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淑

  [摘    要] 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针对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制度等方面构建课程教学改革框架,以真正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3. 092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03- 0222- 02
  0      前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支持。为了满足现代化经济体系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提高大学本科教学的质量,高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主要阐述关于市场经济运行发展的一般规律,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经济理论、经济政策的制定原则,是所有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全面客观地认识并推动“西方经济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及创新,使“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更切合现代经济,教学方法更突出启发直观和互动,课程评价考核体系更加科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创新是一个思考、尝试、探索、实践和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是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形成优化的知识结构,并能够突破固有认知、实现知识融合,进而产生创新成果。因而必须根据现行的经济学教学大纲,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潜力,强化学生对经济学的直觉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目前西方经济学教材主要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国家的主流经济学派的思想,阐述了关于市场经济运行的理论,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这些阐述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但是西方经济学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哲学基础、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上又存在很大差异,容易使学生产生理解上的混乱。而且西方发达国家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也再次用事实证明了西方经济学存在难以克服的内在缺陷。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的讲授中,如果仅按主流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而不对其存在的缺陷、前沿发展以及经济理论与我国现实经济实践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引导启迪,将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形成优化的知識体系,最终难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创新能力。
  例如:作为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供求均衡模型建立了供给、需求和价格变动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市场价格机制的运动规律。但作为一种理论分析方法,供求均衡模型仍存在着许多缺陷。供求均衡模型是西方经济学价格论的基础,与劳动价值论有着本质区别,没有对商品的价值和价格进行合理分析;供求模型把均衡视为经济的常态,假设市场上存有一个可以自由涨落的价格,面对这一价格信号,需求和供给自发调节直至供求相一致。然而,现实经济中,在劳动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上,一些制度和政策因素可以导致价格不能自发波动,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具有多样化,并不唯一接受价格信号,均衡的存在性、可达性以及均衡本身都存在较大的争议。这些假设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很容易给学生带来困惑,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而不能明辨是非、有所取舍,深刻理解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最终将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在讲授供求均衡模型一般规律的同时,还要从其理论缺陷方面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主动去思考,并引出其他经济学派就此缺陷展开的前沿性研究,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此外,在教学内容中还可融入当前经济学热点问题和政策解读,引导学生关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关注中国问题与实际,培养学生辩证、系统的经济分析思维。比如:在宏观经济学的讲授内容中可以融入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精神等重要思政内容,加强学生对党的方针和国家经济形势、政策的了解,主动思考中国经济的现实问题,提升自身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感。
  2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但更加强调在应用中实现知识的综合、重构与更新,在实践中激活学生的理论知识,实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思辨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
  西方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经济联系紧密,可以运用“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导入课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强化学生对经济学的直觉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形成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开放型学习氛围。所谓“案例引导+任务驱动”就是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要基于问题导向,通过导入典型的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背后的理论本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分配任务,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合理分工,联系相关的最新的现实材料和文献资料深入思考、形成观点,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商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相结合,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及主动性,并注重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弹性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引入TCL王牌彩电价格竞争的经典案例,要求学生从产品品质、与竞争商品的价格优势以及消费者的反应等方面探究TCL王牌彩电低价竞争成功的原因,引出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企业降价增加销售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分配任务,要求学生联系具体的商品市场分组讨论不同商品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敏感度、顾客消费的价格敏感区域需具备的条件及其对企业价格竞争的意义,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   “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创新遵循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和特点,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制定计划、合理分配任务和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的新型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必须恰当、生动、有启发性,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被学生理解。案例提问要有层次性,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层进思考,牢固掌握学习的知识;任务驱动建立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推动学生积极探索研究现实社会中的经济现象,深化理解教学内容,提升运用经济理论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3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制度改革
  为了将创新能力培养真正贯穿到整个“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學过程中,除了需要合理化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模式,还需要多样化考核方式与之配套,改革考评制度和评分标准,将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以及课程论文等形式纳入考核体系中来。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以期末闭卷考试得分作为课程考核依据,重点考核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及掌握状况,忽视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中,一般分为平时考核、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三个部分。其中:平时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出勤及作业情况,一般占总评成绩的20%~30%左右,期中和期末考核主要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占总评成绩的70%~80%。闭卷考试的内容侧重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识记,一般采取名词解释、选择、判断、论述、计算等统一标准答案的客观题形式居多,而涉及能力考核的主观分析题所占比重较小。这种偏标准化的评价方式实质上重结果轻过程,忽视了学生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特性培养,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根据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加大学生创新学习过程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力度,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主动思考、相互交流,在知识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培养创新能力。具体而言,可以加大平时过程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比重,适当降低期中、期末闭卷考试笔试成绩在课程考核中的比重。平时考核成绩不应仅凭学生考勤情况而定,而应通过对“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案例分析、主题调查、分组讨论和经济论文的表现来评定,尤其鼓励学生创新型的观点展示,并提高其相应的平时成绩。在期中、期末闭卷考试试卷设计中,不仅要有考查学生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客观题,还要有突出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考核和鼓励创新型思考答案的主观分析题,力图从多个层面激励学生对理论知识应用的关注,进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主要参考文献
  [1]《西方经济学》编写组.西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曾祥炎.基于思维驱动模式的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亚太教育,2015(10):285.
  [3]陈培泽.经济管理类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探索[J].经贸实践,2017(3):264-2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78615.htm