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业结构指数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保林

  [摘 要]由于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产业结构常被作为判断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产业 结构变动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产业结构差异不仅受各产业相对生产能力结构差异的影响,而且还受价格结构差异的 影响,且二者的经济含义不同,因此,在进行产业结构比较分析时有必要将二者的影响区分开来。为此,本文提出了可 比价产业结构与基国价产业结构的概念,以判断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可比价产业结构;基国价产业结构;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5-0021-04
  [作者简介]张保林,南阳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经济统计。(河南 南阳 473061)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
  
  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17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早在17世纪就发现了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差异和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同。1935年费雪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以及克拉克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产业结构理论得到较快的发展,可以说产业结构理论已成为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的一块基石。随着产业结构理论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概念和研究领域逐渐明确,现在产业结构专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方式。这种产业间的联系和联系方式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是从“质”的角度揭示产业间技术联系和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从而形成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的角度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联系和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产业关联理论。本文所采用的产业结构概念主要指产业间产出量的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变动是随着经济发展最终产品产出结构发生变化,亦即随着经济发展各产业产出的实物量在最终产品中的比例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实物直接反映了其使用价值,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主要是随着经济发展各产业的使用价值结构变化而变化。但不同的产品或者商品其性能、用途、规格不一样,不能在实物状态直接加总,因此,我们不可能直接计算出一个基于商品自然属性的使用价值产业结构。而基于货币单位计量的价值摆脱了商品实物形式的桎梏,它以商品创造过程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投入为计算基础,具有广泛的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使得不同的商品可以加总计算价值总量。我们计算的产业结构就是基于商品社会属性的价值结构,把各种商品由不能直接加总的使用价值过渡到可以加总的价值的桥梁就是各种商品的价格。目前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就是当年价格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产业最终产品增加值的数量比例关系,在此我们不妨称之为“当年价产业结构”。那么,当年价产业结构间的差异包含有哪些经济信息?他们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其中:测度了两个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差额中实物产出量变动的贡献,测度了两个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差额中价格变动的贡献。在I产业结构指数=I固定价格指数*I价格影响指数中I产业结构指数测度了两个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的相对数,I固定价格指数测度了实物产出量变动对I产业结构指数的影响,I价格影响指数测度了价格变动对I产业结构指数的影响。因此,利用当年价产业结构进行动态或空间对比分析,不仅包含了产出量相对结构的差异,而且也包含有价格结构的差异,我们在进行经济分析时须将这两部分的差异区别对待。
  产出量相对结构的差异主要描述了生产能力在各个产业间分布的相对差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各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不断发生变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居民消费主要解决温饱问题,此时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品收入弹性系数较低,直接导致其商品利润率不高,由于资本的逐利性,此时较大比例的资本会集结在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的生产能力会相对高于二、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表现为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高于二、三产业;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生产能力逐渐饱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导致居民消费层次升级,此时第二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会进一步加大,而一、三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相对较低,导致第二产业的生产能力增强,在产业结构中表现为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当一、二产业的生产能力逐渐饱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导致居民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使得第三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明显高于一、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提高。当然,收入弹性系数在各个产业逐渐变化的过程中,各个产业的生产者会不断的推陈出新,尽可能维持一个较高的收入弹性系数,从而促进各个产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价格结构的差异主要描述价格形成机制、各个产业产品供求状况以及消费习惯的差异。目前各国的价格形成机制仍存在较大区别,市场化程度高的国家,价格形成主要依靠市场,而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国家价格形成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在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问题上,笔者认同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影响需求的观点。正是由于需求决定供给,收入弹性系数才能够在各个产业所提供的产品间变化,而供给影响需求就表现在各个产业的生产者不断推陈出新,尽可能保持该产业产品较高的收入弹性系数。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首先表现为消费需求逐步高度化,而生产能力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市场供给不可能随时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此时满足居民新需求的产业产品价格会开始上涨,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高层次消费品提供量的增加,使得居民实际消费层次逐步高度化,当该层次的产品生产能力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时,价格便趋于稳定,此时生产者为了保持或提高该层次产品的价格水平便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进而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因此,价格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居民消费结构和各产业产品供求的变化。另外,当利用产业结构进行空间比较时,价格结构的差异还反映了各国居民消费习惯的不同,以黄油为例,在有的国家黄油是一种日常消费品,而在我们国家却很少有人以黄油为食品,因此,这种商品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价格。
  
  二、不变价产业结构及近似计算
  
  (一)不变价产业结构。由第一部分的分析可知:当年价产业结构变动中不仅包含有各产业相对生产能力变化的影响,而且还包含有各个产业产品价格结构的变化,二者在经济分析中具有不同的经济含义。因此在运用产业结构理论进行经济分析时有必要将二者区分开来,由(1)式可知:
  
  是基期(基国)第一产业的比重,是报告期(对比国)产出量以基期(基国)价格作为桥梁计算的第一产业比重,测度了两个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的差额中产出量变动的贡献,也就是由于生产能力相对变化对当年价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这就启发我们在产业结构的计算过程中可以考虑将价格固定,利用固定的价格体系计算不同时期或不同空间经济体的产业结构,通过固定价格产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就可以较好地展示不同时期或不同空间经济体各产业相对生产能力的差异。
  利用第一部分的假设符号,该国基年(利用产业结构进行空间比较时,此为基国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为:
  ……(3)
  报告期(对比国)的当年价产业结构为:……(4)
  报告期(对比国)的可比价产业结构为:

  ……(5)
  通过(3)与(5)的对比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生产能力相对结构的差异,通过(4)和(5)的对比分析就可以发现价格结构差异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从而避免了(3)和(4)直接对比分析的弊端。
  不变价格产业结构的思想其实很早就存在于经济学家们的文献中。西蒙・库兹涅茨在其《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中提出:“由于总增长是以不变价计算的全国性生产值来衡量的,如果用不变价来计算每个行业的贡献,并由此计算三个部门的贡献那将是很有益处”[2],刘小瑜认为“第三产业无论是劳动力投入结构还是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近十年来都是不断上升的,但其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产出结构却徘徊在33%左右,如果将价格因素考虑进去,第三产业的产出结构在三次产业中实际上是下降的”[1],宋海林认为“仅仅根据当年价产值结构变动数字来进行分析并做出判断难免会产生偏差,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部门的价格指数并不相同,这会导致产业结构的迅速变动…对于分析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和特点尤其是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来说,不变价结构变动数据也许更为客观”[3]。
  直接计算不变价产业结构需要大量的基础资料,统计难度较大,在实际经济分析过程中可以采用近似的方法来计算不变价产业结构,由于产业结构进行动态分析和空间比较时近似计算可比价格产业结构所需的折算因子有所不同,在此我们称利用以某一年为基年,利用基年价格体系来计算的某国各年产业结构为可比价产业结构;称以某一国为基国,利用基国当年价格体系来计算的各参比国产业结构为基国价产业结构。
  (二)不变价产业结构的近似计算
  1.可比价产业结构的近似计算
  由(3)(4)(5)式的对比可知:只要能够近似计算出:
  ……(6)
  三个因子,则有:
  (7),
  通过(7)式就可以计算出可比价产业结构(5)。
  做产业结构的动态分析时,(6)式中的三个因子就是各产业的可比价生产总值指数,在我国统计年鉴中提供有可比价计算的各产业生产总值指数,这为我们进行我国可比价产业结构的分析提供了可能。
  下面我们测算1996-2005年以1996年为基年的可比价产业结构。
  
  近似测算方法:首先利用年鉴提供的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把各年各产业的增加值近似折算为1996年价格,然后再计算各年的产业结构。
  结合表1和表2,利用(1)式和(2)式对以1996年为对比基年的2005年三次产业产业结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可得:
  第一产业:
  
  即:
  由此可见2005年与1996年相比当年价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6.9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仅为1996年的65%,其中第一产业相对生产能力下降导致其在可比价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下降7.1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仅为1996年的64%,而价格上升使其在当年价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价格水平为1996年的102%。
  第二产业:
  
  即:
  可见:2005年与1996年相比第二产业在当年价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保持一致,但是第二产业相对生产能力的提高,使其在可比价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上升5个百分点,是1996年的1.11倍,而价格水平的下降使其所占比重又下降5个百分点,价格水平仅为1996年的90.5%。
  第三产业:
  
  即:
  由此可见,2005年与1996年相比第三产业在当年价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上升6.9个百分点,为1996年的1.21倍,其中相对生产能力提高使其所占比重上升2.4个百分点,成为1996年的1.07倍,价格水平上涨使其所占比重上升4.5个百分点,价格水平为1996年的1.13倍。
  综上分析可知:我国目前居民消费层次已由对第二产业产品的消费转向对第三产业服务的享受。而且第二产业产品的价格水平已经出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发展目前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能力来维持;第三产业服务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虽然其相对生产能力有所增长,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服务价格仍在攀升。
  通过对表2的观察可知:10年来第二产业的相对生产能力不断上升,而第三产业虽然总体绝对生产能力也在不断增长,但是相对生产能力2002年后出现下降趋势,这与我国目前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趋势相悖,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2.基国价产业结构的近似计算
  在进行产业结构的空间比较时,如果我们能够得到每种商品的空间价格指数Pi=Pi1/Pi0,i=1,2… n3,则有:qi1pi0=qi1pi1/Pi,可以求出基国价产业结构(5),由于计算每种商品的空间价格指数需要大量基础资料,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每个产业的空间价格指数,来估测可比价产业结构(5),假设我们测得两个国家三个产业的空间价格指数分别为P1,P2,P3,由此可以得到基国价产业结构(5)。因此,基国价产业结构近似计算的关键在于测算进行比较的两个国家各产业的空间价格指数。由于各国居民消费习惯有很大区别,导致各国同一产业的产品结构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在近似测算(8)式时,同度量因素的选择会是一个最大的难题。购买力平价理论为空间价格指数的计算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购买力平价作为一个特殊的空间价格指数,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测度各国货币购买能力间的关系,而在计算基国价产业结构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度两国各产业价格水平的关系,但是购买力平价所提供的计算方法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三、结语
  
  1.通过对1996年――2005年中国可比价产业结构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价格结构变化对当年价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有很多种,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结构的变化主要还是受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一般来说价格水平不断上涨的商品其市场供给在未来一定会增长,价格水平不断下降的产品其市场供给量会有一定的萎缩,因此当年价产业结构的变动不仅包含有各产业生产能力相对结构的差异,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包含有产业结构未来的变化趋势。可比价产业结构主要描述的是生产能力相对结构的差异,即已经实现的各产业生产能力的相对结构。笔者认为,进行产业结构的动态分析和空间比较时,应同时进行当年价产业结构与不变价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以全面认识产业结构差异所包含的信息。
  2.由于经济系统的内部交换和外部全部活动之间的比率是技术状况决定的,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越相似的经济体,其内部结构也越相似。鉴于此,利用两国产业结构提供的信息确实可以反映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但依据前文分析可知两国产业结构的差异中除了包含两国各产业相对生产能力的差异外还包含有两国价格结构的差异,造成两国价格结构不同的原因除了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外,还有消费习惯、价格形成机制的差别。因此在进行产业结构的空间比较时笔者建议进行基国价产业结构比较,以增大两国产业结构比较的可比性。
  
  参考文献:
  [1]刘小瑜.中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宋海林.中国产业结构的协调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昱 文]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6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