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从改善内控环境、规范内控活动、加强风险管理、健全监管机制、畅通沟通渠道五个方面提出了企业财务内控的改进和优化策略,希望能为企业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企业还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内控制度条例大多分散于各个机构部门,缺乏统一标准[1]。制度大多只是为相关人员提供管理方向,没有具体细化的执行标准,无法为企业人员开展内控活动提供必要的行为依据。企业虽然设置了专门的内控职能岗位,但岗位权责不清晰,影响内控效率和质量。
  企业开展财务内控活动不规范,如在开展预算业务时预算编制范围较小,编制方法不科学[2]。在开展资产业务时,不相容资金管理岗位未分离,资金风险隐患较大。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不明确,资产账实不符。发票的相关财税文件更新较快,未能及时修订公司发票制度,相关条例缺乏细化的执行标准,刚性约束力度不强,随意性较大。
  企业财务内控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风险的识别与评价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主观经验判断,存在较多风险漏洞,其中较为突出的风险隐患主要表现在技术泄露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方面。
  企业的财务内控监管机制不健全,内控审计监管主要集中在事后,缺乏过程性的监管控制,且监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各部门对相应的审计监管结果也未能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导致许多财务内控措施流于形式。
  企业内部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部门之间难以有效发挥协同联动作用。由于信息口径不一致,信息传递和共享渠道不畅通,管理人员难以对内控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加大了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难度。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一)改善财务内控环境
  企业要构建统一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制度内容具体包括会计控制制度、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岗位责任分工制度、流程授权审批控制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风险问责制度等内容。制度要全面覆盖企业所有经济业务环节,要根据具体的业务流程进行细化分解,确保各项内控工作有据可依、有规可守。企业要完善内控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分权治理机制,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设计财务内控岗位,编制岗位责任说明书,让各部门及岗位人员清晰的界定和把握自身工作职责,更加主动的参与和配合财务内控工作。企业要全面梳理其业务流程,找出关键内控点以及内控岗位,在梳理业务流程时,可以以业务重要性水平为横轴,以业务板块、管理职能为纵轴,搭建三级业务流程体系,该体系各个层级都绘制了相应的内控程序图,从每项业务的开始至结束,并详细标注了各个关联责任部门及主责岗位以及流转路径,通过审阅各个层级中管理模块的内控关键点,对各级内控人员进行问卷访谈,来获取相应的流程输入和输出文档,编制具体的流程体系文件以及内控流程规范手册,从而更好地指导各个业务部门开展日常业务。
  (二)规范财务内控活动
  在预算管理方面,企业可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业务经营全部环节及人员都纳入预算管理的范畴内,科学编制预算,结合业务特点综合选择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更好的发挥预算管控作用。如企业可运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编制项目收支预算,按照年度预算目标以及工作进度安排,根据其重要程度对各项工作进行排序;结合业务实际计算各项工作的实际工作成本,按照年度总预算以及项目审核情况确定项目经费。企业要结合其经济增长目标编制收支预算,在相关业务部门提报业务预测收入数据后,由财务部门进行统一编制收入预算汇总并进行上报。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可具体分为采购计划支出预算、研发预算、技术服务支出预算、各部门日常费用支出预算等。要求各部门要严格在预算范围内开支报销,不允许随意调整或超支预算,各部门负责人要借助信息系统数据更新情况跟踪控制,强化费用预算支出授权审批,财务部门负责统一核算并加大预算支出分析管理。
  在资产管理方面。首先,企业要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实现资金申请、稽核、付款等岗位的分离,由专人保管印章,建立与执行签章制度。建立规范的账户管理与使用制度,由财务部统一管理企业银行账户。根据上级下达的预算指标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定期根据资金使用状况出具资金核查报告,及时发现资金并处理异常问题,有效规避资金风险隐患。其次,要加强实物资产管理,要明确企业各部门资产使用管理、维护保养、评估处置等归口责任,建立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强化各部门岗位资产管理责任意识。定期的清理和核对资产信息,确保资产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促进资产在单位内部的有序流转,通过进一步完善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促进资产信息在单位内部的共享和传递。对于大额资产要安排专人进行保管,大额资产的处置要经由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进行残值评估,同时资产处置的过程要公开、透明,接受多方监督,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在发票管理方面,以税票申请、审批及原始票据的保管为例,首先在发票使用完毕后,企业财务人员要及时登录电子税务局平台购买发票,严格按税务局规定的政策及程序操作。在开具发票时,要提供相关的合同及收款情况,对于维护服务类的发票,要严格按照服务合同及协议期限,分批次开具发票。要按照经济合同的性质,以实际的收款记录为准填写开票申请,并经部门经理审批后交由财务部。财务部要认真核对开票申请内容与对应的经济合同、收款情况是否一致,确保准确无误后方可开具发票。当存在退票或者废票时,要及时做好相应处理,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加强内控风险管理
  对于技术研发及服务型企业,建立完善的内控风险管理体系对其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企业一方面要做好对其核心技术的保密工作,对于掌握核心技术的部门及岗位人员要签订相应的保密协议,建立严格的保密责任追究机制,增强相关人员的保密意识,防止企业核心技术泄露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加强合同管理有效规避法律风险,企业所有的合同或者协议在签订前都要递交给公司法务人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员进行审批核定,合同签订后要及时交给财务部门进行备案保管,并指定专人对已经生效的合同做好详细的登记工作,全面记录合同的订立、履行以及变更等情况,严禁随意复印、截留或者泄露合同信息。
  (四)健全内控监管机制
  企業要在其最高层领导机构下设专门的审计监督委员会,设置专门的审计监管岗位,在确保内审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日常审计和不定期专项审计活动,推动企业内部形成常态化的监督管控机制。企业要逐步从事后的财务核算审计监管转变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评价反馈的全过程监管模式,拓展监管范围,提升监管成效。企业要建立内控评价体系,由企业领导组织实施,结合实际的业务开展情况,合理选择内控评价形式,确定内控评价标准及评价内容,制定内控评价指标,对企业内控体系的运营情况及有效性进行评价,结合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完善内控系统,从而促进企业内控体系的持续改进。
  (五)畅通内控沟通渠道
  企业应加快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借助企业的技术优势改进和升级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强化系统模块功能。实现业财系统数据对接,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口径和交互标准,促进企业内控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共享,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要求相关部门要定期更新和检查系统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备性。同时要促进财务内控扁平化管理,加强内控的横向交流与沟通,在制度层面明确规定各部门开展内控交流的时间及频率,畅通内控沟通渠道,促进形成有效的内控协作交流机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大对财务内控的重视程度,持续地改进和完善财务内控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其社会与经济综合效益,为其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路建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19 (18).
  [2]陈华.科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 (6):9-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38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