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区域贸易隐含碳排放视角的江苏省碳排放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省际间频繁的贸易往来,使得部分地区可能通过区域贸易将碳排放转移至其他地区,不利于我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本文以江苏省作为研究主体,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江苏省各部门的隐含碳排放情况以及主要的转移区域,研究发现江苏省属于隐含碳排放净流入区域,重工业部门产生的隐含碳排放比重较大,江苏省产业结构转型面临着较大压力。
  关键词: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碳转移
  2015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并适用于各方的”全球減排新协议,我国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根据《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2013》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经济大国,我国对全球碳减排负有重要责任。我国省际间贸易往来频繁,区域间碳排放转移正日益加剧,随着省际贸易而产生的隐含碳排放也需要合理的估算,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大省,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应该为我国的减排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对省际之间隐含碳排放的准确测度也是江苏省承担相应碳减排责任的重要依据。
  目前,国内外关于隐含碳排放的研究多集中于国际贸易视角,对于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江苏省的区域贸易间的隐含碳排放,运用比较成熟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法(MRIO)测算其排放情况,明确江苏省不同产业部门产生的隐含碳的情况以及省际间隐含碳排放转移的路径,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助力于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全国碳减排的目标。
  一、模型构建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是在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能刻画不同省份的产业关联和贸易联系,还能反映环境的溢出反馈效应,其基本模型为:
  二、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2010年区域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刘卫东等,2014)为基础,该表包括我国30个省份30个产业部门间贸易流量,并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得到2010年各省份各产业一次性能源终端消费数据。本文统计的主要能源种类为:原煤、焦炭、焦炉煤气、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和天然气,将各省区间能源消耗量拆分到30个部门,得到各省区分部门的能源消费情况,基于IPCC提供的化石能源排放因子将各省区各部门的能源消耗量转换为各部门的碳排放量,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公式计算出相关数据。
  三、结果分析
  经计算所得显示江苏省为碳排放净流入区域,整体净流入碳排放约为16.97Mt C其中,调入和进口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为30.22Mt C,调出和出口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为17.30Mt C。输入贸易中隐含碳排放较大的部门为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这三个部分的排放量约占整体排放量的一半。输出贸易中隐含碳排放量前三的部门与输出贸易相同,最大的隐含碳排放部门仍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前三部门隐含碳排放量占整体排放量八成以上。
  四、政策建议
  要在全国范围内倡导低碳发展模式,只能通过区域分解减排责任、分区控制的方法实现整体减排目标。江苏省受区域贸易间隐含碳转移影响较大,未来江苏应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提高能源效率,积极推广低碳环保的消费方式,从多个方面减少碳排放。针对江苏省如何明确减排权责,实现减排目标提出了若干建议,具体地:(1)基于不同省份之间的隐含碳转移路径,调整江苏省区域发展得方向,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2)隐含碳排放存在产业差异,不同产业的技术水平也对减排责任的界定起到重要影响,应当明确江苏省不同产业的减排责任,以创新和节能产品研究为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SU B, THOMSON, E.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Embodied in (Normal and Processing) Exports andtheir Driving Forces, 2006-2012[J]. Energy Economics, 2016(59): 414-422.
  [2]肖雁飞,廖双红.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空间特征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7( 1) : 120-126.
  [3]刘卫东,唐志鹏,陈杰.2010 年中国 30 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邹  蓉(1992-),性别:女,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产业政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08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