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稳定增长”背后危机四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明霞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1年4月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数据显示,2011年1-4月,我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5%,增速较上年同期略微提高了0.2个百分点,我国衣着类内需消费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稳定增长”这一基本评价对于我国的衣着类内需市场已经沿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从2006年至今,除了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波及的时期以外,我国衣着类商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国民经济持续实现较快发展,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为我国衣着类内需消费的扩大提供了根本性的动力,使之进入了一个具备物质基础支撑的上升周期。而我国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发展,使得衣着类商品逐步从满足生活基本需要转变为表达消费者个性、品味的载体,也使我国衣着类内需的上升周期同时具备了数量扩张和品质升级的双重支持。因此,只要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衣着类内需消费都应当是稳定增长的。实际上,即使在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阶段,我国衣着类商品零售额增速也仅在2009年初约4个月时间里跌至10%-15%,其余时间仍然保持了15%以上的增长速度?而在当前这个阶段,衣着类内需消费保持20%以上的稳定增长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正常表现。
  不过,对统计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解剖可以发现,现时继续稳定增长的内需市场中依然隐含着一定的风险首先,本文开篇的零售额增速是名义增长率,包含涨价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1-4月,我国衣着类CPI同比提高0.6%,其中4月当月提高1.4%。受统计方法限制,国内衣着类CPI长期负增长,进入正增长区间已是多年来首次,近几个月衣着类CPI增幅不断创下新高,更体现出市场价格的上涨相当荼出。而根据全国重点大型百货商场的服装销售数据,今年以来服装零售价格同比涨幅达到近20%、原料价格大涨是零售价格提高的原因所在,2010年国内棉花、涤纶等主要原料同比涨幅达到30%-50%,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只能通过提高出厂价格来缓解成本压力、如果按照CPI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今年1-4月国内衣着类商品零售额的实际增速为22.8%,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从物质需求量的角度,今年内需市场的扩张速度比上年有所减缓。
  另一方面,尽管衣着是百姓生活“衣、食、住、行”四大要素之一,需求弹性已是很低,但在有限的收入范围内,衣着与其他三大要素之间仍有互相挤占的关系。今年以来,国内食品价格上涨显著,房价调控引起房租提价,汽油价格已经升至新高,1-4月,食品类和居住类CPI同比涨幅分别为11.1%和6.4%,位居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的涨幅前两位。而这些必需品消费价格的上升,意味着居民需要增加更多的支出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与之相对应,衣着类消费支出则面临着被挤占的可能,内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
  近年来,国内纺织企业纷纷将更多的精力转向内需市场。从宏观角度,我国的衣着类内需市场的确值得投以更多的关注和期待,除了其正处于全面上升周期这一客观事实外,近年来国内的宏观调控政策更加侧重改善民生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也为内需潜力的释放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内需市场必然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从微观的角度,市场的点滴变化都将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鉴于上文所述各种微观风险的存在,切不可盲从于内需的“稳定增长”,必须随时关注内需市场在不同宏观形势下的动态特点,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而在当前阶段,结合内需“稳定增长”中的动态特点,建议将扩张性经营策略集中在对价格反应灵敏度相对更低的细分市场中,即高端品牌消费和面向农村及中低收入群体的低端消费两极。而对于中间大众严品,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的分散成本,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度过眼下这个各种消费品价格集中上涨的阶段,或许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20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