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财政资金的规模正在逐年扩大,需要财政资金支持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为了有效提升财政资金资源配置效率与使用效益,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预[2018]167号)等重要文件,為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了指导意见,对推动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还存在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不完善、指标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在预算绩效管理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创新性不足,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运用合理的创新策略,推进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使我国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用。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事业单位;创新
  一、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预算绩效管理是事业单位为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防止资金浪费等行为发生的一种深入融合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并在两者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管理方式。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主要包含公共资金绩效评价与政府财政部门绩效评价两方面的内容[1]。公共资金绩效评价可以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效果,防范资金滥用问题;政府财政部门绩评价主要是了解受政府与财政部门委托的资金管理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与效果。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属于公共资金绩效评价。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应首先确定预算绩效目标,在该目标指导下,设计具体的预算绩效指标,制定预算绩效实施办法并以此作为指导规范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开展预算绩效监控,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并反馈运用,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期初有目标,执行有监控,结果有反馈,反馈有应用”的全过程管理。
  二、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预算绩效管理模式需要根据工作需求不断完善,当前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内容不断丰富,其管理模式也需要随着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进一步优化。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存在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分析不全面,对需要完善的内容了解不深入、预算绩效管理方法选择不合适、制度不健全、组织框架不合理、绩效执行监控不到位、绩效考核不全面、绩效管理缺乏监管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导致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无法得到优化,阻碍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不健全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是否健全会直接影响预算绩效管理的效果,因此,事业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预算绩效指标并不断丰富,健全预算指标体系。但是由于相关信息资料搜集困难,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指标选取缺乏全面性,很多单位的预算绩效指标的设置参考都以历史数据为主,缺少与其他部门或单位的分析比较,导致预算绩效指标设置的全面性与科学性不足。同时,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指标选取缺乏具体原则指导,无法清晰反映预算资金的预期产出或效果,指标选取不够精细,以定性指标为主,无法有效量化。这些做法给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增加了困难。
  (三)评价结果公开应用不到位
  预算绩效管理的评价结果如果不能及时反馈并对事业单位后续的预算管理产生重要影响,不能应用到预算管理工作中,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将大打折扣。当前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公开方面做得还不到位,尤其是在评价结果公开以及应用方面做得还不到位,很多部门只是得到最终的结果,对于结果产生的流程,以及具体分析评价情况都不了解,这就导致单位无法根据评价结果详细分析自身在预算绩效管理具体环节中存在的不足,需要重点改进与完善的问题关注度不高,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的应用也就无从谈起。
  三、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本单位的运行管理情况对本单位的实际工作进行全面了解与充分分析,根据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优化策略,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必须不断完善组织结构与管理制度,规范具体工作流程,创新预算绩效管理方式方法,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2]。以笔者工作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例,其工作性质是资助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研究的事业单位,为了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使国家财政资金得到最大的使用效益,应根据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周期相对较长、评价整体性要求高的特点,建立长期跟踪机制,采用分类管理模式,对不同的项目开展阶段性的评价工作,根据科研项目的周期性,采用以项目周期为绩效评价周期的方式开展一次性绩效评价的做法,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增强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效果。
  (二)健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是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基础,事业单位应首先建立健全预算指标体系,选取的指标应该尽可能细化且方便量化。为了确保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事业单位应积极利用信息管理系统与各种信息化手段,一方面加强对往期历史数据的收集与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方便事业单位进一步对指标进行细化与量化,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的可操作性,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收集可比对的国内外相关单位数据信息,开展分析对比工作,找出本单位存在的不足,为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优化提供参考。仍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例,单位在2012年开始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单位的历史数据有了一定积累,但是对国内相关机构、国际同行组织等数据收集与比较还需进一步加强,将横向与纵向比较结合起来,找出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具体情况继续完善指标体系,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基础科研项目的研究具有长期性特点,在评价指标选择方面应该选择适应长期结果评价的指标,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
  (三)积极公开和应用评价结果
  事业单位要使预算绩效管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就应该加大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公开力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评价流程、规则等进行公开,使各部门详细了解预算绩效的具体评价流程与标准,对评价过程中各环节的具体内容,以及结果产生的过程进行公开,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使各部门详细的了解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其根据具体问题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逐步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身负资助我国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任务,其评价结果对我国自然学基础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单位应加大评价结果的公开力度,使科研机构了解评价的重点所在,有利于科研院所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科研管理工作,对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工作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3]。
  四、结束语
  预算绩效管理是事业单位强化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事业单位必须不断增强预算绩效管理意识,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收集单位的资金使用历史数据与其他单位的相关资料,加强对预算资金使用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并积极运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推进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创新发展。在预算绩效管理实施中,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全过程管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中期绩效控制,在后期积极落实考核工作,使绩效考核管理贯穿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保证单位与国家资产安全完整,促使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升,为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学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J].财会学习,2018 (25):28-28.
  [2]赵华忠.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7 (1):237-238.
  [3]沈玮,王峰,闵石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绩效分析与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科学基金,2017 (01):87-91.
  [4]陈志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海峡科学,2017 (11).
  [5]秦媛.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绩效管理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 (6):27-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70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