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中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雷凤城

  [摘 要]目前,数字化技术应用正在影响并开始主导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突破和融合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高校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提供了有益的技术平台支持。本文分析了数字创业、传统创业之间的差异,并探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中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方式。
  [关键词]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数字资源;建设;共享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2.09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22-0-02
  0     引 言
  现阶段,数字化技术的影响日益深远,席卷经济、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数字技术,促进了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并涌现出一批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世界各个国家均在数字产品、数字技术、服务创新上,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美国的《联邦云计算战略(Federal Cloud Computing Strategy)》,德国的“工业4.0”、欧盟的“欧洲2020”等,均为数字技术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商业机会。在全球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创业这种新型模式出现,该种模式集齐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智能制造、云计算等于一体,这种创业趋势改变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模式,也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全新的契机。
  1     数字创业与传统创业
  创新创业是高校密切关注的热点课题,这项行为要素复杂、对情景依赖度高、专业主体多元,会受到关系强度、网络密度、关系网络规模等因素影响,创业是一种典型的迭代过程,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需要不断对自身认识、决策进行调整,再形成最终的服务和产品。数字创业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创业模式,在移动通信、大数据、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下,数字创业这种新型模式诞生,进一步拓展了传统创业的模型构建和研究视角,让创业活动表现出强互动性、无边界性以及开放性的特征,在数字创业中,更多会受到社交网络、在线用户团体以及社交媒体的影响,減少了传统创业的可行性检验、商业机会判别时间。传统创业、数字创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数字创业是基于数字化技术为交流方式,具有网络化、虚拟化特征,是个体、组织利用不同的数字组件、社会场景、数字技术得到的创业产品和服务,是各项要素之间的交互结果。
  2     数字创业的特征
  与传统创业相比,数字创业可以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中实现低成本、快速的信息传播,数字创业团队可以来自四面八方,因此,在数字创业中,地理空间、文化差异已经不再是影响创业成功率的主要障碍,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创业主体整合
  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下,创业主体不再是单一的个体,正朝着产业链生态化、团队化方向发展,数字创业主体层次多元,有传统企业提供的创新创业,也有在直播平台、社交媒体基础上诞生的个体创业模式。创业对象和创业主体借助网络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降低了创业资源的匹配成本。
  2.2   创业识别的动态化
  在数字创业模式上,更加关注数字平台、数字技术以及各种信息的动态化变化。在传统的创业模式中,关注的大多是单一产品创意挖掘,而这一状况在数字创业中发生了显著变化,能够用动态化的方式来识别出用户的个性化、碎片化需求。
  2.3   降低了创业资源获取门槛
  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将宝贵的资源精准匹配至创业者,促进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换。如,创业者可以通过平台,使用免费的数据、源代码、材料清单、设计图等,低成本获取知识,为技术知识获取提供了极大便利,也降低了产品、服务、硬件、软件知识的获取成本。
  2.4   促进了用户导向的创新
  通过数字技术,能够对各种海量数据做出分析,让数字创业服务和产品定位变得更为精准,能够帮助创业者寻找新的服务点,依托数字技术的开放性模式,提高了创新创业的效率,也大幅降低了创业风险。
  3     高校创新创业资源库的需求分析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个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学生创业竞赛”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也积累了丰硕的实践成果,但是在教学资源库的应用上,存在建设不规范、管理不科学、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现阶段的创新创业资源是独立存在的,无法将各项资源真正整合起来,信息孤岛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影响了资源的互联互通。同时,由于认识上的缺失,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简单与就业培训对等,创新创业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往往没有直接联系,实际上,创新创业是一项全新的教育目标,需要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如果定位不当,很难实现预期目标。在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类型、形式单一的问题也非常严重,高校只是简单开设几门课程、讲座或者竞赛,而这对于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素质远远不够。在创新创业指导上,制度化保障缺失也非常常见,高校缺乏良好的创业氛围和激励性措施,不利于创业成果转化,缺乏完善的资金保证机制,难以为学生提供资金、场地等方面的支持。纵观当前创新创业开展情况来看,学生在相关资源获取上,多数是通过互联网,少数在研讨会、图书馆、企业等渠道中获取,获取到的资源需要进行筛选、二次加工方可使用,大大增加了学生创新创业资源的收集时间。基于此,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来构建资源库显得尤为重要。在资源库内容上,需要涵盖FLASH动画、视频学习资源、竞赛信息、创新创业政策、创新创业案例、PPT等内容。资源库建设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服务,并满足“教师备课”“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4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中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共享研究
  4.1   依托云环境建设资源库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渴望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创新创业资源,并与小组成员一同来分享,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即可依托云环境来构建资源库。其中,公有云属于计算模型,云服务提供商能够通过网络将其中的各类资源提供给组织、个体使用,而私有云是基于数据中心、集群提供的子集,由单位自行控制。在资源库构建上,可以将公开的创新创业资源在公有云中分享,将师生自创或者通过其他渠道收集的创新创业资源放置在私有云中,这不仅方便学生资料获取,也解决了知识产权问题。并针对公有云、私有云资源进一步做出整合与分类,将其分级、融合,形成可持续的资源共享。同时,云端还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可以对各类数字资源做出计算、检索,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分析,实现资源智能化推送,满足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资源需求。在云环境下,资源库对教师和学生设置不同用户的功能,教师和学生可以对资源库实现个性化管理与使用,实现资源整合,同时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4.2   打造在线课程指导体系
  在创新创业课程指导体系建设上,要遵循“科学合理”“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原则,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需求,挖掘出各个专业创新创业资源,并根据时代发展情况进行调整,申请在线开放课程,促进优质资源的互联共享。借助互联网技术来优化数字化共享平台的功能,促进专业育人、创新创业内容相结合,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加深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整体规划中,按照要求来划分目标结构,将创新创业内容纳入专业群资源库中,明确价值引领目标,兼顧“内容与方法”“目标与规格”“条件与保障”上的要求,让学生在具备良好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具有扎实的理论能力。
  4.3   资源库的持续更新
  近年来,移动计算、云计算、3D打印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深入嵌入创新和创业过程,改变了创业过程的不确定性。在资源库建设上,需要根据“社会实践”“实训”“毕业设计”等板块进行更新,为学生提供“科研项目”“创新创业训练”“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竞赛”“职业技能考试”和“学术与文化”服务。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资源稳定性和共享能力,在存储资源、学习平台、考试系统之间实现资源共享。这种模式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培训与教育,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参与挂职锻炼,邀请企业家、杰出校友担任学校的创新创业导师,促进教师、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并由学校和企业一同构建“创客培训基地”,促进创业成果商业化、产品化,为实现创业梦想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支持。
  4.4   加强实践平台建设
  要发挥出数字资源库的作用,需要构建与之相关的实践平台,做到两者相互配合,对此,要加强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锻炼平台,并从社团活动、思想教育、竞赛活动着手,深入实践环节,全面落实双创政策,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培育出高素质、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方可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5     结 语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中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是创新创业领域中一个全新的概念,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支持,让学生真正实现了数字化创业。近年来,高校十分重视教学实践,大部分的高校都构建了适应自身学科特点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但也缺乏有效的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创业教育,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即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平台建设上,需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促进校内、校外资源结合,培育学生应用能力,集齐“学习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于一体,基于理论-实践-方法-应用的方式,突出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性,做好基础建设工作,让创新创业活动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主要参考文献
  [1]章丽萍,辜雪琴,苏双梅.社会资本与创业认同:江西省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2]何悦,曾展鹏.广州大学生创业政策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8(6).
  [3]安美忱,由田,张岩.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立体化”模式探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16).
  [4]谭显波.微信Q群等新媒体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70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