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技工院校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的新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面临的挑战,阐述了提升互联网+基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 技工院校 计算机基础
  在当代职业教育体系之中,计算机能力成为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近年来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广泛渗透和应用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俨然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深度融合在2016年的互联网+峰会之后得到了雨后春笋版的发展,与教育行业的融合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探索,互联网+教育渐渐成为教育改革新的重点和潮流。技工院校作为国家未来重要的基础性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岗位技能和基础综合素养的重要职责,计算机技能的培养自然也在其职责范畴之内。传统技工院校教育模式具有单一性、滞后性和枯燥性特征,计算机基础教育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新时期学生可以高效、便捷地通过互联网获取所需的信息,计算机基础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也必须具备时代性、实效性,能够满足学生技能学习和岗位适应的要求,能够解决学生在计算机操作、办公软件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一、技工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挑战
  第一,课程体系中互联网+思维匮缺失,难以体现出对学生的技术能力要求。作为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互联网+能够为各专业领域提供精准、高效和对焦的专业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催生出大量新的业务模式。对于不同专业而言,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将IT技术和专业知识和学习融合到一起,当前技工院校计算机教育更加强调工具性应用和程序的设计,但是却忽视了互联网+基础上的技术能力、思维整合能力和大数据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依然无法与互联网+有效整合。
  第二,针对互联网+思维培养的专业性教学资源匮乏。互联网+更多地是一种业务模式和信息支持平台,是一种建立在多维互联网技术上的在各个领域的综合应用模式,所以从本质上来看互联网+思维本质上是一种高端应用性技术。而当前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还是以单项技术和单一业务模式作为教学主线,如何将互联网+思维和各个专业、各个领域高度融合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教材变革的第一步,教师需要探索各个专业学习的相关素材,提升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但是由于互联网+牵涉到广泛的技术层面和行业层面,导致教材的编纂和修订周期都很长,要构建全面的、覆盖不同专业的教学教材具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教学方式停留在单向模块化知识传输层面。虽然单向的、模块化的知识教学具有循序渐进、框架清晰的作用,但是在计算机实际应用层面更多地是对零散知识的技术应用。教师在有限的学时之内完成对全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是一项具有难度的任务。互联网+教学案例和实践案例能够将模块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到一起,在模块分解的过程中实现技术解剖和模仿实践的目的,进而达到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的教学目标。
  二、面向“互联网+”的技工院校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体系构建
  (一)建设具备针对性的课程体系
  互联网+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现有课程体系为几乎,通过构建程序设计类课程、创新应用技术类课程两个层面的课程教学体系来搭建完整、科学的课程群。其中,程序设计类课程应当包含基础语言类课程,为培养学生互联网时代的计算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创新应用技术类课程需要涵盖不同类别、不同行业的关键技术,为学生形成创新应用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搭建良好的平台。
  在课程群之中,教师可以及时地引入数据分析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技术、Python程序语言、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开发等与时俱进的课程。技工院校多年来已经在计算机系统与网咯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上取得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将Java语言程序谁、c语言程序设计、第一层次程序设计方法和思维、Python语言设计与物联网、大数据、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行业融合等新的技术和概念融为一体,将过时的知识精简和淘汰,增加互联网+的案例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专业学习质量和计算机综合素养。
  (二)构建互联网+核心教学内容
  创新应用技术类课程需要涵盖互联网+所需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引导学生掌握移动应用开发、信息系统开发、数据分析、数据库系统等多种核心技术知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之中确定了6类别的核心技术课程,各门知识的教学重点和教学关键点如下:第一,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课程。这是一种将移动网络、物联网、云平台等互联网新技术引入到传统TCP/IP网络基础课程中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引入天猫精灵、智能家居、云存储等实践应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移动互联网是如何为基础网络服务,进而便捷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的。第二,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基础课程。该门课程是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与信息系统核心技术融为一体的教学课程,教师可以在介绍网上书店和网络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互联网+意识,使得学生感受到诸如MySQL数据库、云数据库和MongoDB等非关系型数据库的高效和便捷。第三,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课程。该门课程在为学生介绍案例在声音、视频处理、图像等技术上的优势的同时引入移动多媒体、云渲染、HTML5技术等崭新信息技术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其在本专业未来工作领域上的应用范围。第四,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课程。这是一种建立在Android应用程序和平台基础上的课程教学,通过引入APP开发技术来让学生接触到当今时代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一门互联网技术,笔者在教学之中引入地图定位的互联网生活作为案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互联网+的現实意义。第五,电子网站开发课程。该门课程是围绕着电子商务应用开展的,以满足电商平台运营要求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开发等功能性课程。第六,数据分析技术课程。数据分析课程建立在对大数据的存储、探索、挖掘和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对各行各业积累的大数据进行针对性处理和分析,使其在学科研究、行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挥强大的作用,让学生习惯于用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来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在岗位工作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互联网+背景下技工院校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开展保障措施
  (一)建设具备稳定核心内容和动态技术模块的教学资源体系
  计算机基础教学首先需要具备教材、大纲和实验案例等教学资源的支撑。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在探索之中的新鲜技术和事物,相关的应用和技术都处于前期经验积累阶段。教师需要将互联网、前沿技术和应用方法进行有效提炼和总结,梳理出适合技工院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和专业素材,并找到专业的教学资源支持。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以原有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系列教材为基础,提炼出互联网+的教学范式,将互联网+知识点和传统的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多媒体课程、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崭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体系。每一次的模块教学都要通过一个或者几个案例来介绍互联网+思维和开发方法、核心技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形成创新基础。
  以智能家居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家居产品是如何与网络终端设备嵌套,并构成小型专属局域网的:是在TCP/IP框架协议之下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一体化监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可以通过二维码与图文、视频关联的教学设计来进行教学资源更新,方便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地进行学习。在MOOC平台教学资源、讨论互动平台之下,教学开展将更加具备立体性和多元性,能够形成一个思想稳定、技术模块动态更新的教学支持环境。
  (二)探索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
  面對技工院校学生群体庞大、教学学时有限的现实状况,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之中积极地探索案例驱动教学方式,实现立体化教学。MOOC教学平台可以提升教学监督范围和教学监控力度,让课堂教学的二分之一学时都能够在应用到实践教学之上,进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互联网+基础上的MOOC教育平台提供各种类型的辅助工具,能够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全面综合开展。鉴于技工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没有精力全面地对学生开展监督和指导,线上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作业、考核等各个环节进行高效的学习,学生之间通过组建自主学习小组来对课程范例进行研究,积极主动地发现在学习中的问题,形成质疑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在每一个案例模块学习之后,学生还要通过项目汇报和演示的方式来检验互联网+的学习效果和培养效果。
  计算机课程是培养技工院校学生互联网+思维的重要平台,如何培养学生具备互联网+意识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需要提取互联网+经典案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从各个领域之中汲取最佳的教学素材,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互联网+意识得到培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708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