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如何利用心理健康课堂提升技工院校学生自信的人格品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自信的品质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根源性的、是全面性的,如果一个人缺乏自信品质的话,那么必然会对万事万物存在泄气、悲观的情绪。技工院校学生因为自身成长环境、受教育经历影响,积累了一些自卑心理,教师要究其根源,探索转变路径。
  关键词:技工院校 心理健康课堂 自信
  自信心理是心理学界一致积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之一,它是一种从现实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和对自我的积极认知为出发点,提倡人们以积极的方式、乐观的心态来解释生活现象和生活问题。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产业机构调整力度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是调查统计结果却显示技工院校学生就业率可以达到98%。可见新的经济发展时期,技能型人才将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主要力量。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之中,要求技工院校要坚持为产业结构优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人才支持的办学宗旨,将职业素养的培养作为核心内容,进而建设具有工匠精神和钻研精神的技能型人才队伍。技工院校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出现了心理问题和自卑情绪,那么将会进一步恶化为抑郁、焦虑和社交恐惧等问题,这和技能型人才综合素养完全背离。作为我国教育体系重点培养对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将决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其心理健康状况也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进度。鉴于此,我们要从技工院校学生不自信这一客观事实作为出发点,探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方法和对策。
  一、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笔者在研究本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心理状况和同龄人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自信情况。在笔者所在学校新生普查的过程中,也发现刚入校的新生存在敌对情绪、自卑心理。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笔者在对学生心理状态和行为进行总结和观察的过程中提出如下问题:
  第一,自身问题。进入技工院校学习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上都表现得相对薄弱,他们因为在初中阶段处于后进生、中等生行列,一直被教师灌输这样的思想:重点高中无望、普通高中也不一定进的去。长此以往,必然会积累一些自卑信息,加之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逆反情绪严重,他们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诲往往存在抵触心理,渐漸地就产生了自暴自弃心理,并将内心封闭起来。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之所以技工院校学生会产生“看不起”好学生的心理,就是因为这种成长环境造成的,而这种心理会进一步加深家长的失望情绪和教师的误解,导致自信心又被严重挫伤。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到技工院校学习,学会天然地会丧失自信心,产生挫败感。
  第二,家庭原因。中国有句俗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本来是父母对子女的美好期待。但是部分父母却将之视为对孩子严苛、不假颜色的借口,在生活和学习中对其高标准、严要求,稍有不符合期望就对其消极批评,导致孩子内心容错率极低,对父母的批评极为敏感。而到了技工院校时期,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始觉醒,青春期的他们同时也进入到了叛逆期,一方面对父母的教导产生极为逆反的情绪,另一方面则在内心深处种下了自卑的种子,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处处不如别人。此外,还要部分学生来自于单亲家庭或者离异家庭,父母关系之中一方的缺失将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到或者来自外部环境或者来自长辈本身的负面情绪和舆论影响,这种根源在其成长环境中的压抑使其形成严重的自卑心理。
  二、技工院校培养学生自信品质的对策和方法
  (一)愉悦性策略
  教师的精心预设和组织是实现良好心理课堂氛围的重要前提。面对技工院校学生,教师需要重新梳理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将自身定位为心理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绪、心理状态乃至讲话的语气都会影响这个课堂的氛围,沉闷的课堂气氛会让学生的自信心理更受打击,而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被放在平等的、受到尊重的定位上,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往往能够深入技工院校学生内心,使其从心灵深处接收到爱的滋润,最终实现提升自信心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致力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只有在学生喜爱、崇拜和尊敬自己教师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将教师的谆谆教诲放在心上、听进心中。因此教师在心理健康之中必须坚持平等自主教育原则和和谐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信息获取面、提高学生独立性,让技工院校学生感受到成人感和被期待的感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坚持微笑走进课堂原则、轻声细语引导原则,用自身良好的形象来感化和帮助学生,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更加轻松,在无形中塑造学生的自信心理。
  (二)激励性策略
  大量的教育心理学实践表明,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表现出高的期望值,那么学生就能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如果教师对学生表现出低的期望值,那么学生将会呈现出自暴自弃、放任自流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心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应当更多地集中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上,而技工院校学生则更加集中地凝聚在自信心的培养上。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的朱场所教师的一份鼓励、一份期望、一份爱都能够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理和状态。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地表达出自己对他们的高期望,激发学生对未来、对学习、对自己人生的自信,进而提升在专业学习中的意志力和拼搏力。心理健康教师可以每节课都让学生来总结最近自己觉得进步和成长的地方,并对其进步和成长给予积极的肯定。当学生向教师倾诉自己最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境时,教师要积极地予以解答,帮助其化解心理压力。比如,有的技工院校学生在实习的时候会遇到本科生学生和研究生学生,他们自觉低人一等,在工作中处处觉得自己做的不到位,最后影响在岗位上的表现,这个时候心理健康教师就要引导他们专注自己的工作内容,将分配给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踏踏实实前进,不要因为自己是技工院校学生就产生自卑心理,自身在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上可能要远胜于本科生与研究生。这样学生就会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积累客观看待自己的自信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使用灌输式、命令式的语言,而是要更多地使用“你继续说”、“请听听老师的看法”等语言,这样学生能够感觉到教师有和自己真诚沟通的态度,沟通起来更加顺畅。激励性语言和激励性氛围能让学生感觉到日积月累进步和成功的愉悦感,并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源泉,教师在这个阶段要抓住学生闪光点,积极地鼓励和引导,让技工院校学生形成“我会是一个成功者”的自觉。   (三)差异性策略
  作为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自信能够调动一个人的大部分潜能,能够让一个人维持较高的热情和认知水平,并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针对性教学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找出各自存在自卑心理的根源,进而开展差异性辅导。比如,对于性格内向、胆怯和腼腆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其更多的精神鼓励和心理关怀,使其能够在课堂上、在和教师的沟通中多多发言,得到更多机会的锻炼;对于在学习中积累自卑情绪,感觉到自己在学习和未来就业上一定不会成功的学生,教师则要引导其关注自身的成长,将目光放在积极的方面,让其意识到转变现状的方式唯有从现在努力开始,使其形成别人可以做到的,我必然可以做到的心理状态,在循序渐进中形成积极拼搏、主动向上的意志品质,并积累成功的经验和感悟,进而形成积极向上、客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四)支援性策略
  技工院校学生处于成长和价值观稳定的关键时期,在学习、生活、友情和爱情层面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困惑,尤其是那些过去受教育经历受挫、原生家庭成长环境不佳的学生,他们在人际关系处理、社会关系定位、学习计划规划和人生规划上都存在确实方向和自信的情况,在这种情形下更加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关爱。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由于技工院校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往往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如果教师不及时疏导和开解,那么他们将会形成低落情绪和厌学心态,最终导致自信心崩塌。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善于观察其言谈举止,及时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惑,让其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感觉到自己是备受关注的个体,这样才能逐步构筑自信心理状态。
  (五)预防性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对学生心理进行重塑的过程,目的在于让技工院校学生能够以乐观、自信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充满干劲儿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去,进而实现人生价值,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技工院校学生在掌握专业性及鞲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为了根除其多年来积累的自卑情绪和消极心态,需要从环节学生心理疲劳开始,教师的站姿、仪态、表情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额心理状态,教师要注重自身榜样作用给学生带来的心理音响,与此同时,教室的空气清新程度、温度、湿度和照明情况都影响教学成果,教师要在这方面做好预防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是充满艺术和个性的教学过程,在技工院校开设心理健康课堂是提升学生自信心、规避学生自卑心理的关键手段,更是技工院校学校建设的一个管家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随机的、随时的,如同春雨一般润物无声,教师要锤炼心理引导技巧,开拓心理健康教育新天地,为构筑学生自信心理奠定更好的基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70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