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水土保持效益监测及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水土保持规模加大同时,其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十分巨大,当前,逐步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效益监测与评价方法体系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水土保持效益的概念及效益监测内容与程序,针对其评价原则与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字】水土保持;效益监测;评价原则;指标
  
   1 水土保持效益的概念
   水土保持效益是指在一个治理区域内,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水土保持措施,所产生的对当地居民及其生产、生活直接或间接获益提高部分的统称。按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水土保持效益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效益,指采取防治措施后所产出的可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如坡耕地修梯田后比原坡耕地增产的粮食,栽果树后生产的果品比原坡耕地传统种植方式收益增加的部分,荒山荒坡营造水土保持林所增加的木材蓄积等。二是生态效益,指采取防治措施后使生态环境因子由劣到优的变化,如土壤抗旱力增强、昼夜温差变小、空气湿度增大、土壤侵蚀量减小、大风日数减少等。三是社会效益,即水土保持不仅使实施者或实施区收益,而且对实施者或实施区以外的社会区域及其成员都有益处,如防止交通中断、流域下游免遭洪水危害、减少水库淤积、增大土地的人口承载力、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降低风沙旱灾等。水土保持这三大效益,生态效益是基础,经济效益是核心,社会效益是目的。
   2 水土保持效益监测的内容与程序
   2.1 水土保持效益监测的内容
   2.1.1 土壤侵蚀因子监测:主要包括地貌、地面组成物质(土壤)、植被、气象、水文等自然因子以及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因子的监测。
   2.1.2 水土流失状况监测: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类型、面积、分布、水土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以及对下游和周边地区河湖库塘泥沙淤积以及洪涝、干旱、水污染等水土流失危害监测。
   2.1.3 生态修复工程执行情况监测:主要包括生态修复区各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类型、数量、规模、分布、实施进度及实施质量,主要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小水电及沼气池等生态能源工程的安全稳定性,补植林草的成活率、保存率等。
   2.2 水土保持效益监测的程序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益监测与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原理、技术程序和方法复杂。
   2.2.1 前期准备阶段:组建监测工作组,收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有关要求,收集生态修复区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情况资料,以及有关地形图和规划文本图件资料等,通过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初步踏勘调查,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掌握修复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特别是生态修复工程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详细的监测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和野外监测工作细则,制定有关监测登记表格。
   2.2.2 监测实施阶段:依据制定的监测实施方案和野外监测工作细则,对项目区进行全面踏勘调查,通过踏勘调查,选定典型地块设立固定观测样方,对水土流失及生态修复的效益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并按照拟定的工作计划,开展面上的调查或遥感监测,及时掌握项目区水土流失及生态修复的效益情况,尽可能全面地收集第一手的监测数据资料。
   3 水土保持效益的评价方法
   3.1 评价指标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可依据区域特征和治理目标进行构造,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在时间上反映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速度和趋势,在空间上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在数量上反映治理的规模,在层次上反映流域系统的功能和水平。这样的指标体系就不只是单指标的延伸,而是兼有描述、评价、解释和决策等功能的有机体系。构造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指标的客观性:指标必须客观存在,符合区域实际情况,避免受人为影响严重的指标。
   指标的主导性:不同区域和不同治理措施产生的效益是不相同的。在具体评价时,应选择主要的治理措施及其产生的效应进行评价。
   指标的独立性:单个指标反映流域的某一侧面,指标之间应尽力不相互重叠,不存在运算或因果关系。
   指标的可量化性:指标可以用数量表达,每一项具体数值同反映的效益内容相一致。
   指标的可操作性:指标必需的资料容易取得、必需的计算方法容易操作;避免计算复杂、采集困难的指标。
   指标的适应性:指标在用于评价流域治理效益时应有可比较性,不能受事物以外的因素影响。
   指标体系的系统性:措施之间的联系,反映到效益指标之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某一指标反映问题的一个侧面,相联系的指标体系就能反映流域系统整体。
   3.2 评价指标的遴选
   由于区域的广泛性和流域特征的多样性,评价内容和指标的数目会随参评流域分布范围的变化,其变化趋势一般是评价的范围愈大,指标愈向具有主导作用、更为普遍适应、客观和更易采集的指标集中。为了突出重点,又能避免以往指标选用中的面面俱到,本文按照指标或实际采用的量化指标含义相同与否,对所列参考文献选用的指标项目进行分析、归纳。
   频数统计分析法是统计具有工作经验并对该领域有深人了解的学者所选指标的集中程度,因此,某指标频度大小反映了该指标表征研究对象该方面特征的大小,客观性、普遍适用性、主导性以及指标数据的易获得性的大小,也反映指标的科学性、客观性;由相互联系的具有较大频度的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就能够最大程度地综合反映对象的整体特征。为此,选择频度≥0.5即被选取频率超过一半的10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基本上反映了水土保持治理过程中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当地经济的生态经济系统建设的复合效果,旨在将计算评价的结果作为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建设、调整生产布局、强化环境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的依据。该指标充分体现了生态――经济――社会这三方面的和谐统一。根据频数统计分析法,确定区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如下:
   3.2.1 生态效益指标:治理程度、林草覆盖率、土壤侵蚀模数。
   3.2.2 经济效益指标: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人均纯收入、粮食面积产潜力实现率。
   3.2.3 社会效益指标:人均产粮、农产品商品率、劳动力利用率。
   3.3 评价指标的算法
   3.3.1 常规国标法:根据(GB/T15774―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法》预测自规划措施实施后任一年的水土保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并用静态、动态两种方法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3.3.2 模糊评价法:模糊评价分为单因子和多因子评价,通过对不同指标取不同权重,根据模糊集理论,每个指标的评价构成一个模糊子集,全部指标的综合评价组成模糊集的映射,即模糊关系。
   3.3.3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可对多目标、多准则、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排序和诊断结果分析对效益进行评价。
   应用此方法评价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综合效益,是在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针对不用流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及修复措施,并根据研究时期内各项效益的实测、词查或计算结果的指标值,给出各自的评价得分值,然后参照评价等级划分标准,评价其修复水平的高低和系统建设的功能。
   4 结束语
   水土保持是多学科的综合性工程,农、林、水、环境等部门均不同程度地涉及,水土保持是一个涉及面宽、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其效益充分表现在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如何在效益评价中体现其综合性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陈衍泰,陈国宏,李美娟.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研究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4,7(2):69~79
   [2]魏强,柴春山.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1):87~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57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