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存在缺陷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是反映基层部门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数据文件。是上级财政部门汇总的基础资料,同时也是几级财政部门了解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汇总后的预算执行结果的重要资料。通过数据汇总、分析、总结、形成年度决算报告。从而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决算报表根据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为下年度预算报表编制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它是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部门的重要工作成果。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缺陷;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3-0205-02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是各级党政机构的职能部门,他们各自承担国家机构改革后确认的职能职责。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几级党政机关的政策。为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共管理秩序贡献自己的作用。决算报表是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总结,它是单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及财务状况的整体反映。在当下编报行政事业决算报表中存在一般缺陷,值得多方重视并加以改进,能够更好的提高决算报表的质量。
  一、决算编报体系中存在以下缺陷之处
  (一)填报口径、范围不一导致账簿和决算编报数据不符。编制决算的基础是单位的会计总账和明细账,通过年终决算报表的编制,把单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全部纳入决算报表体系,高质量的决算报表应该是帐表、账实相符的财务目标。但现有决算报表出现的现象是单位财务状况显示的资产负债表除了财政部门的收支结余情况,还包括债务收入债务支出,及非财政资金结余情况。而决算编报偏向财政预算资金执行情况。对于债务形成的支出不做要求,这样,单位各项财务指标在填报决算报表时没有全覆盖。导致账表不实,会计信息不全的后果。比如,单位发生借款用于日常公用支出或项目支出,而决算报表体系中无借款指标栏填列。如实填列会出现单位财务会计支出大于预算会计支出,结余出现负数情况。决算报表审核不通过,存在无依据人为调整报表的现象。
  (二)新会计制度不完善影响账簿信息不一致。比如项目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全额开具发票,接受财务竣工决算审计,而财政资金当年度未全部付清,财务会计账务处理是全部支出,和工程预付款结算后形成应付账款。预算会计未付款不作处理,下年度支付时才做支出处理。而支出时原始单据在上年度记账凭证中,只能以该凭证原始单据复印件和财政直接支付凭证记账。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制度上的分歧影响账簿和决算报表信息不一致。
  (三)对预算、执行、决算未并重认识高度不一。具体体现在单位给予预算执行方面较高的关注,轻视预算和决算的编报工作。一部分人认为预算执行是财务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决算编制只是一种平常资金统计工作。对其重要性停留在表面上。对后续决算分析、总结、研判、下年度预算调整产生消极影响。
  (四)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年末结余不能为负数的争议。《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政部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第二十条规定,各级行政单位凡属本年各项收入应及时入账,属本年的各项支出、应按规定的支出渠道如实列报。根据上述规定,行政单位按照实际发生的收入与支出进行会计核算。在出现“支出大于年初结余加本年收入”情况仅限于财决02全口径表,不适用财决07-1表、07-2表。在财决02表出现结转结余负数原因是单位超支部分的资金来源为负债收入。如果硬性规定年末收支结余一般不得为负数的做法会产生人为调减支出,既违背法律、法规规定,又导致单位财务信息失真。因此决算报表系统负数审核不通过的做法既不合理,又不合法。
  (五)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中资产金额、固定资产金额和国有资产年度清查报表中资产金额、固定资产金额、政府采购部门上报新增资产统计表中工程项目、服务项目、货物项目金额关联一致的争议。
  在实际报表填报过程中,政府采购部门新增资产统计报表发生在采购业务审批备案后累计统计的数据,年度决算报表以当年度12月31日时点结算调整后的财务数据填报,国有资产清查报表基层要求次年3月10日前完成上报。基层完成上报后,上级财政部门审核中出现三者报表资产、固定资产不一致的情形,退回基层单位修改后重报。对于会计新人认识不足,反复修改,不仅延误基层财政部门上报时间,也给会计人员带来负面心情。
  二、针对缺陷之处提出的建议
  (一)建立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评价。内部控制是单位全体职工共同实施的意在完成控制目标的过程。建立一套统一、精干、高质量的内控规范体系,有助于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资金效益及风险防范能力。从而保证单位资金运行合法合規,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实现单位事业发展目标。首先单位获得的收入和支出,要符合国家的法令、规章、政策;其次经济业务的各个环节、各个过程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再次通过赋权的会计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机构的主观能动性,把会计基础工作做扎实,防错纠弊,把好财务关。最后,发挥内控评价职能,定期审计会计资料和会计行为,审查经济业务各环节的管理活动,提出增收节支、改进管理的方法和措施。此项措施旨在保证会计决算报表基础数据真实,合法、有效。
  (二)全面推行和完善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于历史上单一的预算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整体反映,为全面掌握行政事业单位整体财务状况,国家于2018年出台了新政府会计制度及财务准则。要求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制度要求会计凭证处理双分录,不仅做财务会计凭证,同时做预算会计凭证;最终工作成果形成双会计报表,一份财务报表,一份预算报表。从不同角度、不同范围汇总、分析、总结,形成政府财务报告。不仅全面、完整的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总的资产利用状况,收入构成情况、支出功能分类情况、支出经济分类情况,结转结余情况。而且就预算会计执行情况都能够全面、清楚的反映决算数据。
  (三)对决算报表系统软件的升级或设计建议。根据财政部在印发《2008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时,取消关于“收入支出决算表中年末结余一般不应有负数”的规定,以便行政单位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如实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笔者建议决算报表系统开发者及时升级系统,解决个别报表结余负数的问题或增加个别报表债务收入指标的问题。通过报表系统升级或设计增加新的指标,既能满足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需要,又能满足行政事业单位账表一致的需要。
  (四)政府采购部门报表、国有资产部门报表、决算报表三者报表中涉及资产和固定资产数据一致的建议。笔者认为国有资产部门报表、决算报表中的资产、固定资产数据一致是肯定。如果和采购部门的当年新增资产一致或关联,有待商榷,理由是政府采购部门审批核准的工程类、服务类、货物类采购业务,当年度有预算,而存在实际未完成预算的情况,如果以此数据统计报表,存在不真实上报数据,影响官方分析判断,提请报表审核人员谨慎指导,基层工作者勤于学习沟通,上下口径统一,圆满完成报表上报任务。
  (五)搞好业务培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随着国家新制度的改革,许多新的规章制度、新的财务准则的出台,要求会计人员积极学习新的财务知识,财经法规、管理会计等知识,以适应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决算编报工作既是会计的基础工作,也是财务目标实现的阶段总结,它的重要性不仅全面记录反映单位经济业务和财务状况的综合性报告,也是政府财务报告的前提资料,为此,要求会计人员以高度负责谨慎的态度对待它。在做好日常会计基础核算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预算编报、决算编报工作,以真实的数字、完整的内容、高质量的编报接受上级财政部门的汇总和评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2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