培养专业人才,加快电子化系统的建设,尽早开发适应农信社的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信贷管理基本自动化,减少基层社劳动强度,提高不良贷款处置的速度以及处置的准确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03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