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口支援西部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发展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通过武汉大学对口支援西藏农收学院水利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实证案例,探究西部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发展对策,以提升受援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对口支援;西部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是贯彻落实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是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的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1]。如何充分利用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各自的学科及人才优势,结合受援高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办学特色,探索适合受援高校校情的专业实验室建设发展模式,以进一步推动西部受援高校学科及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促进受援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快速发展,显著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服务能力,是有效开展高等教育对口支援的一个方向。
  1 理顺学院架构,制定学科专业及实验室建设规划
  选派有经验的专家到西藏农牧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担任院长,对受援学院的学科建设、本科专业设置、教师队伍、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情况进行充分地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受援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
  1.1 结合办学定位,制定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西藏农牧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是西藏地区唯一的水利类学院,其办学定位是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培养人才并提供技术支撑[2]。通过走访水利厅、科技厅、住建厅,邀请行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师资、支撑学科以及实验室等条件,重新明确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围绕学科专业发展,明确相应的支撑课程体系和实验室建设,制定了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3]。
  1.2 根据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理顺教研室设置
  教研室(或系)是最基层单位,最基本的教学管理单元,基本职能是教师管理、教学任务分配、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落实、教学法研究、科研方向和科研活动的开展[4]。教研室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按照学科专业设置,对应设置水利工程、水电工程、土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4个专业教研室和1个专业基础课教研室—工程力学教酬二室,专业课程也归口到相应专业的教研室,教学任务的落实得到了有效组织保障[5]。
  1.3 加强基层建设,建立规范的教学制度
  一是明确教研室的职能和任务,包括建设的专业、学科、课程,教师队伍规划,各岗位职责,实验室建设,教学科研和学生创新活动等,制定《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教学管理条例》,规范教学科研管理秩序;二是成立“水利类专业建设委员会”“能源类专业建设委员会”“土木类专业建设委员会”和“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活动[6];三是征求校内外委员的意见,对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1.4 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实验室建设总体规划
  一是结合西藏农牧学院办学定位,统一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优先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为本科生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训练提供平台;二是为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提供实验平台;三是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支持。在武汉大学资金和技术的资助下,规划建设水力学大厅、水工模型试验场、水工结构模型实验室、水电站过渡过程与控制实验室、农田水利实习基地、工程结构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为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打造较为完整的专业实验体系和科研平台.
  2 开展合作交流,支持受援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
  2.1 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和氛围
  武汉大学作为支援高校自2007起开始支持西藏农牧学院水利水电学科建设,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通过制订对口支援实施方案、建立双方会商例会制度、为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学院、教师、干部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等,从制度上保障了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学院明确对口支援工作的负责人和联络人,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强化了支援工作的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7]。学校设立为对口支援专项工作经费,同时鼓励学院以合作研究、共建实验室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受援高校提供支持,为工作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与受援高校密切联系,加强多层面沟通交流,构建起学校之间、院系(部门)之间以及学者之间相互交流点面结合的工作格局,形成以学者交流為基础、以学院交流为重心、以学校交流为指导、以任务项目合作为纽带的工作机制,真正将对口支援落到实处、为项目交流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8]。
  2.2 搭建专业的实验室平台
  武汉大学依托现有国家级重点平台,在西藏农牧学院设立“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实验基地”,从经费投入、研制设备、技术支持、课题研究等方面与受援高校开展实质性合作,建设起“水力学实验大厅”“取水枢纽实验模型”“重力坝断面结构模型实验室”“水电工程数值仿真实验室”“高原水力发电实验室水轮发电机组装置”等实验平台和设施,受到西藏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争取到自治区配套资金,帮助西藏农牧学院获批西藏自治区高原水电工程科学创新平台、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等重点教学、科研平台,对西藏农牧学院水利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乃至西藏水利科技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2.3 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
  双方积极开展交流合作,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专程赴西藏农牧学院就学科建设工作进行交流指导;西藏农牧学院副院长带队就实验室建设到武汉大学考察调研;武汉大学每年都选派专家学者赴西藏农牧学院进行学术研究前沿报告、短期讲学;双方通过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共同申报课题、联合开展科学研究等方式,推动实验室平台的建设发展。   3 培养师资队伍,提升教学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水平
  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t既要‘输血’也要‘造血’的理念”,制定一系列师资队伍培养计划[9]。通过多种渠道,对受援高校的专业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和培养。
  3.1 招收优秀青年教师攻读研究生
  武汉大学通过单独选拔、定向培养、对口支援专项指标、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多种渠道,招收西藏农牧学院优秀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研究生,实行单独划线、降分录取等方式,为受援高校教师提升学历创造更多机会。其中培养了门巴族第一个博士研究生,也是西藏自治区第一个少数民族工科博士研究生。
  3.2 接收青年教师来校进修学习
  西藏农牧学院选派重点培养的教师来武汉大学跟随知名专家教授进修,全程跟随带教老师进行教学、科研,切实提升进修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3.3 开展必要的现场培训
  为提高受援高校师资水平和满足新的专业教学需求,学校定期派出专业教师前往西藏农牧学院就教学试验进行现场培训,从实验的设计、模型制作及安装、加载系统设计及安装、量测技术到试验成果数据处理方法,手把手培训农牧学院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反复测试直至能够正式教学[10]。
  通过对受援高校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必要培训、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等举措,对受援高校的实验室建设项目给予具体建设指导,西藏农牧学院水利学科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实验条件及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4 结束语
  西藏地处高海拔地区,未来10至20年是我國西部水电能源开发重点所在,水利水电类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而水利土木实验条件的建设是水利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关键。通过支援学校选派的优秀专家学者挂职院长,理顺了受援学院的组织架构、专业建设规划和培养方案,教学效果明显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保障。通过支援水利专业实验室建设,建立起功能完善、面向高海拔的水力学实验厅、水工模型试验场、水工结构实验室、高原水力发电实验室、农田水利实验室、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等特殊环境条件的水利水电工程实验室,水利类学科实验条件得到飞速发展;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相关专业的科学实验能力和技术人员的实验水平得到了提高,对受援高校水利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乃至西藏水利科技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苗丽,刘红旭.高等教育援藏的良性互动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4(1):31-34.
  [2]唐景莉.为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02-25.
  [3]蔡文伯,罗俊.对口支援十周年:西部受援高校后发优势效应的发展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4):1-6.
  [4]记者刘琴.天津大学对口支援海南大学正式启动[J].中国教育报,2009-03-13.
  [5]王浩,扎西次仁.以教育资源共享继续推进新时期高校对口支援工作[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96-99.
  [6]刘晓光,董维春,唐听.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政策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43-45.
  [7]董光前.东中西部地区大学对口支援成效及经验[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5):29-36.
  [8]李子彦.“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为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05-106.
  [9]林东源.福建江夏学院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问题探讨[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3):108-112.
  [10]肖建中,余德华,朱一庆.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培育的思考——以丽水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7):43-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59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