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湖南省R&D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金保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湖南R&D资源配置的现状,然后从省际比较的视角,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湖南R&D资源配置在中部地区和全国的水平,从而显示了湖南在这方面与中部发达省份和全国其他发达省份的差距。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最后给出了优化湖南R&D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R&D;资源配置;优化;省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F12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36-04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R&D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R&D/GDP),是国际通用的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它测度的是一个国家投资研发的实力,也是评价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该指标作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22个主要指标之一进行监测和评价。纲要提出到2010年,该指标要达到2%,这也是该指标第一次被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列入五年规划中。国际经验表明,R&D、投入强度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初级阶段,R&D投入强度一般不超过1.5%;工业化中级阶段,R&D投入强度约为1.5%~2.5%。我国目前R&D/GDP仅为1.60%,仍然低于国际同期水平,所以我国R&D资源配置的优化任务仍然显得比较重。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R&D/GDP比重较低是和我国R&D资源投入来源结构呈低水平均衡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R&D来源结构模式虽然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就其共性而言,一般经历了政府主导型、政府企业双主导型、企业主导型等几个发展阶段,最终形成企业投入占2/3左右、政府投入占1/3左右的R&D来源结构。2001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R&D投入占R&D投入总量始终没有超过20%,并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格局虽然体现了湖南省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R&D投入来源结构,但这一结构是在R&D投入总量和R&D/GDP均偏低的情况下出现的,违反了R&D投入来源结构具有明显阶段性的普遍规律,是“低水平均衡陷阱”。在R&D投入结构模式转换过程中,企业投入超过政府投入的拐点一般发生在R&D/GDP达到2%左右,而我国是在R&D/GDP不足1%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也是导致我国R&D/GDP明显偏低的重要原因。我国高校R&D投入比重明显偏低,基础研究能力不足。美国高校R&D投入在R&D总投人中所占份额从1953年的5.3%上升到2004年的13.6%;日本高校1970--2003年问R&D投入所占比重大致在19.4%~27.0%之间;德国高校R&D投入所占比重1981―2004年间始终在14%~19%之间小幅波动。我国高校R&D投入在R&D总投入中所占的份额逐年下降,从2001年的13.9%下降到2008年的9.19%,这与国际科技发展趋势严重相悖。
  湖南作为中部的人口与资源大省,又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理应在中部崛起的过程中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则在这种引领与带动作用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湖南的R&D/GDP指标一直偏低,长期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以下,这对于湖南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到2010年,R&D经费占GDP比重力争达到2%,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超过2%。也就是说,到2010年湖南省R&D经费支出至少要达到200亿。要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优化湖南R&D资源的配置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一需要出发,首先分析了湖南R&D资源配置的现状,然后从省际比较的视角,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湖南R&D资源配置在中部地区和全国的水平,从而显示了湖南在这方面与中部发达省份和全国其他发达省份的差距。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最后给出了优化湖南R&D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湖南R&D活动的主要特征
  
  (一)以自我筹集为主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逐步形成
  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湖南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加快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显著增强,一个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单位自筹为主,金融部门和外资投入为重要来源的科技投入机制正在形成。2009年,全部调查单位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为100.88亿元。其中,政府资金占16.7%;企业、事业单位资金占70.9%;金融机构贷款占8.2%;国外和其他资金占4.2%。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科技活动经费自筹率分别为53.6%、36.1%和78.6%。
  
  (二)R&D经费使用方向相对单一
  湖南省企业创新经费多数用于模仿创新和引进购买机器设备。一项针对全省2 40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表明,目前湖南省企业R&D经费支出占创新费用的比重约为29.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与北京等地区近60%的比重更是相差甚远。被调查企业的新产品出口收入占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5个百分点;新产品销售额中国际市场新产品仅占7.9%,低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
  
  (三)企业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性降低
  2008年,全省规模工业引进国外技术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共11.55亿元,比2004年增长47.5%;与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比例由2004年的0.15:1下降到0.08:1,比全国平均比例低0.03个单位;与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例由2004年的0.42:1下降到0.15:1,比全国平均比例低0.06个单位。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引进国外技术和购买国内技术共支出8.14亿元,与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例由2004年的0.47:1下降到0.13:1,比全国平均比例低1个单位。
  
  (四)R&D经费支出增加推动产学研合作步伐的加快
  2008年,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共支出外部科技活动经费8.40亿元,比2004年增长98.0%,占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为5.4%。R&D经费外部支出达到5.23亿元,是2004年的3.7倍,平均每家有R&D活动的企业支出43.92万元,比2004年增长80.2%。企业更加重视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术合作。规模工业企业外部科技活动经费中对院所及高校支出为4.01亿元,是2004年的2.8倍,占外部支出的47.8%,比2004年提高13.7个百分点。所有科技项目中,与国内高校合作的项目425个,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的项目110个,两项合计占全部项目的16.0%,比2004年高0.8个百分点。科技项目经费内部支出中,

与国内高校合作的项目支出17.04亿元,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的项目支出3.42亿元,两项合计是2004年的6,5倍,占全部科技项目经费内部支出的18.5%,比2004年提高6.2个百分点。全部大中型企业对院所及高校支出科技活动经费2.99亿元,是2004年的2.3倍,占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的49.4%,比2004年提高17.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中对院所及高校支出科技活动经费1.02亿元,是2004年的6.5倍,占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的43.6%。
  
  (五)企业成为R&D活动的主体
  2008年,全省R&D的投资总额中,企业自筹资金达162.08亿元,占73.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省企业共投入R&D经费内部支出88.8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的77.5%,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
  
  (六)R&D活动的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2008年,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15.12万人,比上年增长11,3%,是“十五”初期的1.52倍。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0.29万人,比2001年增长51.3%。每万人口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由上年的20.01人增加到22.16人,每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数由上年的13.64人提高到15.10人。从事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人员5.20万人年,比上年增加0.71万人年,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8.9%。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3.96万人年,比上年增加0.38万人年,增长10.6%(见图1)。
  
  
  二、湖南R&D资源配置存在的缺陷分析:基于省际比较的观点
  
  (一)湖南省与中部六省主要创新指标对比
  作为中部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强省,湖南的科技水平日益增强,许多科技资源总量位居前列,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推进经济跨越发展确立了基础。但是,对比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的创新指标,见表1。湖南的R&D资源配置仍然存在着一定缺陷。
  
  由表1可以看出,湖南的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和科学家和工程师折合全时人员等几项关键指标都处于中部地区的中游水平,和湖北、河南等中部强省有着一定差距。
  
  (二)湖南的R&D资源的投入情况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2006年,虽然湖南省R&D经费投入总量达到50多亿的水平,R&D投入强度达到0.71%的历史最高水平,但仍远低于1.42的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比较大,落后于北京(5.5)、上海(2.5)、天津(2.18)、江苏(1.6)、山东(1.06)等发达省份。2008年,湖南省R&D经费投入达到112.7亿元,R&D投入强度达到1.01,相比2006年都有大幅提高,这说明湖南省委省政府近年来一直大力支持R&D资金的投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相比于全国平均水平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湖南省经费投入强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从企业的层面看,由于R&D投入风险大、周期长,缺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投入进行R&D研究的积极性不高,而更愿意采取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或进行技术引进活动。按照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标准,R&D投入强度达到2.5%,地区才具有科技竞争能力,2004研发总量居世界第一的美国,其研发强度为2.68%,日本为3.13%,瑞士和芬兰超过3%,参照这一标准,湖南省在加大科技投人方面还任重道远。
  
  
  三、优化湖南R&D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在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中,R&D活动是重要环节和动力。要积极采取措施,从各个方面对R&D活动进行强化和优化,充分发挥R&D活动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不断提高R&D活动的效益。基于前文的省际比较的结果,结合湖南的省情,我们提出以下优化R&D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第一,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协调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从而带动R&D资源的投入。一是尽快制定和出台湖南省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配套政策,并责成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如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等政策实施细则;二是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专利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强对国家有关政策的梳理与衔接,协调部门利益,启动湖南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四是建立健全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内部创新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加强资源整合,避免重复投入、重复研究;六是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培训力度,使好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推进强强联合,促进产学研合作研发,从而明确R&D资源的投入方向,使得R&D资源投入方向更加多元化。湖南省科研开发的薄弱环节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产学研合作研发的比例偏低。要积极采取区域协调发展的各种政策,针对区域内各地区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均的问题,通过加强和促进地区科技合作和交流的方式,促进落后地区迎头赶上。要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开发,鼓励企业投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创新为主的研发活动。鼓励和促进各地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的流动和交流,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服务市场,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优质服务,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第三,加大对创新活动的投入力度,优化和合理分配资金,提高创新的层次和效益。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力度,落实R&D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5%、大中型企业要达到3%的规定。同时,要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将有限的资金使用在相对有效的环节上。湖南省创新活动层次低、效益差的原因之一是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比低,技术引进只有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才能很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摆脱对技术引进的依赖。2006年湖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引进与消化吸收比为1:0.05,大大低于1:0.26的全国平均水平。从国际经验看,一般认为引进l美元技术,至少要投入2美元用于消化吸收,日本、韩国等国家这个比例一般保持在1:5到1:8之间,有些年份甚至达到l:10以上因此,湖南省应建立专门的引进产业共性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基金,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再创新,然后再转移到企业,运用财税、信贷等经济杠杆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第四,改善研发环境,逐步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湖南省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和重点是,面向市场开发新产品,增加品种,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加强技术改造,采用先进工艺和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要建立全省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创新系统,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开发新产品,掌握高新技术的核心,掌握知识产权,提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开拓市场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25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