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孟祥福

  【摘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德育创新的要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是深远的。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引起大学生心理健康原因:挫折、环境、人际交往、与性相关等等话题,最后谈到高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挫折;环境;交往;开展;培养;心理;健康 教育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重要阶段,面临学习,交友,恋爱,成长,就业种种发展问题,当代大学生渴望成才,追求理想,心理健康教育是成材的基础。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德育创新的要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是深远的。
  挫折是什么呢?
  挫折是人们再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受阻,因无法扫除障碍而产生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1 引起大学生挫折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正处于由少年向成年人过度的青年中期。在这一时期,面临着明显的生理和心理成熟转变,由于大学生活的特殊性,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带有明显的独特色彩。因此,所遇到的问题也具有特殊性。
  1.1 环境适应问题。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尤其是新生有重要影响。另外,大学的学习条件和方法都发生了改变,有些学生入学前学习优势被打破,有的学习方法不当,不适应大学学习方式,觉得不能施展自己才华,这些在心里上承受较大压力,会影响其信心,带来烦恼及否认自我等心理疾病。
  1.2 人际交往问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是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以及与家庭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但主要表现在与周围同学,朋友交往问题,特别是与异性朋友交往问题。
  1.3 与性相关话题。受意识的困扰以及由失恋造成的不适应。还有的对自己身体长相不满。更有一些包括早年性经历带来的影响,性伤害后的心理问题既某些性行为异常等等。
  1.4 特困生心理问题。据调查显示,特困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要高于普通学生。他们往往因为家庭的贫困而感到自卑。因此,这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和自尊心受挫,长期下去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2 高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1 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要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各高校应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
  2.2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心理专题讲座。可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年级的特点,设立专题性质,来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共性问题。还可以进行心理卫生方面的集体公开咨询活动,这也是一种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重要途径。
  2.3 动员各方面力量,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过程,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政治辅导员不仅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也要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2.4 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高等学校开展心理咨询或辅导工作,对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学校心理辅导或咨询中心,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
  2.5 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促进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6 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学校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注意同家庭和社区建立联系,逐步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健康教育网。要充分利用医疗、社区等社会资源,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3 高校的政治辅导员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3.1 政治辅导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培养成不断进取的作风,具有顽强的意志。
  3.2 政治辅导员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
  3.3 政治辅导员鼓励学生主动与人交往,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有完整的和谐健康体格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4 政治辅导员应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要矛盾的看问题,处理问题,要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善于调节自己情绪,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3.5 政治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提高学生自我能力,勇于自我批评,以便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环境变化。
  3.6 政治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对待、解决就业、恋爱、婚姻以及现在经常出现的网恋。
  政治辅导员要为促进学生正常心理的发展呕心沥血,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振开 主编的《教师实用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
  [2] 章志光 主编的《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3] 韩进之 主编的《德育心理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收稿日期:2008-02-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42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