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差异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升科学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水平,相关部门要积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能夯实管控流程,尤其是对预算编制工作和预算执行难等问题,要予以充分分析,从而结合具体情况落实相应的管理方案。本文集中分析了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差异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最后从组织结构、人员素质、编制预算方案以及审核流程等方面阐释了处理差异问题的措施和路径。
  关键词: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810.6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对于科学事业单位而言,预算编制就是争取预算年度资金的关键路径,也是整个预算管理体系的关键点,预算单位要在全面预算年度财政资金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对应的管控机制和管理体系,不仅要明确任务,也要建立对应的考核机制,从而保证管控工作流程的完整性。在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过程中,要秉持编制合理性以及预算执行规范性要求,实现各个部门全面进步和监管的工作目标。
  1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差异问题
  1.1组织体系不完整
  在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预算单位往往是对年度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预算单位要将预算编制直接列入到年度考核项目中,建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确保协同配合才能提升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运行效率。但是,在实际工作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相应的问题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就使得相应问题的管理效果和控制机制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部分科学事业单位仅仅将预算编制工作作为财务部门的独立项目和日常实务性工作,仅仅依靠财务部门独立完成,这就使得相关部门之间没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沟通,相应的管控工作和管理流程也较为滞后,造成相应的信息沟通工作不能落实到位,必然会对后续监管工作的全面落实造成影响,使得对应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1.2审核机制不明确
  对于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视度不足也是造成执行工作不力的重要因素,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缺乏独立部门,就使得相应的编制结构应用价值和应用时效性大打折扣,因为缺乏规范的审核把关程序,就会影响预算编制工作的综合效率。另外,审核工作是预算实践项目的重点,只有对数据进行合法性、真实性以及准确性维护才能提升保障机制,确保能从根本上夯实管理模式和管控要求,真正落实预算支出管理,在满足政策导向和预算单位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目标。然而,实际工作中审核机制依旧存在不明确以及审核监管力度不严的问题,因为相应工作不能得到全面落实,必然会导致支出考量工作不到位以及收入预测机制不准确等问题。
  1.3人员素质不足
  在科学事业单位中,多数的工作人员更多关注的是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这就使得相应的常规化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复合型人才不足,其相应工作人员的财务专业管理能力不足。近几年,我国财务制度和相关财务知识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更新速度较快,若是科学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不能得到优化,必然会对整体工作运行效果造成影响。相较于大型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往往有着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预算数据的管理,这就使得相应的控制管理工作结构单一,甚至存在严重的滞后性,编制工作也往往依凭经验进行,一些历史性数据和不具备参考价值的数据对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效果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
  1.4数据科学性不足
  在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开展中,若是相关人员的综合水平不足,就会影响预算数据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甚至会制约编制项目的综合质量。因为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限,就会严重影响预算编制的整体结构和运行效率,错报、漏报问题时有发生,不仅会对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也会制约信息管理效率,出现信息失真的问题,甚至会制约科学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项目的整体规划结构,这就违背了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的初衷,会影响管理流程的完整性,甚至会造成数据科学性以及准确性的失衡。
  1.5执行操作难度较大
  近几年,科学事业单位内部经费报销难问题较为严重,编制虚假预算、虚假发票充账以及编制虚假账目等问题屡屡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政策规定较多、操作程序复杂等。
  一方面,政策规定要求较为复杂,为了进一步有效对科学事业单位经费项目进行管理,国家相关部门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很多的规定和要求,相关部门以及单位也针对具体情况制定了项目监管流程的监管细则,这些细则不仅范围较大,且具体的要求涉及内容较多,就使得相应工作不仅要满足行政性制度要求,也要符合很多细则管理要求,对于财务人员而言往往吸收和应用过程较为滞后。
  另一方面,操作程序较多,且相应的规定并不嚴格,这就出现“办一件事闯很多关”的问题,会对整体管理结构造成影响,加之对应的操作并没有落实完整的管控结构,就会严重制约预算管理项目的综合效果,使得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受到制约。
  除此之外,科研项目本身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因此,差异化的项目研究机制和研究步骤本身就会存在差异,这就使得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存在不确定性,对应的管理工作也会出现问题。
  2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差异问题的原因
  2.1预算管制不实
  之所以会出现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差异问题,预算编制数据和相应内容不符是重要原因,多数科学事业单位都在不断壮大队伍,并且相应的科研力量也在进步,但是,若一味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往往会由当地财务部门承办,因为决策层工作较多且管理并不是非常严密,就会直接导致预算资源管理流程受到制约。单位相应编制工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都会对测算项目和管理统计机制产生影响。
  2.2预算下达迟缓
  以某科学研究所为例,该单位预算编制工作流程中一般是在每年的三月份相关部门对上一个季度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批和处理,然而,具体的预算批复时间一般会延迟到四月份,这就使得相应的预算资金到账时间出现延迟,预算单位在没有收到预算批复文件前不能使用相应的资金,这就会导致相应项目的执行时间严重缩短,工作规划不能有序完成,必然会导致相应工作流程受到制约。为了进一步提升预算执行进度,一些项目往往会在年底进行先付款然后开展项目,而这种处理机制明显有违会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就会导致相应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2.3政策性和制度性变化
  我国近几年改革工作推进效率较快,无论是财务规章制度还是条例都呈现出不断完善更新的状态,尤其是税收政策的调整,这就对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管理工作产生影响。原有的项目经费使用范围发生变化,必然会对事业单位相应工作的基本运行要求产生变动,若是短时间内无法完成预算规划的调整,就会造成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差异现象的出现。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适应多样化变化,对于科学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部门和预算编制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若是不能建立健全监管模式,必然会在新政策和新制度落实过程中出现异常,使得相应的执行工作不能符合基本需求,严重制约执行效果。
  2.4其他不可抗力因素
  除了以上因素,一些社会性冲突和不可抗力的因素都会影响预算执行的实际效果,使得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差异明显,这些不可抗力因素会造成原本计划的预算资金不能有效使用,而另一部分预算经费就成为了调控的蓄水池,出现挤占项目经费补充公用经费的现象,都会严重影响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综合水平和管控效果,制约管理流程的综合价值。
  3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差异处理措施
  为了进一步缩小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差异问题,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统筹性较好的监督监理机制,从多元化角度分析具体问题,确保能打造良好且有效的管理氛围,维护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工作的契合度,也为科学事业单位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1健全组织结构
  在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工作开展中,要维护管理水平,就要从组织结构出发,利用监管机制维护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预算部门对于科学事业单位而言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一个分支,也是单位决策层管理工作规划制定的重要依据,部门内部要建立健全完整的基础性工作规划,并且从个性资源整合优化过程出发,夯实管理结构和管理要求。尤其是科学事业单位,只有转变思想理念提升管理机制和科研项目的融合,才能提升单位领导管理工作的基本效果,并且完善预算编制的质量,确保能建立完整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有效形成管理合力。
  一方面,科学事业单位要对组织结构进行综合监管,确保能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不仅要对每年例行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分析,也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效对预算前期准备、预算草案监管以及预算编制召开等予以监管,确保能维护预算管理的综合效率。
  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效果,要积极建立健全完整的对接管理机制,从而维护管理体系的整体原则和监管流程。相关部门要建立联动体系,确保能夯实责任体系,維护管理结构的综合效果,避免出现责任不清的问题,合理提升预算管理机构的稳定运行效果,减少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差异问题。
  3.2优化人员素质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差异管理水平,就要从人员素质出发,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和人员监督流程,确保能夯实人员培养方案。预算编制工作本身就是具有前瞻性的工作模式,要想维护预算单位管理效果,就要对人员综合水平和规划结构进行监督,确保能夯实人员监督流程。针对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项目和预算执行人综合素质评定工作,要进行专业素养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效提升培训工作的时效性,不仅仅要对财务人员、业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也要对资产管理部门、人事资源部门和科研部门进行联动处理,有效提升相关人员对具体问题的认知能力,有效形成多部门联动的管理机制,为后续管控工作的全面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在实际工作开展进程中,要从转变管理理念出发,确保能夯实监管流程的综合价值,并且要集中落实中央关于科技领域“放管服”政策,将人员监督管理项目和监管流程作为根本,而这些工作的根本要求就是人员能对具体问题有明确的认知,确保能从根本上解决经费使用难、报销难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具体工作体系中,科研单位要切实负起经费管理工作的职责,并且要建立完整的人员督办体系,经办人员要了解掌握一定的规章制度,财务人员要提高服务保障能力,纪律部门要围绕成果搞监督。只有建立多元化管理控制机制和管控模式,才能为后续各个部门联动管理提供保障,实现管理工作效率的进步,有效维护各部门人员的思想认识,建立完善的诚信监督体系,实现监管工作的基本目标。为了缩小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差异,也要结合人员管理机制和制度要求实行财务助理制度,确保能践行专人专岗的管理机制,减少管理上的风险阻碍,实现管控工作的和谐发展。
  3.3科学编制预算
  第一,在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开展中,要积极建立健全合理性监管体系,确保能维护编制预算的科学性,有效整合管理结构和基本原则,维护监管机制的综合价值。因此说,解决科研经费使用难、报销难,不仅要从政策上、技术上想办法,也要为财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有效维护数据的准确性,为管理工作的全面进步奠定坚实基础。最关键的是,要整合预计编制管理结构,将人员管理、资金管理等都进行综合监管。
  第二,要结合国家相关制度进行预算编制的细化处理,并且要对工作流程和监督模式进行统筹管控,确保能及时把握预算编报规范,对预算编制模式进行监督,并且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监管流程。需要注意的是,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广泛,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处理,切实提升管理模式的综合价值,优化收支结构的监督体系,维护支出模块采购运算体系的综合价值,确保能夯实管理结构,维护预算监督体系的综合效率,实现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工作的有效契合。
  第三,要在规定周期内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因为科研项目本身需要进行申报、立项以及资金下达的过程,这就使得相应的科研课题项目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相关人员要按照一定的次序建立对应的分析机制,确保相应工作都能落实到位,且能维护预算编制数据管理工作的基本效果,真正提升编制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建立事前规划管理模式、事中控制监管模式和事后考评督办模式,从而一定程度上实现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工作的有效完成,减少差异造成的经济损失,实现管理工作全面进步和综合价值优化的目标。
  3.4完善审核流程
  要对审核项目进行监管和督查,科学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对审核把关工作予以重视,并且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确保能够健全完整的内控机制,合理维护监督审计项目的综合价值,并且应用理性思维对相应问题进行查处和监管。监督检查不能局限原有规章制度。不管政府审计还是纪律检查,不管是外部检查还是内部监督,要着眼科研发展,多从改革创新找不足,从促进科研发展排除障碍。相关部门只有建立健全审核流程,才能真正实现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目标,减少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差异问题。
  总而言之,在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要结合管控工作的具体要求,尽量完善管理机制,优化科研经费监督体系,并且保证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更加完整,且能有效提升监管机制的综合价值,实现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行的发展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70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