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成杰

   [摘要]语文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价值。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语文学科的审美优势,让语文美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动。
  [关键词]学生 语文课 感动
  
  一、要促使学生动情
  所谓感动,就是思想上和情感上的认同,就是心灵之弦的共鸣。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文学意境本身就是促使学生产生这种认同、共鸣的很好的材料,但由于文学形象、文学意境、思想感情蕴蓄在字里行间,文学审美经验不足的学生不易感受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来感染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心如枯井,冷漠无情,只知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传达”作者的感情,非但引不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之感!所以要让学生动情,老师必须先动情。在课堂中我可能是大义凛然的闻一多?也可能是充满悔意的小弗郎士;我可能是浪漫奔放的李白,也可能是忧国忧民的杜甫。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特定的情境,进入一种忘我的艺术境界,将作品的艺术情思、艺术形象再现给学生时,师生之间就会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自然融合。这时无声的铅字就成了有声有形,令人可闻可见的动情音符。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中以情动人的文章很多,在营造特定的情境氛围的基础上,我常采用的方式是有表情地美读,情动于衷而形显于外,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不加任何掩饰地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如《七根火柴》是一篇描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课文,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位不顾自己生命安危,一心只想着大部队的无名战士形象,情节十分感人。我曾听许多教师上过公开课,也研读过名家的教案,给人的印象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回答得丝丝入扣,但总感到学生像是局外人,他们太理智了,他们掌握了这篇课文的中心、线索、描写人物的方法,但并未被无名战士的精神所震撼,并未被作者所渲染的气氛所感染。所以,我在教此文时,先让学生观看了红军艰难地爬雪山过草地的电影录像,给他们描述红军战士如何克服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去争取革命胜利的情景,在经过思想和感情上的预热铺垫后,再用自己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引学生进入作品的情感艺术世界。读着读着,我的声音哽咽了,学生的表情凝重了,当分析完课文,师生集体朗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时,同学们表情严肃,声调悲壮,我想,此时他们应该真正明白这座纪念碑的含义了。
  二、要引导学生想象
  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动是一种想象的产物,审美想象可以说是为审美主体在美感世界里邀游插上了翅膀。黑格尔说过,人类“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具备通过语言文字而幻化出完整形象的审美想象能力,甚至使学生“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就是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固然要运用声音来调动学生的听觉,通过画面来调动学生的视觉,但更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按各自的审美标准,对作品所塑造的文学形象、意境进行审美再现,从而产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感动。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美文,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景物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但学生大脑中所产生的意象决不应仅仅限于作者直接描绘出来的。教师应当在作品意象的激发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意象进行发散和补充,这样文学欣赏过程才算完成,学生也才能真正体会到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才会由衷地为美的景物所感动。在教授此文的第1
  叫节时,我没有拘泥于修辞的分辨,而是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最能体现美的句子找出来,并赏析美在何处,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其他同学闭目聆听,并尽量想象画面内容,把各自想象中所看到的,而书上尚未写出来的景色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结果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他们纷纷借助想象的翅膀对美的形象进行新的挖掘,好词、好句、好景层出不穷,为这篇美文增添了合乎情理的新的意境。
  三、要构建课文与生活的桥梁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在阅读过程中,只有在阅读对象和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产生意义建构时,才能形成阅读者的个人意义,这也正是产生认同和共鸣的基本前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一个不懂得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人是无法品味出语文学习的乐趣的。但问题是,学生现在所面临的教材,其生活内容常常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帮助学生构建课文与生活的桥梁,使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勾联起来,这常常是让学生感动的关键所在。
  《背影》虽然语言朴实,但处处洋溢着父子间深沉的感情,对于学生来说要读通课文非常容易,而要领会其内在的感情比较困难。我感觉到学生之所以不能领会文章所具有的巨大艺术魅力,原因在于他们平时对于亲情感知的麻木与迟钝。因此,在教学中,每每分析到父亲蹒跚地为“我”买橘的背影时,我常常动情地向学生讲述我的父母对我的关心,讲我小时候,白发苍苍的奶奶,如何在雨雪交加的冬季,站在村口的桥头迎送我上学的情景。我还告诉他们,只有用一颗爱心去感受这个世界,你才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美丽。在我的启发诱导下,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平常被他们忽视而今想起的非常值得珍惜的父母之爱。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读《背影》,他们就很容易地读懂了平易朴实的字里行间所蕴蓄着的浓浓的情愫,也就能在被感动的同时,深深地理解作品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道理。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动,这是一个感性色彩很浓的话题,每个教师也许都有自己的法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必须把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动作为教学追求的一个目标,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可能是一个人格健全、情感丰富的人,同时,语文课也才会越上越生动,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60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